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Crazynut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語出老子道德經。聖人還沒那麼大本事管得到萬物。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舊 2013-04-26, 08:00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razynut離線中  
dansay
Major Member
 
dansa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縮龜在家!
文章: 266
引用:
作者Crazynut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語出老子道德經。聖人還沒那麼大本事管得到萬物。





+1




(請擴充您的訊息至少為 10 字符。)
 
__________________
^^=
每天睡醒的早晨 對她的思念就多一分

自由就這樣...在如雷的掌聲中淪喪 (星戰第三部曲)
舊 2013-04-26, 10:23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nsay離線中  
bladelin
*停權中*
 
bladel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18
引用:
作者Raziel
出發點不同, 一切都變得不同, 即使那個過程有點相像.

你不需要以出人頭地為目標去汲汲營營, 只需要以超越自己為標的去前進, 自然就能日起有功

"比較"有相對性與絕對性, 你相對比隔壁的鄰居好是一回事, 有沒有比昨天的你更好則是另一回事

如果你不斷超越自己, 去學習成長檢討改變, 你得到的結果將是超越別人, 這也就是老子所說

勝人者力 自勝者強.

大推啊, 都有一點崇拜的說. 強烈建議諸網友仔細看, 看不懂沒關係, 記一下(有印象就好), 以後遇事有所感, 若有悟解就是一大所得.
我一直比不上四周敏速睿智的人, 所以就自建了一個觀念: 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聰明就好了. 何必跟別人比?


剛查了一下"勝人者力 自勝者強", 竊喜了一下: 我有學"道德經"的潛力?
不過我討厭他的無為而治
古時候掌權者幾乎是毒蛇猛獸, 無為就會少造孽, 是對的
現在, 看看那麼多的荒腔走板, 就知道"無為而治"不能套用在現代

引用:
作者qneb
談到政体,分什麼極權政体、民主政体、、等,以及分什麼政体較好,什麼政体較差,也都是被洗腦洗出來的。

現在世界各國本質上都是法家政体,都是定法律治理國家人民的政体。重點都在於--人,重點是住在那個國家的人。世界有很多所謂民主政体的人民,日子過得比所謂極權政体的人民糟糕。

觀念是被灌出來的, 還是自己體認的, 兩者有所不同(我跟q兄所言只是探討, 各言其思, 不論對錯).
如秦始皇, 我以 "動機" 來看他, 他會把六國吃掉, 應是他想承繼商周, 做一個大皇帝, 所以他自稱始皇, 要把這個榮耀下傳千秋萬代.
"書同文車同軌"便利於統治而不是以人民福祉為念.
而鬼國稱他為偉人卻是以"統一"這兩個字來評斷.
所以兩個是由不同方式結論出來的觀念, 結果天差地遠(我還沒見過有人用動機來評過他, 所以不是被灌出來的).

觀念的形成放大到人民, 基礎教育就是關鍵了, 而決定基礎教育的就是傳統文化
古時候只要抬出"聖人之言"就贏了辯論
現代最常聽到的就是:我吃過的鹽巴比你吃過的飯多. 就想讓你聽他的
所以歐美的觀念是活的, 華族是死的.

對的, 政體的形式是被人所決定, 人的素質高就過瑞士那樣的生活, 差一點就是美法日, 更差一點就是台灣這種亂七八糟, 最差的是北韓跟非洲那些很糟的國家了
所以我一直說: 有怎樣的人民就有怎樣的社會國家, 人民就過怎樣的日子

在我心目中人類最高的政體, 或者該說是生活方式是: 各盡所能, 各取所需
舊 2013-04-27, 02:00 A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adelin離線中  
applebread
Major Member
 
applebrea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很多人對儒家有不少誤解
孔子強調的也就只是「各盡所能, 各取所需」

中國歷代看重讀書,也只是因為歷代沒有其它的需求
像農醫商工這類的工作,怎麼做都不會比搞政治強
加上環域無強敵,自然只要把國家管好就好---->政治/政務
而這樣工作的「形式」被認定為高等工作,持續了數千年

即便現在有技藝讀科大,要動手幹活的勞力工作絕對低於
坐在辦公室吹冷氣畫設計圖/批公文/動動嘴的腦力工作

各位也知道,勞力工作與腦力工作都同樣重要
但華人圈普遍不這麼認為

西方民間的工匠鐵匠,藝術大師
就是靠技術吃飯
中國的技術人員都要由國家管制(像鐵匠會製造武器很危險)
而且國營統一製造的武器,絕對比散戶鐵匠鋪製造的武器更好
藝術更不用提了,根本就是為政府官員服務的
(也可以為有錢人服務啊? 但別忘了有錢人的子孫一定也是讀書人
所以當官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所以,只要坐辦公室的價值觀沒有改變的一天
我還是會努力要求孩子讀書
不要說讀書沒用,那是台灣就業市場整個混亂
產業轉型失敗導致就業跟不上教育普及度

我們應該要利用台灣便宜的教育資源,把自己準備好
然後去其它教育不普及的國家發揮自己所長
很理想,但也很不容易做到
共勉之~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13-04-27 02:52 AM 被 applebread 編輯.
舊 2013-04-27, 02:51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bread離線中  
applebread
Major Member
 
applebrea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因為上面提到藝術
想起高仔曾發表過一篇基督教在中世紀-文藝復興帶來哪些影響的文章
連帶提到一些藝術工作者的發展史
各位可以想想這些與中國歷史有何不同

以下節錄自K島歷史版(高仔在PTT也有發文的樣子)
-----------------------------------------------------------------------
首先就是十六世紀與十七世紀之間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宗教戰爭的平息,這使得十七世紀新舊兩教之間比較寬容妥協,氣氛上比較和緩,這與前一個世紀壁壘分明的狀況有所不同。

不過即使是宗教氣氛比較緩和的十七世紀,北歐畫派的大師們基本還是沒辦法得到如同他們的南方同行那般受到敬重與享受高薪的待遇就是了。以樓上有人提到了荷蘭大師林布蘭與維美爾為例,這兩人晚年都是窮困潦倒而死的,這也並非偶然巧合。

最主要的差別還是,中世紀時歐洲有著廣大的宗教裝飾藝術需求,比方教堂壁畫或是馬賽克玻璃等,這些耗時甚久、投資甚巨的大規模藝術作品不太可能由個人的規模贊助出資而成,於是在宗教改革以後,在北歐國家喪失了這種固定的藝術創作需求源,此後北歐畫派的藝術家們就得看天吃飯---看自國的國王或資本家有沒有心贊助藝術了。比較傷腦筋的是新教中比較極端的例子如喀爾文派,他們雖然沒有狂熱到搗毀舊教堂,但起碼新蓋的教會都是很確定不使用多餘裝飾藝術的簡潔設計,這些黑衣教徒唯一可能會向藝術家下的訂單就是肖像畫。

那麼肖像畫也是收入啊,怎麼會沒工作呢?但是肖像畫明顯是一門吃不飽的工作。首先就是肖像畫的委託者通常都是中產階級以上的人士,如果是在荷蘭之類沒有王族貴冑的聯省共和國,基本上這一類人不願意用太高的價錢製作肖像畫,所以畫家必須壓低身價,低價競求委託人的青睞。

既然畫價低賤,那為了糊口,畫家們也就得薄利多銷,因此到後來北歐畫派幾乎每個人都成了多產大師,以林布蘭為例,他到死之前起碼畫了幾千幅的油畫、水彩畫、版畫、素描等作品,這數字大概是文藝復興時代的達文西十倍以上。林布蘭多產油畫也並不是因為他喜歡,而單純是因為油畫可以厚塗,畫壞掉可以迅速覆畫一層修補,適合快速量產畫作。

雖說達文西幹的工作不只畫畫,但是很明顯他的工作壓力並沒有一個世紀之後的北歐畫匠們那麼辛苦---而且他也沒有窮困潦倒致死。

看完了悲慘的例子,一個稍好的案例是德意志的大師丟勒,他大概是北歐畫派中少數得善終可以榮華富貴而死的人,不過他之所以過得爽是因為他跑去義大利工作去了。也許可以說,北歐新教國家就算沒有打壓藝術,但北歐的藝術創作者面對的大環境卻遠比南歐要嚴酷許多,雖然這阻止不了大師的出現,但卻可以決定大師們晚年是餓死或是胖死的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3-04-27, 03:08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bread離線中  
darkangel
Major Member
 
darkang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11
引用:
作者bladelin
剛查了一下"勝人者力 自勝者強", 竊喜了一下: 我有學"道德經"的潛力?
不過我討厭他的無為而治
古時候掌權者幾乎是毒蛇猛獸, 無為就會少造孽, 是對的
現在, 看看那麼多的荒腔走板, 就知道"無為而治"不能套用在現代


老子的思想裡,無為而治不是真的無為,他說過治大國若烹小鮮,烹小鮮就是煎魚,治國如煎魚一樣,只要在需要時才去翻面。
換句話說,就是應該提供好的環境讓工商業發展,而不是用納稅人的錢去救一些該倒的產業(ex: DRAM),這才是無為而治的精神。
這東西再討論下去就是政治,我不想說太多,只說個總結:我認為無為而治並不是錯的,錯的是在不該無為的時候無為,而在該為的時候不為,很可惜現在的環境似乎與這個想法背道而馳的。
__________________
滿招損 謙受益
舊 2013-04-27, 06:55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rkangel離線中  
twearthling
Advance Member
 
twearthli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市
文章: 361
其實台灣教育缺的是哲學,
多數人哲學啟蒙是在大學,而且只學邏輯學,所以造就一堆人非黑即白的討論方式,
其實很多思想觀念先人早就討論到翻過去,自己瞎子摸象很浪費時間,
很多觀念都是有相關性的,西方重視個人有很長的淵源,
西方哲學從雅典時代就開始談人權,之後再加入基督教神權的影響,
這種集體主義跟個人主義辯證的歷史脈絡是中國哲學沒有經歷過的,
所以西方世界一提到人權就會跳起來,這是華人世界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近代西方個人主義跟民主的觀念要跟中國文化接軌本來就有隔閡,只能硬吃,
中國近代思想家可沒有個人主義的觀念,更不用說宗教的差異,
少了像西方哲學的演進過程,我們頂多只能跟早期思想家接軌,
但是中國這類討論在當時也還只是初期階段,要跟西方觀念結合不是那麼容易啊~
舊 2013-04-27, 07:36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wearthling離線中  
darkangel
Major Member
 
darkang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11
引用:
作者twearthling
其實台灣教育缺的是哲學,
多數人哲學啟蒙是在大學,而且只學邏輯學,所以造就一堆人非黑即白的討論方式,
其實很多思想觀念先人早就討論到翻過去,自己瞎子摸象很浪費時間,
很多觀念都是有相關性的,西方重視個人有很長的淵源,
西方哲學從雅典時代就開始談人權,之後再加入基督教神權的影響,
這種集體主義跟個人主義辯證的歷史脈絡是中國哲學沒有經歷過的,
所以西方世界一提到人權就會跳起來,這是華人世界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近代西方個人主義跟民主的觀念要跟中國文化接軌本來就有隔閡,只能硬吃,
中國近代思想家可沒有個人主義的觀念,更不用說宗教的差異,
少了像西方哲學的演進過程,我們頂多只能跟早期思想家接軌,
但是中國這類討論在當時也還只是初期階段,要跟西方觀念結合不是那麼容易啊~


+1 你說出一些問題,很多人看到哲學兩字就認為是無用的東西,真正的哲學其實是實用學,所謂哲學就是探討人與人、人與萬物之間的關係,這東西怎麼會是無用的?
而西方不少哲學家其實也是科學家,像亞里斯多得,他被認為是哲學家,但其實他不少作品跟論述都是科學的啟蒙。(像邏輯這觀念就是他最早提出來的)
中國哲學思想,發展最好的時代是春秋戰國那一段,自孔孟以後就幾乎沒有傑出的思想家做傳承了,取而代之的是君天下的觀念。
君天下思想一直到現代還有不少餘毒存在,所以中國人的奴性是根深蒂固的,這點在沒經過文革的台灣甚至比對岸更明顯,像只要討論到勞工問題,必然會有菁英或是資派廢文出現,那些人的點永遠就只會是你自己不努力而已。

註:以上"中國",為文化上的中國,請勿做過多關聯性政治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
滿招損 謙受益

此文章於 2013-04-27 08:59 AM 被 darkangel 編輯.
舊 2013-04-27, 08:58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rkangel離線中  
bladelin
*停權中*
 
bladel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18
感謝以上d, a, t兄的說明跟諒解
誠心感謝

我的確沒受過任何哲學邏輯上的薰陶, 要硬說也只能是高中的三民主義(?)
但那只是硬背, 到現在也只對"漲價歸公"還有一點想法
像我這樣的素人應該很多, 甚至可以說是絕大部分
這種哲學上的知識跟邏輯思考分析大家都很欠缺
誠心希望諸位能多發言, 就跟我開這個主題的目的一樣
大家都不希望將來自己的子女回家跟你說:xxx真偉大 吧?
只有一個人不丟垃圾, 環境不會乾淨的
舊 2013-04-27, 04:48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adelin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0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