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4
|
引用:
你通識老師只是隨便套用所謂的零和概念 教改用所謂的多元,其實這跟當時的背景有關 早年台灣是一考定天下的時代,所以有很多亂象,也把所有學生侷限在一個很小範疇的書本內 這是背景 而推動教改的,很多都受過國外的教育,申請入學 成績ABC級距.. 所以教改才會有這方向的影子, 一部分考試一部分靠其他非考試分數來綜合評量學生... 不過陳義過高,台灣教育界本身受分數制荼毒許久,什麼都希望能用分數表現 把什麼都當考試來看,你要才藝,就建議才藝補習班,... 人性很難能一蹴可及改變 所以就亂了套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4
|
零和賽局,主要在討論兩者競爭的相對關係
以公共政策的分配性來討論,不是沒有 但是套用在教改上,有一個根本的謬誤,就是把入學名額不同團體的利益分配 也就是在多重參予者的條件下,你要能定義每一個團體的明確區分 與每一個團體參與政策擬定的不同策略獲取利益分配,才能套用這套論點 去解釋這幾個參予團體 各自策略運用/結果 損失或是利益.... 問題是你不能 你的通識老師當然也不能 因為他隨便拿一個論述套用在這上面,卻不懂基本的成立條件與運用的範疇 此文章於 2013-12-05 10:39 PM 被 皇極驚兲拳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零和博弈
引用:
當初的教改理念就是基於 零和博弈 富的一方~想著如何靠政治力去把公共政策定的對 窮的一方 不利 而讓政策對富的一方有利 教改後的所有制度~不就都對有錢的一方有利 ![]() 而對 窮的一方 不利 哪來的不能套用 ![]() 搞那什麼多元教育、多元入學的~一堆原本聯招、統測的名額被分到推甄那類的多元入學 好玩的是~多元入學根本是多錢入學 要多元入學要會才藝? 窮的一方有閒錢讓小孩去學才藝? 要多元入學要看科展成積? 窮的一方有閒錢讓小孩去參加科展? (去搞個科展10幾萬跑不掉耶XD) 原本 窮的一方 跟 富的一方 共享的 聯招名額~硬生生的被切了一大塊到多錢入學 圖利 富的一方 窮的一方 損失了~ 富的一方 得利了 這不就 零和 嗎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4
|
引用:
你通識老師無知 你就別跟著亂 1 富的一方 窮的一方 你定義出兩個參與者 分類的標準為何? 年收? 總資產? 2. 這兩者是否有集體行為? 如你老師說多錢入學推動與富裕团體的策略行動的直接關係? 3 零和競賽的相對性,你老師最無知的就是連基本窮人的策略都沒有提出! 變成單方面的剝奪!那有零合競賽? 4. 好老師帶你上天堂........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流浪中.....
文章: 3,571
|
引用:
博士生要那麼多做甚麼?? 現在生育率低, 市場行情被22K 打爛掉 連念到碩士都沒甚麼基本報酬率 開公司的人都不會想要手下太多博士 加上台灣的博士其實有不少對實做都沒甚麼認識 帶一票只會念書不太會實做的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嘴巴說說, 實做沒概念) (以上有點偏激, 但我認為跟現實也相去不遠) 引用:
不得不認同你所說的 最大問題在教改上, 其實說穿的就是由一票只會念書的傢伙所弄出來的殘次品 還外加無齒政客的操弄 最後倒楣的是台灣人民的小孩接下的破爛教育 說穿了 78分跟 85分 有差很多嗎? 大概差不多都落在 B+ 的範圍而已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我們老師說的~可不是說 零和博弈 只是我事後發現 零和博弈 完全套用的上 主導教改 的那批人難道會是 窮的一方 嗎 ![]() 諾貝爾李是窮人嗎? 那些教改團體的主導人群是窮人嗎? 窮人上的了每學期要好幾十萬的森林小學嗎? 這場遊戲不過就是 富的一方 主導~窮的一方 被迫參與 然後有人在粉飾太平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4
|
引用:
要套用,自然得先知道零和博弈是建立在參予者彼此之間的策略的基礎上 被迫參予也好 窮人的策略是什麼? 運用策略後產生的結果是什麼 你老師什麼都無法說明對不對 所以我才說他無知,亂用一些是學術詞彙 此外諾貝爾李? 你連國四英雄傳都沒看過吧 此文章於 2013-12-06 11:11 AM 被 皇極驚兲拳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4
|
要產生聯合行為,必然有共享利益
而富人,如你扯的諾貝爾李,他的子女因為推動教改受到的利益為何? 是否所有推動的富人,必然有子女正好可以使用到教改策略運用所產生的利益? 你不是教師,不用理解太多 但是你通識老師身為學者,提出的論述,起碼自我驗證的基礎都站不穩了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
引用:
現在教改人士開始推 "全是當初實行教改的那批人的錯" ![]() 開始切割責任了 有錯全是家長的錯 有錯全是負責實行人的錯 有錯全是人民的觀念的錯 有錯全是...... 怎麼當初這批人在推教改時,不先跳出來說這些大重問題 出了大包,發現完全失敗後,再來切割 在吃飯之前,叫你趕快吃,等到吃完之後再跟你說,那些都是屎,都是廚師的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引用:
根據這邊慣例,我們是在討論時事,跟政治是無關的。 怎麼我拉的是屎,志工卻是麝香咖啡豆? 椰奶大師小心無意間成為打擊言論自由的打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