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40
|
從2.5"ssd換到m2 pcie3.0
後製圖片我感覺沒有什麼差 要快的話請升級cpu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您的住址: 假面騎士大本營
文章: 1,598
|
引用:
這種的好像都是高階主板才有的, 一般中階或入門的不會有... 剛剛試了把一個大約150MB的TIFF檔, 分別丟HDD跟SSD後進PS做處理再轉檔, 我感覺不出明顯速度差異... 也許要是批次..........多個檔案同時處理才會比較有感吧...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0
|
引用:
不奇怪啊,我C槽直接2T不分割啊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您的住址: 假面騎士大本營
文章: 1,598
|
之前買筆電, 沒記錯的話512G SSD好像也是割成兩個256G...
割還是可以割, 分割只是方便分區... SSD如果掛了, 割成N個磁區也沒用, 所有資料都保不住...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淡水
文章: 1,249
|
引用:
我買的 MSI B450M Mortar 算是中低階, 就如上面說,會跟第二組 x16 分頻寬。也因如此只 4 個 SATA。 (PCIe 2, PCIe 3 只能 1 個動作) 至於華碩那張 B450M 有 6 組 SATA,可以走 PICe 或 SATA, 但用了第二個 M.2, 6 組 SATA 會 2 個不能用。 所以看廠商設計。 此文章於 2020-05-26 10:12 PM 被 ghostcode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651
|
跟SATA的SSD一樣
SSD上的緩衝記憶體SDRAM用完就是看Flash顆粒的讀寫速度 如果你系統記憶體RAM夠大的話 多數應該在系統記憶體RAM完成合成後 才會經過SSD的緩衝記憶體SDRAM 再由主控晶片分配給其他Flash 所以所謂速度要看你處理器的能力 你塞不滿頻寬 就不會影響讀寫速度 SATA3理論頻寬有600MB 單一檔案小於600MB就沒有差異 但假設檔案1000MB 資料要通過600MB寬度的通道 就要拆分成兩筆檔案600MB+400MB 基於1秒傳輸600MB 但400MB也要花上一秒傳輸 所以共會消耗兩秒 M.2說穿了就是換個介面的PCIe插槽 要多少頻寬就看接多少條PCIe通道(規範最大就是四條) 減少了冗餘的轉換與傳輸 因為傳統的主機板上有SATA晶片介面將信號轉成PCIe 而SATA的SSD上主控也有一個SATA介面 M.2的SSD就是主控晶片直接連結PCIe就不需要再次轉換信號 如果你已經是SATA的SSD 而且開啟低於600MB的單一檔案還是覺得慢 我建議你應該檢查設備是不是太低 此文章於 2020-05-26 10:52 PM 被 Caution!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11
|
M.2 現階段速度上限是 PCIe X4 Gen3
Gen4 的也有了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淡水
文章: 1,249
|
基本上 SSD 主要瓶頸是卡在 Flash 的讀取/寫入 跟 主控處理的能力(加密,最佳化等)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流浪中.....
文章: 3,571
|
引用:
圖片很難感受到差異 如果是大檔解壓縮 複製移動 或是影片剪輯就有很大差異了 ![]() 圖片相片其實多數時候對於 IO 的負擔其實很小 不過的確對於 CPU 比較吃重 ![]()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Feb 2020
文章: 0
|
引用:
SSD 的記憶區塊 (block) 有抹寫次數壽命,主控晶片會做區塊平均抹寫次數,以避免有區塊集中多次抹寫。如果分割成多區,將無法做跨區平均抹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