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
引用:
沒有全面開放 一堆限制,不然就是搞配額 你看汔車也是 "開放" 結果東限制、西限制,加關稅、加配額 進口車硬是變成2倍車價 你看看台灣的電子產品要是外國品牌的搞這些限制 這些台灣電子產品會不會馬上漲價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5
文章: 83
|
錢都去買房子了
哪來錢一直換3c 總不能不吃東西8... 國外降價 國內總是拖很久才降 此文章於 2013-11-06 02:45 PM 被 paul1234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572
|
引用:
有限制沒錯 但很少 WTO不可能讓台灣搞太多關稅保護 開放是進求自由貿易 而不是低價貿易 自由化的影響 就是我可以自由地銷往加入WTO的國家 我不擋你,你也不能擋我 如果台灣價格太低,商人會寧願不賣台灣而外銷 所以台灣有競爭價值的農作物 會寧願外銷而不是砍價內銷 所以並不會讓台灣農作物大幅降價 加入WTO會讓農產品變便宜只是洗腦用的話 成本跟產品價格,兩者的關係沒有這麼單純 能賺錢的一定會外銷為主,而不是砍價內銷求售 不能賺錢或利潤不夠的會休耕或休種 寧願選擇進口 而進口的利潤會先進入商人口袋 層層下來後,便宜價格不一定會反應在產品上 就像前面有人說的 "變便宜跟價格變低是兩回事" 我的成本是較低沒錯 並不代表我要低價賣你吧? 我有其他人可以賣 當然 汽車我是絕對贊成完全開放的 因為汽車不是民生必須品,又有高度的替代性 跟部份農作物不同 回歸自由競爭是絕對比較好的 此文章於 2013-11-06 03:11 PM 被 暴君 編輯.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9 您的住址: 台灣的某個角落
文章: 62
|
引用:
盤商 你可以去看產地的價格跟都市的市場價 中間賺的不少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11
文章: 442
|
食物:新製程、新配方=漲價
電子產品:新製程、新技術=降價 ![]()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可以吃嗎????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415
|
引用:
電子產品Cost Down頂多就是過保就壞了 食品Cost Down 就是吃的人有機率提早見上帝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5
文章: 83
|
引用:
孟山都專做這總事 不少人見上帝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6
|
農產品通常有所謂中大盤商在中間剝削
自己去跟產地比比價差就知道差多少了 否則農民也不會苦哈哈的 但電子產品沒有這種東西 另外很多賣吃的 利潤沒有100%大概就被說不用做了 但電子產品利潤沒那麼高而且很多還是不到10%的微利在競爭的 一堆黑心食品可以感覺做吃的也在學電子業那套Cost Down 但是價錢好像沒反應出來 此文章於 2013-11-06 03:53 PM 被 小書僮 編輯.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42
|
其實日本也身受其苦,
例如單眼相機日本ccd,cis技術明明領先全球,而且檯面上幾乎全是日本廠商的天下 但彼此卻殺的血流成河,開發這技術多困難,有必要互殺嗎,一起抬高價錢賣不好嗎? LCD, DVD,等一堆電子技術都是日本開發出來發光發熱的,投資了多少基礎研發工程跟人力,結果出來後被拷貝做濫..玩到後來自己都玩不下去...也真的夠悲哀的了... 反觀歐美賣那些名牌,包包..一個底好幾台相機, 手機,...不過就是動物皮跟主觀性的意識吹捧出來的,但可沒看到老外自己把價格搞爛.... 這就是東西方的差異...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145
|
引用:
塑膠皮吧 ![]()
__________________
[楊威利語錄] 『對於不喜歡的人,我沒必要去討好他,不瞭解我的人,我也不必非讓他瞭解我不可。』 ----出自第十六冊第19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