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118
|
引用:
價格連n都能接受了 報價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尤其是a更愛新架傋 你說cpu用在上還有可信度 而顯卡不給台積電代工 可信度實在太低 此文章於 2015-01-15 01:22 PM 被 Move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2,414
|
引用:
拿NV比感覺不是很恰當? NV幾乎只有TSMC這個選擇 而且關係很親(kepler當初問世時是說是NV與TSMC共同研發五年的成果) 上次NV抱怨TSMC代工價格太高時還不是照吞下去(28nm時) GF我記得應該是有用低價搶市 對AMD來說如果GF良率OK選低價又持續有接過AMD單的GF好像也沒啥奇怪的
__________________
新。弱弱的戰績 ![]() ![]() 此文章於 2015-01-15 01:44 PM 被 commando001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
引用:
問題是消費者看到28nm和功耗之後的反應會是甚麼? 從目前的資料看起來amd和原地踏步差多少? 甚至可以將 r9 380x當成 r9 299x。 我是覺得旗艦產品 380x 、390x可以用20nm,品質較差的die打下來做成370、370x, 360x以下維持28nm, 這樣不是很好? 對於amd過去在300 series的吹噓既沒有完全開天窗,也沒有讓高端消費者失望。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2,414
|
引用:
AMD的決定對著我罵幹嘛 ![]() 更何況這個消息也不是100%保證正確,跟半年前的GM204一樣 20/28一直跳來跳去,先冷靜一下吧 距離謠言最近的發表日期還有1個月呢
__________________
新。弱弱的戰績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我猜這個問題是GF及TSMC的產能分配上的問題 現在A社要把下一世代的CPU轉單到TSMC~那GF上的產能空缺需要填補 中東的投資人當然會要A社想辦法 現在GPU上因為決策錯誤出現落後的情況下~把GPU轉單到GF也合理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2,414
|
剛剛重讀來源忽然發現原文標題打錯,我也跟著打錯....
![]() 所以內容有點誤植 ![]() ![]() 哪有標題寫380X,結果內文寫推測為390X的 ![]() ![]() ![]() ![]() ![]() ![]() ![]() ![]() ![]() 300W的GPU推測應該是R9 390X才對 因為有提到SOC,所以300W是含記憶體一起算的 然後是用TSMC 28nm做的 而380X則會用GF 28nm做
__________________
新。弱弱的戰績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425
|
引用:
感謝更正 ![]() 我猜會寫錯是因為媒體大概也搞不清楚這次頂級卡會是390X還是380X ![]() 如果定位在中高階的380X,定位是要和GM204對抗的話 那作為頂級卡的R9 390X,300W功耗其實沒有那麼無法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
「投手通常開肩膀手術後,旁邊的人都會跟你說『你回不去了』, 但是你真的不用在意,如果你還想投球、想回大聯盟,這些話一點點都不要留在心上, 我以前沒做到這一點,所以才會花更久時間回到這裡。」 -王建民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40
|
引用:
380X會用GF 26nm做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約束の地
文章: 1,770
|
如果之前流出的船長核心數據屬實的話
我是覺得其實380X看起來還不錯說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5
文章: 307
|
這次重點應該是HBM吧
看看是否能實作像圖表上的超高頻寬 以及生產良率 目前應該是用2.5D堆疊法 之前NV的帕斯卡樣品也是用2.5D 不敢想像全3D堆疊GPU本身要怎麼散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