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Coruscant
文章: 4,466
|
城牆也是有地基的
看看台北捷運開挖時,不也在北門附近,挖出了城牆地基,還拿來展示,科普大眾 或是可以看看現在中南部,不是很多鄉鎮名稱叫什麼港什麼港嗎? 以前這些港還真的是海港,可以直接出港 現在這些港離目前的海岸線有多遠,一目了然吧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20-02-15 10:37 AM 被 yider 編輯.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95
|
我記得金字塔也是埋在沙裡面,後來被挖出來的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9
|
引用:
叫鯤鯓的則是內海沙洲,現在全變內陸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5
文章: 5
|
台南七股有個地名叫港口村,在鄭成功時代那是小船靠岸的港口。
數百年過去了,地名仍在,但實際上離現今海岸還有段距離。
__________________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
|
__________________
我只是一個活得有點久的小屁孩。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8
文章: 54
|
引用:
引用:
除了其他人提到的天災 , 或時間推進產生的地形演變 , 我還真沒想過古人整地會把舊建物埋起來 引用:
引用:
台灣的柏油路常刨掉重鋪 , 久了也會讓路面變高 XD 引用:
蓋那麼高埋起來還不是凸起一塊在地面上 引用:
原來「鯤鯓」是這個意思啊 ... 引用:
好像離題了 XD 不過原來現在有人倡導這樣的新觀念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5
文章: 5
|
昔日的台江內海都因為河流沖刷早已變平地,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南赤崁樓二樓仍有當初的地圖。
其實台南安平、安南區很多地方也是填海造陸而成。 我好友森哥是建築師,他一向反對在海埔新生地建高樓,因為土壤是海砂堆成,經不起大地震。
__________________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59
|
引用:
台灣颱風很多,山高水急,是河流把上游的土石帶下來,變成沖積平原,所以海岸線往外擴張,平地也「長高」。 所以以前蓋在平地的建築物,就被土石埋起來了。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40
|
這問題我也想過...一些靠海的地方還可以理解...
目前一些小漁港也因為淤沙嚴重幾乎荒廢了 但是比較內陸的地方.就比較難理解了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2,414
|
引用:
二氧化碳那段看起來很唬爛 碳接觸氧就能自己變成的二氧化碳???? ![]()
__________________
新。弱弱的戰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