![]()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0
|
沒想到intel在IBM第二的路上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
引用:
其實就跟之前的報導內容差不多 10nm目標訂得太激進,辦不到就無限鬼打牆 14nm優化過頭,14nm+、14nm++也都是人力搾出來的 14nm一直繼續吃資源,當然10nm、7nm分到的資源就少 以往的榮光導致Intel不懂得變通,就好像以前軍隊排排站齊步走 打到更先進的戰爭還這樣搞就等死,人家已經轉成特種部隊分批突進 但是除非Intel、三星都放棄7nm以下更先進製程開發 不然台積電現在的世界第一優勢我不認為可以長久維持 不是說另外兩家可以超車,而是只要持續研發,循序漸進還是能搞出7nm 再來就是看5nm、3nm是否真的可以如期生出來 我知道台積電5nm今年iPhone新處理器A14就會用上 但這個5nm實質上到哪裡不好說,好比台積電7nm接近Intel 10nm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1,129
|
白癡intel,我只能說活該
不思進取,2012年開始擠牙膏擠過頭的下場 ![]() ![]() ![]()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20-07-30 11:08 AM 被 ckmiss 編輯.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 」
文章: 2,511
|
引用:
Tsmc的電晶體密度個人覺得是可以正常導入的水準 intel雖然製程密度帳面數字很漂亮,但外媒實際下去對晶片作推算設計密度並沒有接近理論值 #附圖的數字小數點有錯一位,該張全圖所有晶片的推算值都一樣錯一位
__________________
ぶ(∀゚ )人(゚∀゚ ![]() ![]() ![]() ![]() (↑一個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作超閒不知做啥好的傢伙↑) 此文章於 2020-07-30 07:03 PM 被 艾克萊爾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7
文章: 56
|
家大業大的下場就是要轉彎很難彎,台灣最厲害就是產業靈活度,沒一國家學得來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18
文章: 79
|
引用:
牙膏有那麼早擠嗎? 不是第5代才是第一次發表14nm?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1,129
|
引用:
跟製程沒關係 從2011年Sandy Bridge之後出的CPU,效能就開始擠牙膏+萬年四核,根本沒多大長進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7
文章: 56
|
AMD崛起後英特爾才冒出6核,其實英特爾會不會進步真的都看AMD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0
|
台積電是一步走一階梯
intel跟三星想要一步兩三個階梯 從現在的結果來看 三星上去踩不穩 intel上不去 人嘛 還是一步一腳印吧 ![]() 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20-07-30 09:51 PM 被 healthfirst. 編輯.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18
文章: 79
|
引用:
所以當年的486 即使用14nm來做也不會提升效能就對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