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lience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97
引用:
作者everspiral
http://zh.wikipedia.org/wiki/SSE


MMX指令和SSE浮點不能同時工作這是第一個問題

MMX當初並沒有定義新的暫存器所以會跟傳統的x87搶暫存器
(inte當初制定SSE2時就打算用來取代MMX)

SSE在 X86-64 模式下作整數 SIMD 運算仍然要與 8 個 64 位元 MMX 暫存器
一起執行(言下之意就是轉成MMX),會有效率損失的問題

因為作業系統必須要在進程切換的時候保護這些 128 位元的暫存器狀態,除非作業系統去啟動這些暫存器,否則預設值是不會去啟用的。

SSE2指令集添加了對64位元雙精度浮點數的支援,以及對整型資料的支援,也就是說這個指令集中所有的MMX指令都是多餘的了


http://hi.baidu.com/wadeswb/blog/it...0c34fa4129.html


SSE不支援雙精度的浮點運算,以現在來說雙精度浮點是必備的

SSE2 的雙倍精確浮點指令可以取代舊有的 x86 浮點指令

再者雙精度的加法與乘法混...


列出很多參考資料

但是你的參考資料哪一個可以推出"MMX在EMT64模式下無法使用"這個結論??

還有哪一個可以推出"SSE因為不支援混合運算"就完全無用這種說法??

你有用過SSE/MMX去implement過任何的function嗎??

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去intel官網下載Software Developer's Manual

後出的指令集基本上都是前面的彈性擴充版本

真正在用的時候還是得看待處理的應用是什麼樣的資料和運算型態才能決定用什麼指令去implement
     
      

此文章於 2011-07-31 01:44 PM 被 alience 編輯.
舊 2011-07-31, 01:36 PM #17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ience離線中  
everspiral
Elite Member
 
everspir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引用:
作者alience
列出很多參考資料

但是你的參考資料哪一個可以推出"MMX在EMT64模式下無法使用"這個結論??

還有哪一個可以推出"SSE因為不支援混合運算"就完全無用這種說法??

你有用過SSE/MMX去implement過任何的function嗎??


我只是說有新的技術可以使用,為何還要去用舊的技術??


Graphics rendering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32-bit and 64-bit 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 (GDI) that might hav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MMX support on 64-bit. Intel's MMX technology is an extension of the Intel architecture (IA) instruction set. The technology uses a single-instruction, multiple-data (SIMD) technique to speed up multi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software by processing data elements in parallel.


你可以參靠微軟的office2010 64Bit說明,


微軟的office2010 64Bit選擇使用MMX而不去使用SSE2,
結果在64Bit下效能不彰...
 
舊 2011-07-31, 01:45 PM #17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verspiral離線中  
alience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97
引用:
作者everspiral
我只是說有新的技術可以使用,為何還要去用舊的技術??


Graphics rendering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32-bit and 64-bit 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 (GDI) that might hav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MMX support on 64-bit. Intel's MMX technology is an extension of the Intel architecture (IA) instruction set. The technology uses a single-instruction, multiple-data (SIMD) technique to speed up multi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software by processing data elements in parallel.


你可以參靠微軟的office2010 64Bit說明,


微軟的office2010 64Bit選擇使用MMX而不去使用SSE2,
結果在64Bit下效能不彰...


要評論這個的話

那你得先知道為何微軟選用MMX而不是SSE2

你覺得微軟的software designer會連這點常識都沒有嗎??

so關鍵在哪裡呢?
舊 2011-07-31, 02:21 PM #1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ience離線中  
everspiral
Elite Member
 
everspir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實務上以M$的VS C來開發
SSE2比MMX快多了...


2010版的怎樣我不知道...我還在用2008




M$如果全用SSE2,那32Bit的Pentium iii & Athlon XP & VIA C3全都玩完了

支援X86-64的處裡器都有共同的特徵,

一定至少有支援SSE2指令集,

套黃Sir 的話, 沒有支援SSE2以上的CPU都是垃圾

此文章於 2011-07-31 03:09 PM 被 everspiral 編輯.
舊 2011-07-31, 03:08 PM #17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verspiral離線中  
florance
Golden Member
 
floran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3,688
引用:
作者everspiral
實務上以M$的VS C來開發
SSE2比MMX快多了...
2010版的怎樣我不知道...我還在用2008

M$如果全用SSE2,那32Bit的Pentium iii & Athlon XP & VIA C3全都玩完了
支援X86-64的處裡器都有共同的特徵,
一定至少有支援SSE2指令集,

套 everspiral 的話, 不是 Intel 的 CPU 都是垃圾


我想這句,才是你的內心話。
__________________

報導者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

真的珍惜自己帳號的人: 停權帳號 申請復帳方式。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為IFCN國際事實查核聯盟合作夥伴, 為台灣打擊錯誤訊息
滑坡謬誤 (Slippery slope) 是一種非形式謬誤,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卻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

LGBT人物列表 世界會因為不同的崎見而多樣化, 卻會因為歧視而步向對立。
美研究壓倒性共識:同性戀家庭與異性戀養育的子女並無差異, 發明癌症試紙的同志男孩

[分享]Asrock 939Dual-SATA2 與 BBA X800XL 相容性問題!!

使用 Microsoft TweakUI 關閉 Autorun.inf
死雞 11 SMART BAD 請注意
手上有 死雞 12 的朋友請注意!! 屎雞 韌體更新!! 上映中 Barracuda 7200.12 Firmware Update "CC3E"
Amazfit 米動手錶青春版 錶面更換步驟 & 錶面下載
舊 2011-07-31, 04:36 PM #1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orance離線中  
physx
Senior Member
 
phys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48
話說AVX也出超過半年了到現在也沒看到有軟體特別標榜支援的樣子
看之前的新聞Haswell有要升級成AVX2的樣子,沒意外是打算用X86戰到底了,學AMD去搞融合的可能性很低

另外NV&AMD最快也要到2015年才有搞頭
其中NV的狀況比較糟,幾乎已經要被邊緣化了,只看到老黃一直喊話,產品可能要等2013才探出頭
AMD的狀況就好些,雖然它比我預計的還要提早放棄用X86跟INTEL抗衡,讓這塊市場變的很無聊..
但有了APU這張牌,起碼在NB跟OEM這塊他會很受歡迎,再加上GPU
我想未來幾年內應該不會再看到AMD有赤字的財報了

另外ARM跟intel

ARM雖然被看好,但我認為它沒本錢在PC跟NB抗衡,至少2015年以前看不到
既沒有製程,又沒有整合的能力,晶片組也是問題,只能靠NV這類的推手去幫它(難怪他之前一直想找AMD..)
就算硬上來NB,效能肯定拼不過i7,想便宜賣也會碰到APU

最後intel,13跟14年肯定是關鍵
一個是Haswell,intel的法寶,已經透露過功耗會大幅降低,沒意外還是X86至上..但不排除會有融合概念的東西出現的可能
第二個就是製程了,14年就要進入15nm,如果發生意外隔年肯定會非常歡樂
舊 2011-07-31, 05:53 PM #17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hysx離線中  
greenba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60
引用:
作者florance
我想這句,才是你的內心話。


妙...妙~妙

恰到好處~恰到好處
舊 2011-07-31, 07:28 PM #17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reenbay離線中  
kqalea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131
引用:
作者physx
話說AVX也出超過半年了到現在也沒看到有軟體特別標榜支援的樣子
看之前的新聞Haswell有要升級成AVX2的樣子,沒意外是打算用X86戰到底了,學AMD去搞融合的可能性很低

另外NV&AMD最快也要到2015年才有搞頭
其中NV的狀況比較糟,幾乎已經要被邊緣化了,只看到老黃一直喊話,產品可能要等2013才探出頭
AMD的狀況就好些,雖然它比我預計的還要提早放棄用X86跟INTEL抗衡,讓這塊市場變的很無聊..
但有了APU這張牌,起碼在NB跟OEM這塊他會很受歡迎,再加上GPU
我想未來幾年內應該不會再看到AMD有赤字的財報了

另外ARM跟intel

ARM雖然被看好,但我認為它沒本錢在PC跟NB抗衡,至少2015年以前看不到
既沒有製程,又沒有整合的能力,晶片組也是問題,只能靠NV這類的推手去幫它(難怪他之前一直想找AMD..)
就算硬上來NB,效能肯定拼不過i7,想便宜賣也會碰到APU

最後intel,13跟14年肯定是關鍵
一...


朋友∼在ARM的世界∼
一顆SOC全都包∼還POP背個DRAM,前一陣子ARM才公佈他跟三爽研究的20nm tapout
了,http://tech.hexun.com.tw/2011-07-14/131421741.html

不過放心,Intel 的22nm FinFTE 若真的能如期完成,ARM想打贏Intel的路還很長
而且Intel也有ARM的授權,到時候打不贏,大家來做好朋友wwww
我們就可以看到FinFET 的 ARM CPU 問世了
舊 2011-08-01, 11:26 AM #17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qalea離線中  
physx
Senior Member
 
phys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48
引用:
作者kqalea
朋友∼在ARM的世界∼
一顆SOC全都包∼還POP背個DRAM,前一陣子ARM才公佈他跟三爽研究的20nm tapout
了,http://tech.hexun.com.tw/2011-07-14/131421741.html

不過放心,Intel 的22nm FinFTE 若真的能如期完成,ARM想打贏Intel的路還很長
而且Intel也有ARM的授權,到時候打不贏,大家來做好朋友wwww
我們就可以看到FinFET 的 ARM CPU 問世了




看來ARM除了效能外還真的沒哪裡會輸X86的

授權嗎..從世界最強半導體公司變成世界最強晶圓代工廠
舊 2011-08-01, 05:06 PM #17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hysx離線中  
dox6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11
文章: 532
引用:
作者alience
要評論這個的話

那你得先知道為何微軟選用MMX而不是SSE2

你覺得微軟的software designer會連這點常識都沒有嗎??

so關鍵在哪裡呢?


因為Office的工程師很懶....五個核心組件都懶得改
而且128bit SSE跟32bit Fetch都現成擺著可以用....所以....
反正說這種東西介面比較重要也沒錯嘛
舊 2011-08-01, 05:36 PM #18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ox6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2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