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267
|
所謂的縮缸是指電腦用起來感覺會變慢
還是跑分跑不到該有的分數 還是常常藍底白字自動重開機? 手上一顆第一代的Core i5 750 從2.6Ghz超到4Ghz已經用了4年了 很擔心會有各位大大所說的縮缸問題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390
|
半導體的物理現象 要解釋得很清楚可以寫篇論文
反正只要記住任何東西都是trade off 半導體製造的時候在wafer階段根本就沒有型號 完全就是chip measurement之後才開始分級 然後再經過一些量測 最後分出各個型號 CPU也不例外 Intel雖然是比較有良心的半導體製造商 但是一樣不可能脫離這個規則 舉例 一個四核心CPU 有一個核心的L2超過某頻率之後 會出現random error 降到某個頻率之下OK 那就是打成那個段來賣 你硬超 可能因為很少使用到相關應用 所以沒感覺 但不代表就沒問題 很多人超CPU真的在100% heavy loading之下是無法過測 或者是過測之後沒辦法長期穩定 所以要加電壓 但是電壓加久了出現metel migration等物裡現象 要穩定就非得在加電壓 惡性循環 Intel CPU保值的地方除了先進效能 最重要的就是只要你不加壓大超 基本上損壞率很低 良率比較高所以很多低階型號不是次級品 而是策略性選擇下來的chip 不相信看看隔壁AMD開核的 加壓超頻的 看看發生甚麼事情 良率不高 所以沒太多空間可以上好的chip 只能保證該工作條件下穩定 然後回來加壓超 開核用 久了就出狀況 Intel Xeon賣的點就是這個 穩定性有相對保證 所以要多拿錢 一堆DIY超頻號稱"穩定運作""沒有問題" 實際上就只是沒使用到特定情況 最常見就是指令集沒用到 很多要較真測下去 就是不會過 二手CPU不要碰那些號稱大鵰的 都是已經玩到爛掉才要轉手 尤其是該型號你查當代超頻普遍都到不了的狀況 例如大家都超4G有人能跑5G 那就是狂超狂加壓 根本不考慮壽命 這種二手CPU連使用的價值都沒有 一台再快的電腦 不能穩定完成各種工作 就是垃圾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2,906
|
引用:
同意+1 以前K8 3000+才小超200MHz,燒機72小時完全沒問題 結果跑遊戲就掛掉,降頻回來就正常,自此不再超頻 但很多DIY族的觀念還是有得超不超是傻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