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宇宙統合軍
文章: 285
|
感謝喔!
__________________
不講道理是女人的權力,野蠻是女人的專利,說話不算話是女人的成就! 「我認了!」---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634
|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
剛在文中加入了一些音效擷取的設定 -建議音效可擷取為44100或48000 PCM再處理. 另外放上一小段用此方法轉出的影片: 下載網址: http://home.kimo.com.tw/sty39bt/cm1.png 說明:下載後請將cm1.png改名為cm1.avi觀看 擷取卡:V-Gear MyVCD TV plus PCI卡 訊號源:有線電視 格式:DivX4.12 擷取;PICVIDEO MJPEG(Q=19) 640*480 轉檔:DivX 4.12(2-pass) 640*480,Virtualdub去交錯(Blend奇偶混合) 內容:****片段 大小:2.33MB 謝謝!!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2,327
|
了不起!拍拍手!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0
文章: 157
|
感謝sty大大的文章
請問MTV要"去交錯"是屬於 (A)用膠捲拍攝的動畫或電影: (B)用攝影機拍攝的新聞,連續劇或綜藝節目: 哪一種呢 還是有什麼方法可以判斷是否需要 3:2 pulldown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634
|
哪裡,您太客氣了 ^^;
IVTC是InVerse(反) TeleCine(膠捲過帶)的縮寫,也就是"反膠捲過帶" TeleCine(膠捲過帶)的原理:NTSC規格下電視,錄影帶是用交錯式播放,每秒60個field(圖場), 每個圖場只有一半的掃描線. 1個影格=2個圖場,1分鐘有30個影格=60個圖場 如果影片原先是用每秒24個影格(frame)的膠捲拍攝,就只有48個圖場,顯然不夠用. 所以用[3:2 pulldown技術] "3"是指第1個影格拉成3個圖場,"2"是指第2個影格還是2個圖場不變, 這樣就會多出24/2=12個圖場,48+12=60個影格,剛好夠用. 在電腦上因為看到的都是影格(相等於2個圖場),而不是單一圖場. 因此若影格中混合了前後兩個圖場,就會造成交錯畫面. 若影片原先是用每秒24個影格的膠捲拍攝, 就可以用反膠捲過帶(IVTC)還原30個影格成為24個影格. 這樣畫面影格就正確了. 因此您可以執行TMPGEnc,選File-New Project, 再用下方的Browse按鈕開啟檔案=>按下Setting按鈕, 在Advanced-Inverse Telecine(Convert to 24fps:Non-interlaced Source) 上面用滑鼠雙擊兩下,會出現5張畫面. 可以用這來判斷原本影片是否為每秒24個影格的膠捲(每5個圖場可以還原出完整的2個影格), 如果不是的話,那就是攝影機拍攝的畫面了.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196
|
感謝sty大大的文章,弟受教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0
文章: 157
|
可以用這來判斷原本影片是否為每秒24個影格的膠捲(每5個圖場可以還原出完整的2個影格),
如果不是的話,那就是攝影機拍攝的畫面了. ------------------------------------------------------------------ 我就是用這個方法還原成24個影格的畫面 問題是我不知道如何由五個圖場判斷是否其原來應該是24影格或30影格的畫面 再麻煩sty大大指導一下 謝謝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634
|
引用:
大大的稱呼在下擔當不起..^^; 因為要是遇到真正的大大或大大大(?)與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 就不知道要如何稱呼了...^^;; 例如原動作畫面是兩張: A B 將A(720*480)分成A1(720*240)與A2(720*240), A1與A2都各有一半A掃描線 原來畫面應該是如此: A B A1 A2 B1 B2 經過3:2 Pulldown後: A1 A2 A2 B1 B2 可找出A,B兩張原動作畫面. 大多數情況下只要從5張畫面中能拼出2張畫面就可以判斷訊源是膠捲了. 而其他類型的組合就可能有很多,如30FPS,60FPS.....等等. 30FPS之一例: A B C A1 A2 B1 B2 C1 60FPS之一例: A B C D E A1 B1 C1 D1 E1 此文章於 2002-06-06 04:12 AM 被 sty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413
|
sty 兄你好 :
cm1.avi壓得真的漂亮.....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 請問sty兄你去交錯是用VD哪一個Filter呢??Smart deinterlace嗎?? 是否還有用到別的Filter呢??DiVX4.12的流量為多少呢??其餘設定值是否為 預設的呢??而這一段廣告並沒有24格化??是因為台灣的電視節目不需要24格化嗎?? 十萬分感謝你的回答!! 此文章於 2002-06-06 01:05 PM 被 Even 編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634
|
您過獎了 ^^
方法完全是照在下網頁上的方法製作. (http://home.kimo.com.tw/sty39bt/) 由於判斷訊源是"用攝影機拍攝的", 去交錯Filter採用Deinterlace-Blend(奇偶混合). 沒有使用其他濾雜訊Filter. 因網頁限制每個檔案不能超過3MB 在DivX4.12設定的流量約為2500kbps,2-pass MAX Quantizers:3 MIN Quantizers:2 Rate Control Averaging Period, frames:2000 Rate Control Reaction Period, frames:10 Rate Control Down/Up Reaction Ratio:20 事實上1-pass,Quality 100%的畫質會更好 這裡有各項參數設定的詳細介紹: http://www.divx.com/support/guides/guide.php?gid=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