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86
|
引用:
跟老先生講話直接就說台語了 誰還會問你?....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以前認識一位廈門大學的教授,他的祖伯父輩有好多人在1890年前後遷居台灣。
從他口中講出來的閩南話跟台灣常用的詞彙差不多有兩成不相同, 其中固然是台灣近代發展比閩南地區快,新文化的用詞比大陸要多,但也有台灣特有的本地因素。 例如我們的地名很多崁、崙、頂、崎、社、庄等等, 因為早期漢人開發西部的時候很多地名其實源自平埔族的稱呼, 加上我們對於地理特色的理解而衍生出自己能理解的地名。 閩南尤其是漳泉開發的早,族群聚落區隔已經不大,後來地名變更或明清時期的演變,就讓本來可以理解的地名演變成更文雅或者有歷史含意的名稱。 此外當時漢人跟平埔族、高山族融合的時候也採用了不少非漢族的閩南語發音習慣, 例如兩字連音,講話喜歡拖尾音都跟原始的漳泉、安溪差異很明顯, 不過近年台灣的電視普遍能夠在福建一帶看得到,流行文化影響之下,連福建有些人也開始覺得他們下一代的閩南話音調跟台灣有點像。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6
|
引用:
南部都叫咖打掐,但我奶奶都叫董ㄌ一ㄢ掐,也有聽過其它比較老的長輩(不一定是親戚)這樣說。 其實台語的差異,我小時候就注意到了,我奶奶那輩、我爸那輩和我這輩都有一些差異。 我想應該是受到不同世代文化影響的關係。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6
|
引用:
你自認為你比我還了解我自己的經驗,這是讓我匪疑所思的事.......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我們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勢必也會一直不斷演變下去,而且這種演變是永無止休的。
我認識的那位大陸教授家裡很好玩,因為鄰近金門,很早的時候家裡就能收到無線三台的訊號。 前幾年液晶電視開始流行,他們家在台灣的親戚還送了一台50吋螢幕取代舊的映像管電視。 後來他的小孩插班考大學常有同學去他家過夜,看了台灣的戲劇節目尤其是那些鄉土劇簡直愛得不得了。 那位教授本來埋怨小孩不肯學閩南話,母語講得顛三倒四都是一堆京片子。 迷上鄉土劇之後閩南話開始能夠流利,但煩惱的是學的都是戲劇的誇張語言用詞,講起閩南話很像在講台詞。 坦白說對這種語言、族群的區隔作為不是很喜歡,要保留母語不一定要強迫去學習,保留傳統不妨交給學術人士就好,至少後代想學的時候有母語可學。 有的原住民或客家人、外省人母語就不是閩南話,要他們統一去學所謂的台語實在很牽強。 以前還聽過客家朋友在抱怨小孩子在學校不得不去學台語,因為學校沒有合格的客家話老師,小孩只能跟隨大家去學不屬於他的『母語』。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6
|
引用:
台語受到日語的影響也很深吧,很多都直接採用日文發音。 例如:馬達、巴庫、歐巴桑、呢桑、沙米思、酷勒送、韓多嚕、阿莎力、紅不讓.......可以說是多到族繁不及備載了。而且很多即使在最新世代還很流行。我家隔壁的阿姨叫她爸爸是叫「多桑」,所以他們家小孩也是叫爸爸「多桑」。 至於新世代年輕人講的台語,受到國語影響很深(或者說兩者互相影響),我們講的國語和中國的普通話發音也早就明顯不同了。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6
|
引用:
其實比較誇張的是,現在小朋友國語不學,反而先學英文。 幼稚園教英語的一堆(有的還不教中文)。 大概現代人都忘了一句成語叫揠苗肋長,我覺得政府先把家長抓回去教一下成語還差不多。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引用:
有的小孩喜歡嘻哈文化,看了一堆美式黑幫片,結果學到的盡是一些過度口語化甚至發音習慣不正確的黑幫英文、西班牙式的音調。 我朋友的小孩讀到高中就這個樣子,ㄓㄘㄕㄖ講不清楚,連自小學的英文也講不好,後來被迫學NGC等文教頻道的英文才稍稍好一些。 當然這不是說要人家去學莎士比亞時代那種艱澀的用詞,而是一般人會用的標準文法起碼要懂。 有時候會有一些網友發表文章用的中文很難懂,有的網友會挖苦他重新寫一篇文章,其實這就是不管中文、英文的聽說讀寫都要有基本的概念, 因為你我講的話是為了溝通,如果講的東西人家都搞不懂那就白費了。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52
|
北京腔的國語 說真的已被當作老土說的話 大陸受台灣電視影響 都走向南方式的普通話--以雲貴式+台灣式為基礎 就是除去北京腔而已。
其實新一代 還是可以保留家鄉話。但對外溝通用國語 到處行走方便。 但講台式國語別受日語影響 女孩用還行 尤其男人加了 太多尾音噓字 真感覺他令堂大人的娘泡。但很多人把國語的"讀語" 跟"口語 "搞不清 比如:我買 30 塊 鹽巴 因麥當勞文化 跟標價運動 小朋友都說成 30 "元"。 我認識些原住民平地化後 他們的國語 就很有風味 ...這是真的。 很多接觸社會不多的本地女孩 喜歡把普通話 文學化表示高檔 常常十三不搭 用法也錯誤百出 有點二百五 缺乏理解力。 其實把國語說的口白簡單 你就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了。 ![]() 以上是我的體會。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2
文章: 23
|
引用:
問一下小建:您都怎麼講下列字詞? 1.那是誰 ==>我聽到一些台中腔會說:黑系甲ˊ? ==>我習慣講:黑系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