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
引用:
感謝hareluya6510兄說明,不過我討論得已經有點累了. ------------------------------------------------- to all: 我看,我來做個[討論目的]的總結好了. 為什麼要討論[人的成長]可能是[質能互變]呢? 生化領域,對於[人的成長],不是有個很好的解釋了嗎? 首先,讓我們來反觀物理史,天體運行依托勒密的地心說,在當時而言,的確已提供完善的模型解釋,但,為何要挑戰它呢? 挑戰它成功之後,天體不是依然如故,健行不息嗎? 試想,如果沒有克卜勒的[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有什麼影響? 1.不知克卜勒第一定律,就不知質點受中心力(引力)時,其軌跡是橢圓. 2.不知克卜勒第二定律,就不知質點受中心力時,其角動量守恆. 3.不知克卜勒第三定律,就不知質點受中心力時,其週期與平均軌道半徑的關係. 不知道這些又怎樣? 不知道這些,就不知道萬有引力的表現,就沒有人造衛星這些東西,就不能守在電視前,看到身處地球彼端,王建民投球的英姿! 話說回來,若知道[人體成長]與[質能互變]有關,又有何用? 身處今日能源危機的時代,[質能轉變]已經被公認是解決能源問題中,最有用的一大利器. 但是,[質能互變]的應用,以現階段而言,僅限於核反應. 1.核分裂的部分,除了前面foxtm兄所指出的材料來源困難的限制外,核廢料的處理是一個難以面對的大問題. 2.核融合的部分,材料取得問題較小,如何營造可以發生核融合的環境,才是最大的問題.(當然,除非有電影[神鬼至尊]中,伊麗莎白蘇的[冷融程式]! ![]() 生命的奧秘,我想,依現今的科學,仍有很大的探討空間. 例如電影[禁入墳場]&[幽靈人種]中,所探討的問題,生命不應該只是簡單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組合而已,大家否認嗎? 如果知道[人體成長]與[質能互變]有關,且知其運作機制,無疑將對於[能源問題],是個劃時代的好消息. 討論至此,個人有個小小的心得: 對於未知問題的重新檢視,自古以來始終如一,如一的視為洪水猛獸. 知識分子聚集的PCDVD現今都是如此了,也難怪過去身處眾多愚民的古代,伽利略遭受迫害的事實了. 罷了,我討論的目的就只是討論而已,但是不少人感覺上,不是為了討論而討論. 既然pcdvd這個大環境的風氣是如此,我也就從善如流,承認我從頭到尾都在胡扯好了,真是抱歉了! 所以,應該也就沒有再談下去的必要了,還是告退吧,這次絕不再食言,若想繼續和在下討論,PM吧!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這個討論串,讓我聯想到費曼寫過的一個小故事……
他曾經很大膽地在巴西的科學教育研討會中發言,說當地的科學教育失敗,學生只是機械式地背誦資料,並沒有真正地在學習科學。 讀本串之後,我開始把費曼講的"巴西"置換成"台灣"了…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412
|
引用:
這只是人體內部分的代謝途徑 其他還有肝醣合成、肝醣分解、醣解作用、胺基酸的代謝、脂質的代謝...等 看一下臨床生化的書 應該可以解決你大部份的疑惑 ![]() 不過這也只是目前科學的發現 你講的也許也是有其可能(具有特異功能的人類?) 不過以目前的理論 人體內能量的運用還是得靠ATP這個小東西 ![]() 此文章於 2007-12-05 01:39 AM 被 Toluba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248
|
在我玩微生物幾年之後,我也曾陷入跟你一樣的迷思
如果核子反應爐的建造成本這麼高 那人體是否也有可能當成另一種核子反應爐來產生巨大的能量 畢竟很多的微生物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功能 像是抗輻射的細菌就是一種很特殊的例子 如果有一天可以利用細菌來做出核子反應產生大量的能量 那該多好? 我曾跟我的老闆討論過這個問題 他給我的回答很有趣~ 世界很大,但是目前不可能 如果真的有這種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細菌 那也應該滅絕了 XD 好吧!講到這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就生物學界來說,質能互換是不可能的 雖然人體中的C14蛻變也算是一種核反應 不過他的半衰期高達5730年 所以這個反應我們就當作沒看到了,因為他並不實際參與人體的成長現象~ 頂多就是被人體吸收固定而已 不過幾萬年後如果我們被挖掘出來 那個時候還有C14放射性碳定年法的話 那我們就可以被知道是多少年前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XD |
![]() |
![]() |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25
|
整個討論串看的好辛苦...
我認為referee_c有義務去把普生,至少普生吧,把他好好的唸過一次 物理的不說,我也不懂物理;從頭到尾只看到您對於生物相關的知識是一無所知 您要跟人討論科學,自身要先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識背景 而不是從少的可憐的片段知識來隨意拼湊跟天馬行空的幻想 第一,您根本不具相關領域的知識及內涵,別人的討論跟你會難以有交集 第二,別人所做出的回應,你有可能會因為不具相關基礎,而自己對其有錯誤的解釋 基礎很重要,不要任意的做跳躍性思考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77
|
看到12頁就看不下去了...好花...
referee_c的質能轉換也許就是以人體為質能轉換的環境下,吃進去的食物轉換為能量,供人體能持續運作。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825
|
引用:
你或你教授說的可能性我不能立刻否定 因為我們也沒有證據說不是這樣 但是現存的知識也沒有辦法證明你提的解釋是真確的 現在問題是在於你一開始的論述是把你這個目前未經證實或無法證實的假說直接當事實來使用,我們當然鼓勵挑戰權威,提出更好的原理解釋現象,但是不代表大家認同把這些想法直接當成真確事實來使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
引用:
平心而論, R還願意花時間討論科學, 雖然不是以成熟/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在討論, 但是 R 至少花時間下去討論. 照小道以前上討論課的標準來看: 只要有出席, 有開口發言提出想法(不論正誤)...那就至少有六七十分. 沒辦法那時候教課的老師是系上請來的中研院院士, 這老師長掛在嘴邊的話就是 -- 你們也不用買課本, 反正我和你們討論/研究的問題, 課本上根本沒提過. 一回夏天上課, 教室裡極為悶熱, 不知不覺就去見周公. 一個不小心就由椅子上摔下來全班笑翻天, 老教授悠悠的說 : [這課沒過明年再來就是. 腦袋摔壞就難補救. ] 推而廣之 : [這篇討論立論有誤就算了, 要是學科求道之心死了, 這可就難補救!] 作學問要精進, 做人要厚道. 如果您像舍妹一樣教小學生, 相信您的感觸會更多. 話說回頭, 受教育的目的為何? 學科學的目的又為何? 鄙人以為像是電解鹼性水, 液態鈦健康項圈, 磁性指環, 西藏天珠, 健康竹炭 ..... 這些都不能算是科學的目的, 充其量只能暫時再不了解的人面前混到一碗餓不死的飯來吃. 至於要把實驗結果提升到科學的境界那還是有段漫長的距離. 就如同中國國粹的針灸在未經研究證實之前也是被西方人嗤之以鼻, 但是即使千年以前神經科學, 微電極, 低雜訊放大器都還沒生出來的時候, 針灸已經具有針到痛止立即生效, 千年後西方世界科技終於發達到能以偵測神經電位波動的方式一窺中國針灸的精妙之處. 更有甚者是根據針灸原理發展出來的免針電療法. 科學與科學精神: 務實(實驗證實)、明理(根據實驗結果歸納出理論, 並加以驗證)、善用(RD改進) http://psroc.phys.ntu.edu.tw/bimont...cpid=135&did=20 其實科學是心的產物:科學家的研究對象既是科學家界定的,現象觀察的本身不可能真確,任何科學理論也都是心的創造(Einstein稱之為free creation of mind)。科學態度講究的是誠實,是冷靜,是開明,是不固執成見,但不是客觀。科學當然是人的發明(invention),而非發現(discovery);牛頓發明了萬有引力律,而非發現。否則,如果萬有引力律是「真理」,怎麼能容許後來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來革它的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