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157
|
引用:
對 黑潮的發電量算出來就是26KW不能再大了 我沒投過science 見識差你一大截 呵呵呵呵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
引用:
嘴砲也與口徑有關,我口徑沒你大,沒辦法有效利用200公里寬的黑潮 也許你的嘴砲有辦法提供新科技,如有~小弟甘拜下風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157
|
引用:
不敢不敢 我修過幾年電機系開的課 也看不懂閣下剛剛在算的截取單位密度那一則是在算什麼 水力發電只和流速有關與流量無關更是生平第一次聽說 見識差你一大截 你這個結論不去science發表太可惜了 期待新的台灣之光上報啊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
引用:
前面大大就說了~水力就是那點發電量,你沒辦法增加能源密度 只能加大機組大小,你在那邊說餅好大,但是你的嘴巴就是那樣小 你沒辦法加快咀嚼速率下,也無法無限的增大嘴巴大小 實際上餅在那邊,但你還是吃不飽 修幾年電機有屁用阿,還不是嘴砲,沒本事都沒有只會說加大機組~真是嘴砲無限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6
文章: 2
|
引用:
說真的 我覺得不懂的是你 不懂裝懂 要大 就是更大的東西 更大的東西就是影響與風險更大 保養更難 尤其是這種半沉半浮的 懂了嗎 另外黑潮流速流量與分佈的寬度及深度會有季節性變化 而非固定不變的 所以實際上能安裝的地點沒你想像的大 除非你要弄可大可小可移動的設備 還有這個效能也不好 50KW的只有26KW的產出 而且是變動的 這也是他們沒告訴你的 所以當基載是不可行的 也會受海象的影響 這也是沒說的 在2013年時 就有15KW的機組發出13KW的功率過 人家也沒宣傳這樣 吹得那麼大 這為何 還不明顯嗎 政治作秀 此文章於 2016-09-01 10:30 AM 被 lompt2016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6
文章: 2
|
另外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早就有這樣的研究
甚至提出了報告對環境生態的影響 http://www.tsoe.org.tw/downloads/thesis/2012H16.pdf 而義大利才是世界上第一台 樣機在義大利就有40KW 台灣的海象惡劣也不是那些國家能比的 所以 效率 維護成本都是不同的 而且台灣東部的海底沉降較快 所以離岸距離也有受限 會影響傳統漁業運作 所以考慮也是蘭嶼或綠島周圍海域 到時又是綠島蘭嶼人倒楣 為了維護方便 以理論值1MW的機組為例 一次也是預估選擇25平方公里的海域來佈放 此文章於 2016-09-01 10:43 AM 被 lompt2016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157
|
引用:
快去投science啊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157
|
引用:
你在哪裡看到有人說要當基載?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
引用:
不是夢 洋流黑潮發電取代核電廠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8/31/n8254512.htm 全球第一!黑潮發電測試成功 未來可望取代核電廠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831/766665.htm 發現新能源! 中山大學成功靠黑潮發電 洋流發電獨步全球 "MIT技術"創3項第1 世界首座洋流發電廠 非核家園不遠了! http://www.ttv.com.tw/news/view/10508310028900N/579 不會GOOGLE後再發言嗎?一直被打臉很有趣?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157
|
補充說明
義大利是第一個洋流發電 台灣則是第一個深海洋流發電 難度較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