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
引用:
別的國家沒有"學不會"這種工法吧..他們一堆老建築要翻新使用,一樣要考慮老建築的承載力,使用很多減重工法的. 台灣會在"新建築"作一堆結構上無用,又使用減重材料的建築,應該跟台灣的文化有關. 比如有錢人就是喜歡住"歐式" 明明現代建築比例不對,建商也得硬合一堆羅馬柱,花草頭,還要夠誇張才叫"歐式".. ![]() 那客人就要這種建商也只能硬加上去啊,那不減重怎麼辦?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此文章於 2016-02-07 04:55 PM 被 kize 編輯.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6
|
姑且不論甚麼裝飾
如果沒有徵收做其他設施 還是需要災後重建或都更 災後重建 不外乎 水泥 鋼鐵 營建 建材 這幾大類 這次台南震災 我覺得應該會給低迷的南部營建給一個強心針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13
文章: 33
|
引用:
是指用沙拉油桶這類的行為,歐美的減重工法為什麼不使用便宜好用的沙拉油桶....... ![]() ![]() ![]() 我國有很多便宜好用的手法(通常便宜和省錢是真的,好不好用就..........),為什麼它國不跟進,不就是會有相對的問題產生不是嗎? ps:其實公權未確實執行和事後責任過輕應該是主因,美國被追的責任是嚇死人,我國被追的責任通常變成笑死人。 此文章於 2016-02-07 04:58 PM 被 runsun13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
可能歐洲沙拉油桶難取得吧..(他們對食用油品流程管理嚴格.)
但是"寶麗龍"是一定會用的吧,那跟沙拉油桶也就同一回事.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916
|
引用:
一般這種有造型的外觀裝飾物是透過泡沫混凝土預鑄或玻璃纖維強化水泥製成空心品。 而裝飾柱實際上是有正確的工法: 就是用內側用免拆模板,外側用一般模板灌注混凝土牆... 初凝完成後將外側拆除,內側則免。 引用:
此文章於 2016-02-07 05:10 PM 被 n_akemi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
建築高層減重我能理解,但低層也減重!?還有樓層越高上面的樑柱其實越細,這其實已經是一種減重了,所謂的裝飾柱,也只有設計師知道吧,不過上次有人拍的那個真的很扯,幾乎所有的柱子都放滿沙拉油桶,難道每根柱子都是裝飾柱?..........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916
|
引用:
但如果技師算出來不大,相對來說就會讓人覺得頭重腳輕,所以多數時候都會另作裝飾。 有的是直接搭角鋼架乾掛石材,有的是直接作金屬包鈑(裡面還是金屬架)... 但全金屬架很昂貴,所以如果該RC柱是外觀柱,又是頂層至底層貫通無間斷... 多半會選擇外面作RC牆面來施工外飾材。 (通常是石材或磁磚,如果是貼磁磚則只有這個方法...) 但這不是說此種工法一定要用空桶或保麗龍,其他煩請詳見小弟前幾則回覆。 此文章於 2016-02-07 05:22 PM 被 n_akemi 編輯.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2
|
引用:
以我家小小模板工程行,實際經手的, n_akemi大說的這方法,還真的沒實際運用過....錢的問題 ![]() 施工法要看建商願意花多少錢, 房子雖然以坪(建築坪or滴水坪在這裡不討論)計價, 但是分析下去還是要看牆壁 柱子 樑板 實際的平方公尺數,與施工難易. 單就裝飾柱的價錢討論, 柱子包外圍就好,是一個價錢, 內外層都要施工,價錢當然更高, 裡面塞的填充物當然也是建商出錢... 免拆模板比保麗龍或空鐵桶都貴,還要內外都施工, 說到錢就傷感情,選便宜的方法就對了... ![]() 所以...很多老方法還是持續用. 建築界很依賴經驗法則, 以前弄過沒事,就會複製...貼上... 很多結構技師也是套套圖, 反正房子沒倒,這個樑柱的size和跨距就可以沿用... 此文章於 2016-02-07 07:37 PM 被 mamotteice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916
|
引用:
因為除非真得很小不能拆,不然現在多採外面先作RC牆,拆模時就可以從裡面拆... 然後室內的部份再用輕隔間整個封起來。 但剛剛看到了新北市的規範:內牆以RC牆施作且不得開口... ![]() 我不曉得欸...因為施工圖與建照圖長得不一樣。 至於到時請照要怎麼跟承辦說到放行...我們就管不著。 此文章於 2016-02-07 07:48 PM 被 n_akemi 編輯.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2
|
引用:
請照的過程,其實...更神奇... ![]() 最高指導原則,有關係就沒關係! 驗收的人員,很厲害滴... 下雨天可以去吃個飯,分身去看現場,甚至沒有人去... ![]() 驗收要照片阿?照片可以先洗出來, 不然有種東西叫E-mail,因為Line傳的圖太小了不能用, 蛤?建造有的牆壁沒做?連用裝潢上水泥漆都懶? 算了,角度研究一下怎拍! 啊?原本不是該留天井嗎?至少分個2次施工吧... 嗯...那個要圍起來的也沒弄... 唉!有種東西叫修圖軟體,自己弄弄傳過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