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1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1,303
|
引用:
MIDI不是高壓縮吧,他是用混音模擬的吧,基本上MIDI只是樂譜而已,他呼叫電腦內的樂器照樂譜演奏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7 您的住址: 臺灣
文章: 2
|
引用:
這個叫做64k intro 簡而言之就是有一群天才 每年會聚集一次, 展示(炫耀)他們的新技術 雖然叫64k intro 但分別有32k, 64k, 128k等等的組別 不是你說的只有64k demo 至於檔案為什麼這麼小? 這是因為"它不是預先錄製的影片" 而是即時運算出來的動畫, 壓根就不是什麼"壓縮技術" ![]() 有學過3D的朋友們 都知道光是模型和貼圖就不止64k了 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如果你仔細看demo中的模型 會發現大部分的模型都是幾何體 所以那些模型的vertex都可以用數學算出來 只有少部分不規則的模型 不得已才會直接儲存模型資料 2000年左右的64k demo 還滿流行一種叫metaball的技術 效果有點像兩滴水接近時, 會因內聚力而融合在一起 這種隨時都在變化的模型, 根本沒辦法預先把資料儲存起來 只能即時運算出來.. 想當年跑這些demo我的電腦差點燒掉 ![]() 關於metaball的演算法 http://www.cnblogs.com/atyuwen/arch.../metaballs.html 這篇文章寫得不是很清楚, 如果對metaball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搜尋"Marching Cube", 這是metaball的核心技術 ![]() 嗯..說到哪了!? 或許會有人問模型貼圖怎麼辦 光是一張128*128pixel的jpg檔就要幾十k了 總不會也是"算出來"的吧!? 沒錯!! 貼圖也是算出來的 雖然texture的生成有很多算法 但最著名的就是perlin noise, 幾乎所有的64k demo都會用到 雖然perlin noise的演算法一言難盡 https://zh.wikipedia.org/wiki/Perlin%E5%99%AA%E5%A3%B0 最常的用法就是拿來生成像是"雲霧", "海水", "火焰", "木紋","大理石"等等的貼圖 但它也不是萬能的, perlin noise只能用來模擬大自然的貼圖 像是"磚牆", "書本封面", 這種人工的東西它算不出來的 所以這種"人工"貼圖, 也只能儲存一些部分的資料 利用"拼貼"或"無縫貼圖"的方式去做 然後是音樂, 一部好的動畫絕不能沒有音樂吧? 雖然我沒有涉及這部分, 但我猜應該是類似midi的技術吧 畢竟64k幾乎都是電子樂, 利用合成器都弄的出來 64k只要知道它的原裡, 其實沒這麼神奇對吧!? ![]() 以下我最喜歡的64k(大概也是最出名的) [YOUTUBE]tCMo-bJQC8A[/YOUTUBE] 另外這是我看過最猛的(檔案size: 177k) [YOUTUBE]vR8i2pnv4RY[/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
![]() Alice Madness Returns - Sing Me to Sleep I wonder if I've been changed in the night? Let me think: was I the same when I got up this morning? I almost think I can remember feeling a little different. But if I'm not the same, the next question is "Who in the world am I?" Ah, that's the great puzzle!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3
文章: 494
|
heaven 7 真的是經典~
網路上後來一直有要求作者們提高解析度的聲音 不過主作者懶得寫,說當時是在連續兩三天沒睡的情況下趕出來的,自己CODE是"亂寫一通",所以不想改 =="" 最後是靠著一些人的毅力反向編譯,跟作者群裡某位的幫忙 有發了一個高解析度的版本,還可以調16:9視窗比例 ![]() 唯一可惜的就是沒有主作者幫忙,沒有辦法提升為高材質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U.S.S AGC
文章: 1,669
|
引用:
那叫 TRACKER MUSIC 音樂 早期的MOD(以下統稱MOD),及後來延伸進化的S3M,MTM,IT,XM....都是 原理與MIDI同,只是MOD包含音色在內。 說真的聽慣MOD後再回去聽MIDI,會覺得無味,畢竟MIDI要配合音色檔,不良音色檔聽起來就假假的。 在YT用TRACKER或TRACKER MUSIC可找很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eyHrwbjT4 這片可了解其運作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
辭源數位化計劃啟始於2014年1月。請拜訪成果。 此文章於 2013-05-17 10:31 AM 被 asccpu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