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11
文章: 532
|
引用:
其實兩方根本都還沒正式開戰嘛 embeded裡X86想辦法吃了一點 現在X86想吃移動平台 ARM想吃PC跟伺服器 想當年最強的arm不就是Intel的Xscale?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0
文章: 74
|
引用:
不代表複雜度,但至少跟成本相關...(控制成本這正是tsmc自豪的~"~) 我相信intel也能承擔gtx 580 3b相同程度的製造,但我不信他可以比tsmc便宜 此外,xeon往往都慢上一代製程且有大量的sram 如果以30MB sram計算就: 30M x 8 x 6=1.440 b個電晶體 也就是說整顆E7超過一半都是驗證製程的sram,不見得複雜度就高。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11
文章: 532
|
引用:
那個L3是用1T sram線路的dram cell,照樣要充放電 只有IBM這種傻傻的公司才曾經用6個MOSFET兜個標準超大sram來當L3吧 也難怪他吃了很多苦頭後趕快改玩eDram啊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73
|
融合型CPU,只要是將運算作最適的分配,CPU及GPU都有其最好的運算且不可取的部分,但模糊地帶就由GPU來運算或由閒置的其中一方作加速。當然若GPU可模擬且超過CPU的部份仍由GPU取代。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
引用:
結果現在這個執行長把Xscale賣掉, 要改用X86(ATOM)來吃移動平台, 結果搞到現在沒半點毛 ![]() Xscale真的是當年的ARM之王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11
文章: 532
|
引用:
是Xscale啟發了Arm的用途啊 當時說的arm好像就是....洗衣機,冰箱啊 最多就是畫面簡陋的電子字典或PDA吧 x86的優勢本來在離開windows後就應該不存在了才對 雖然這句話打了Apple Mac User的臉,哈哈哈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48
|
引用:
要看這場戲可有得等了 ![]() 引用:
千金難買早知道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131
|
引用:
Xeon 是32nm highK gf100 40 mm 還有那個L3怎麼會是sram勒 我也希望台積電製程比intel強,這樣28nm 早就滿街跑,台積電的股價一定破百 可惜啊............不過台積電代工這部份真的很厲害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
引用:
可惜可惜 兩者的製造能力原本差了2年... 在45nm highK出來之後差了3年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11
文章: 532
|
引用:
沒差三年這麼多吧....之前拉最近是半年,現在就是40轉進28的過程好像有點久..... 是要把粉貴粉貴的193 immersion Lithography先多賺一點回來嗎? tsmc現在40跳28,等於把Intel的half node變成自己的full node 假如Tsmc的28跟Intel的22同時出,兩者勉強可算差了半世代(其實應該算0.7世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