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卡拉巴星球
文章: 1,499
|
引用:
有錯請指正 ![]() 有一陣子常抽筋,當時讀醫學院的朋友是建議補充鈣質(還有上面有人說的喝舒跑)。 RO水這個就沒那麼確定。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13 您的住址: 潛水中~~~
文章: 343
|
引用:
哇哩勒 -
__________________
潛水中....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鈣質我不確定~我只確定鎂ok 之前我也是常常腳抽筋(尤其睡到一半) 但開始補充鎂後就沒這個問題了 喝含鎂的運動飲料~還不如自己買玫瑰鹽來得有效 不過玫瑰鹽不含碘~如果要用在料理&飲水的話 可以買台鹽特級精鹽(鎂、鉀...等含量沒玫瑰鹽高)跟玫瑰鹽混在一起使用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3
文章: 2
|
可能身體缺乏鈣質
可以買鈣片來吃~~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卡拉巴星球
文章: 1,499
|
我自己現在是偶有服用"鈣+鎂"混合比例的製劑,以前運動量大運動過度時容易發生
相關搜尋很多,貼個相關報導參考看看。不知道會不會造成站長伺服器負擔 ![]() 痛啊…鈣鎂不均衡 半夜腳常抽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427147.shtml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2011.06.29 11:40 am 圖/聯合報提供 夜半腳常抽筋,補鈣卻未改善,可能是鎂不足,造成鈣、鎂電解質比例失衡,醫師建議吃堅果、全穀及豆製品等高鎂食物。 一名四十歲粉領族,睡夢中常因小腿抽筋痛醒,約兩、三天就會覺得腿部肌肉僵硬,每次得按摩小腿肚,讓她痛苦不已,臉上常浮現黑眼圈。她原以為咖啡喝太多,鈣質攝取不足,拚命吃鈣片、喝牛奶,仍不斷抽筋。就醫抽血檢查,才發現是礦物質鎂缺乏所致。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說,飲食中鈣、鎂比例以二比一至三比一較佳,只要養成均衡飲食習慣,體內鈣、鎂比例多可維持均衡狀態。 不少人以為吃鈣能改善腳抽筋,還能預防骨質疏鬆,刻意多吃乳製品、小魚乾,以及綠色蔬菜等高鈣食物,但以一百公克鮮奶為例,鈣、鎂比高達十比一,若鎂不足,單靠喝牛奶,也無法緩解抽筋困擾。何一成建議,多吃海帶、堅果、全穀類、糙米、豆製品等可補充鎂離子。 新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裴馰指出,一旦電解質鈣、鎂不均衡,肌肉無法放鬆,就可能造成抽筋。 新店耕莘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議謙也說,鈣、鎂可穩定肌肉細胞膜,鈣、鎂濃度不均衡,易導致腿部肌肉群抽筋。此外,劇烈運動後肌肉過度疲勞、神經退化病變導致肌肉調控力變差、血液循環不佳、夏季流汗脫水及懷孕時荷爾蒙變化,都可能造成電解質不平衡,容易腳抽筋。 預防腳抽筋,醫師建議睡前可輕揉、按摩小腿肚與腳踝,並做腿部伸展及柔軟運動。另外,睡覺時腳應自然垂放,腳尖勿過度往腳掌方向伸直;一旦腳抽筋,應往抽筋相反方向輕微扳腳趾,可緩解疼痛。 鎂可降低心血管疾病 調節血脂 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hp?itemid=40567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三高一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腹部肥胖等代謝症候群,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台中榮總醫學研究部副研究員李文珍表示,現代人普遍長期食用含高糖、少鎂的精製加工食品,造成人體細胞內缺鎂的現象,恐增加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機率;亞洲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鄭秀敏也說,國內外研究已證實鎂對治療心血管疾病有實質的幫助。 「人體鎂含量不足,對各器官的細胞影響甚大!」李文珍說,當細胞內的鎂離子濃度降低時,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就會升高,而這種「低鎂高鈣」的狀態,造成體內細胞的影響。 李文珍舉例,鎂離子濃度降低,會促使血管內的血小板凝聚,血液變得稠滯有黏性,造成血管內斑塊及血管阻塞;導致血管收縮變得僵硬,容易引起高血壓;肝臟細胞製造更多的葡萄糖,造成血糖過高,腎臟細胞保留過多的鈉鹽,造成高血壓和鈉離子失衡。她說,綜合上述的病理現象,可能形成代謝症候群的症狀及心臟血管的病變。 1926年科學家首度發現鎂對動物的重要性後,即將鎂元素列為維持人體生理活動所不可或缺的礦物質。鄭秀敏說,成年人體內的鎂含量需為21至28克,其中骨占骼60%,肌肉組織占39%,其中,心肌中的鎂含量又較骨骼肌高,鎂的功能包括調節能量代謝、醣類與蛋白質合成、調節免疫功能、維持神經衝動傳導、肌肉收縮,以及調節血壓。 「鎂有心臟保護神之稱。」鄭秀敏表示,一個健康心臟的鎂含量,應高於其他身體部分的肌肉,人體一旦缺乏鎂,大量的鈣會進入細胞,造成肌肉細胞處在一種過度收縮而無法放鬆的狀態,就會影響心臟血管收縮與傳導功能,導致心肌過度收縮。 鄭秀敏強調,鎂與鈣猶如煞車與油門的關係,鎂能對抗鈣所引起的神經興奮、血液凝固、肌肉收縮、強化骨骼硬度與組織硬化等作用,透過控制鈣的濃度、降低血中膽固醇、增進血管擴張,改善心肌缺血與心肌壞死情況,且減輕心臟負荷,達到有效對抗心血管疾病。 一般人聽到「高血脂」就害怕,急於透過藥物進行治療。不過,嘉年生化公司研究員林一蘋則表示,現代人食用太多加工食品導致體內缺鎂,鎂卻是人體進行血脂調節很關鍵的元素,因此在缺鎂的狀態下,血脂有可能會出現異常。 林一蘋說,膽固醇的來源可透過飲食與體內自行製造,正常來說約有3分之1的膽固醇可以從飲食取得,剩下的來自於體內。人體在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後,進入血液中的膽固醇變多,肝臟自然減少製造膽固醇;相反的若攝取膽固醇變少,肝臟就會製造較多的膽固醇。 當人體攝取過多壞膽固醇時,容易沈積於血管壁上,造成血管阻塞及硬化,導致心臟血管產生病變。同樣,如果從攝取太多三酸甘油酯,如油炸食物,會造成血中的三酸甘油酯過高,容易使血液變得黏稠,因而引發急性胰臟炎。 「良好的血脂調節不能缺鎂。」林一蘋說,人可能會因為先天體質、老化或是生活及飲食習慣不佳,使得身體原有的血脂調節功能失常,造成血脂異常,而提升罹患腦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補鎂可幫助身體降低血中過高的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增加好膽固醇,是人體調節血脂代謝很重要的幫手。 圖說:每100克紫菜中含鎂460毫克,居各種食物之冠,被喻為「鎂元素的寶庫」(Photo by Nemo's great uncle in Flcikr)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排毒…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不是凹咖嗎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印象中跟鈣沒啥關係,它不是萬能的,不要一味猛補這玩意兒,補多了也沒啥用。
題外話:要補充鈣質喝牛奶是沒啥用的,它含磷妨礙鈣質吸收,吸收利用率低下,遠不如深綠色蔬菜,吸收利用率幾達四成。啃啃小魚乾也不錯。 題外話之二:多吸收鈣不如減少鈣質流失,蛋白質攝取過量→鈣質流失,鹽份攝取過多→鈣質流失,這些在醫學研究上是早已確立的定論。還有一個,血液愈偏酸性,鈣質愈易流失(這點動物性蛋白質正是元兇,跟前頭重複)。不過這個觀點也可以解讀成要多攝取吃到體內鹼性的食物。 我記得不很清楚,可能是鎂吧。RO水太純缺乏礦物質,長期喝可能不見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此文章於 2013-05-05 09:46 PM 被 Crazynut 編輯.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106
|
網路的建議聽聽記好了
配方太多 隨意參照 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去醫院檢查才是正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