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Earstorm-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引用:
作者saiacade
都說是國中程度了,焦點應該放在他們國中是怎麼教,而他們是怎麼學的。
這跟後來讀哪,差別不大吧,不管大學或技職,考不過的大有人在。


噗哧~ 你這樣說感覺他們國中就該畢不了業
     
      
舊 2007-06-18, 02:21 AM #17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2離線中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referee_c
孫臏未符合比賽規則,應該算是作弊.

換個角度看: 孫臏把有限的實力做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 他並沒有像高裝檢時直接向別的部隊 [借裝備] 受檢 . 作弊 ? 原始規則只是各自分成上中下三等 ... 孫臏真要作弊應該是掛羊頭賣狗肉, 直接牽三匹上等馬, 然後宣稱他們是上中下三等馬 . 這樣也是一負二勝 . 不過這一定是令人不齒的作弊行為 .

孫臏高明之處在於他沒在馬匹本身上作任何手腳 (聰明的學生沒在讀書考試方式上作任何手腳 )
只是改變其出場比賽順序 (只是改變研讀課目的優先順序)
照他的戰術構想, 三戰可以二勝, 五十戰就能四十九勝
對大局走勢洞燭機先才是他高明之處 . (把時間投資在將來最需要用到的專業科目上才是高明的學生, 其他非關鍵項目 .... 保持不被死當就好. )
 

此文章於 2007-06-18 06:33 AM 被 nzcym 編輯.
舊 2007-06-18, 06:27 AM #17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  
willism
Master Member
 
willis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1,772
引用:
作者nzcym
換個角度看: 孫臏把有限的實力做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 他並沒有像高裝檢時直接向別的部隊 [借裝備] 受檢 . 作弊 ? 原始規則只是各自分成上中下三等 ... 孫臏真要作弊應該是掛羊頭賣狗肉, 直接牽三批上等馬, 然後宣稱他們是上中下三等馬 . 這樣也是一負二勝 . 不過這一定是令人不齒的作弊行為 .

孫臏高明之處在於他沒在馬匹本身上作任何手腳 (聰明的學生沒在讀書方式上作任何手腳 )
只是改變其出場比賽順序 (只是改變研讀課目的優先順序)
照他的戰術構想, 三戰可以二勝, 五十戰就能四十九勝
對大局走勢洞燭機先才是他高明之處 . (把時間投資在將來最需要用到的專業科目上才是高明的學生, 其他非關鍵項目 .... 保持不被死當就好. )


英文未達畢業標準(初級英檢)...死當
舊 2007-06-18, 06:33 AM #1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llism離線中  
色即是空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7
您的住址: 琉璃仙境
文章: 45
引用:
作者Balenciaga
有注意到8大工業國會議嗎
各國領袖發言都是用自己國家慣用語言
沒必要屈就於英語
非英語系國家元首在外如果都用英文發言.....
個人認為反而會讓人看不起


舊新聞,看看就好
畢竟國情不同

方言”太多亂了歐盟耳朵
楊麗明/文

  5月1日,歐盟將由15國正式擴大爲25國。現在歐盟的工作語言有11種,擴大後將增加到20種,不斷“成長”的歐盟正爲不斷“壯大”的語言數量而煩惱。
  對歐洲人來說,語言存在的意義甚至超過了國家主權。語言既然無法統一,就必須有一個龐大的翻譯系統,幫助來自各國的歐盟官員、普通民衆相互溝通。目前(擴大前

),光是歐盟三大機構之一的歐盟委員會,就有1300名翻譯;每年歐盟委員會各種語言的文件、新聞資料等使用的紙張是150萬頁。歐盟每年花在翻譯上的經費超過5.5億歐元!今年5月1日擴盟後,歐盟翻譯人數將翻一番,每年消耗在翻譯上的紙張將達250萬頁,用在翻譯上的預算將擴大到8億歐元。歐盟擴大後,同聲傳譯工作將變得更加困難。歐盟新增加的9種工作語言全是小語種,比如立陶宛語,同聲傳譯要把立陶宛語翻譯成英語或法語這樣的大語種或許不難,難的是要把立陶宛語同時翻譯成其他19種語言。按數學中排列組合的演算法,歐盟工作語言的翻譯組合竟有380種。在許多時候,小語種譯員們只能等待其小語種翻譯成英語或法語,再把它翻譯成本語種。這樣,同聲傳譯就不可能真正“同聲”。在歐洲議會進行辯論時,來自不同國家的議員要聽懂對方的話,可能要延遲幾秒鐘。這樣,辯論節奏因此經常會被打斷,再尖銳的辯論也“激烈”不起來,“一個笑話可能要經過幾秒鐘才會聽見笑聲”。更爲嚴重的是,小語種的翻譯過程會成爲一個翻譯鏈,一旦第一位翻譯出現失誤或錯誤,其他所有的翻譯都不可避免地跟著犯錯
舊 2007-06-18, 07:07 AM #17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色即是空離線中  
RunSu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4
您的住址: TIWAN
文章: 18
大學生連英檢初級(國中英文程度中等)都沒過,還有臉說話…
(真不曉得那些要使用原文書的課他們怎麼pass過去的…)
不過想想也是,我國目前的教育事業,是營利而不是教育取向,會演變成如此也是很正常的…

公司的初試選人也是,除幾所老牌知名大學的文憑之外的不知名大學文憑,全看成高中、職程度…
那些聽政府的話,借錢去不知名的大學混四年,一出社會就欠一屁股債的人來說…
不如就直接入社會賺點實務經驗還比較有競爭力…

我國大學生的平均素質一年不如一年~唉~~
舊 2007-06-18, 07:08 AM #1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unSun離線中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willism
英文未達畢業標準(初級英檢)...死當

錯了 ! 初級英檢應該是像考駕照一樣, 沒過就練習一個月後再來考 . 純粹只是考個資格而已 !
舊 2007-06-18, 07:16 AM #17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  
Earstorm-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引用:
作者nzcym
錯了 ! 初級英檢應該是像考駕照一樣, 沒過就練習一個月後再來考 . 純粹只是考個資格而已 !


最好是, 什麼不都是可以再來?
今年二一, 明年也可以再來啊.

重點不就是沒那資格,
沒考過駕照就想上路嗎?

越看你發的文越覺得你是因反對而反對.
舊 2007-06-18, 07:21 AM #17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2離線中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色即是空
舊新聞,看看就好, 畢竟國情不同
方言”太多亂了歐盟耳朵 楊麗明/文

  5月1日,歐盟將由15國正式擴大爲25國。現在歐盟的工作語言有11種,擴大後將增加到20種,不斷“成長”的歐盟正爲不斷“壯大”的語言數量而煩惱。
  對歐洲人來說,語言存在的意義甚至超過了國家主權。語言既然無法統一,就必須有一個龐大的翻譯系統,幫助來自各國的歐盟官員、普通民衆相互溝通。目前(擴大前

),光是歐盟三大機構之一的歐盟委員會,就有1300名翻譯;每年歐盟委員會各種語言的文件、新聞資料等使用的紙張是150萬頁。歐盟每年花在翻譯上的經費超過5.5億歐元!今年5月1日擴盟後,歐盟翻譯人數將翻一番,每年消耗在翻譯上的紙張將達250萬頁,用在翻譯上的預算將擴大到8億歐元。歐盟擴大後,同聲傳譯工作將變得更加困難。歐盟新增加的9種工作語言全是小語種,比如立陶宛語,同聲傳譯要把立陶宛語翻譯成英語或法語這樣的大語種或許不難,難的是要把立陶宛語同時翻譯成其他19種語言。按數學中排列組合的演算法,歐盟工作語言的翻譯組合竟有380種。在許多時候,小語種譯員們只能等待其小語種翻譯成英語或法語,再把它翻譯成本語種。這樣,同聲傳譯就不可能真正“同聲”。在歐洲議會進行辯論時,來自不同國家的議員要聽懂對方的話,可能要延遲幾秒鐘。這樣,辯論節奏因此經常會被打斷,再尖銳的辯論也“激烈”不起來,“一個笑話可能要經過幾秒鐘才會聽見笑聲”。更爲嚴重的是,小語種的翻譯過程會成爲一個翻譯鏈,一旦第一位翻譯出現失誤或錯誤,其他所有的翻譯都不可避免地跟著犯錯

您這條舊聞不是把三隻小豬領導部門的另一項偉大創舉 ==> [本土語言 -- 說媽媽說的話] 一記響亮的耳光 !?

此文章於 2007-06-18 07:25 AM 被 nzcym 編輯.
舊 2007-06-18, 07:23 AM #17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  
2006重返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597
外語為啥要一定要"英"檢
德檢、日檢、俄檢.....等呢?
舊 2007-06-18, 08:11 AM #17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2006重返PCDVD離線中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Earstorm-2
最好是, 什麼不都是可以再來?
今年二一, 明年也可以再來啊.

重點不就是沒那資格,
沒考過駕照就想上路嗎?

越看你發的文越覺得你是因反對而反對.

即使反對也要唸點書, 發文也要提出一點見解好嗎 ? 難道閣下資質真的不過如此?

先回顧一下歷史 .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95%99%E8%82%B2
台灣教育

台灣教育的現況,成形於中華民國政府於1968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直至今日,六年學制的國民小學和三年學制的國民中等學校教育對於中華民國的所有及齡國民是屬於義務的。而大約95%以上的國中畢業生會選擇進入三年學制的高級中等學校或高級職業學校繼續升學。而高中,大學,研究所等等的各級學校遴選,現今大都依舊有名稱不同的考試遴選方式。

臺灣有172所大學院校提供高等教育。每年有14萬名考生參加1月底或2月初的大學學測,有11萬名考生參加7月1日~7月3日的大學指考;大約有73%的考生能夠錄取大學[來源請求]。另有18萬名考生參加4月中的四技二專統測。臺灣有153所大學院校設有研究所,但是每年也有許多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包括平均每年赴美國留學的1.3萬人[來源請求]。

臺灣共有20所國立普通大學,26所私立普通大學,3所國立藝術大學,3所國立體育學院,3所私立醫學大學,1所私立醫藥大學,5所私立管理學院,以上61所大學院校均屬於一般體系大學;另有3所國立師範大學,6所國立教育大學,以上屬於師範體系大學,以上70所大學院校均需透過參加大學指考統一分發,方能錄取。而另有9所國立科技大學,23所私立科技大學,8所國立技術學院,37所私立技術學院,3所國立專科學校,13所私立專科學校,以上93所大學院校是屬於技職體系大學,考生須透過參加四技二專統測統一分發,方能錄取,而臺灣也有7所軍校,2所警校,則是採單獨招生方式,錄取學生,考生需個別報考,參加各校所舉辦的考試,方能錄取。

2001年度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預算中,有16%的經費是運用於教育方面。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7&variant=zh-tw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是在台灣舉行的一種大型考試,用於測驗高中學生是否具備基本的知識以進入台灣各大學就讀。

有別於過去的聯考,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用於台灣的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其成績僅定位在台灣各大學校系檢定學生的門檻:依其特色、需要,先訂定學科能力測驗的標準,只有通過此一標準的考生,才可以參加台灣的 [大學甄選入學] 或 [大學考試分發入學]。也就是說,大學校系不是依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的高低,作為該考生是否能進入該系就讀的唯一依據。

此測驗現在多簡稱為 [學測]、由台灣的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負責統籌舉辦﹙多簡稱為大考中心﹚。報考資格為台灣高級中等學校之三年級在學學生、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者。報名時間在每年的11月、考試時間則在次年的1月底或2月初。

此測驗是需要收費的,集體報名者每人收費新台幣950元、個別報名者則多收50元、為1000元。低收入戶的考生可全額免費。

學測第一次舉行的日期是1994年(民國83年),配合當時台灣的大學多元化入學方案所實施。並減低過去學科測驗分數為絕對入學標準的比例,讓高中生在學成績和表現比例加大,升學的機會也提高。
**************************************************
http://www.nsa.ncku.tw/article/article02.htm
能力分班的是與不是 新竹市立建功高中家長會長 賀陳弘
第一:科目差異。只有升學考試的科目,主張能力分班者才會熱衷,例如英文數學。但是學生之中,音樂、藝術和體育的能力差異,其雙峰化程度恐不惡於英數。有些學生能夠彈奏鋼琴,有些孩子連豆芽音符尚且不識。這些科目難道不需要因材施教嗎?能力分班從來不在此著手。可見得實際上是「因升學之材而施教」。第二:師資與資源差異。前段班享有好的師資、採光、通風良好的教室。不是說因材施教嗎?學習較遲緩的學生,應當要教學能力更強的老師,以及更充裕的資源來幫助他們。可見得實際上是「因升學之不材而不教」。

因此,我們首先要破除「能力分班是因材施教」的迷思,拆除這個虛假堂皇的藉口。我們誠實地來看看,能力分班究竟是什麼?───他是升學戰士的分級製造。

苗栗縣與雲林縣每年大約各有8000與9500名國中應屆畢業生,而這兩個縣都缺乏國人認知所謂「理想的」高中,因此該地的國中生承受很大的壓力,要去外地競爭(新竹市與嘉義市甚或台南市)。反之,宜蘭縣每年約有7000名國中畢業生,由於地理與人文環境之故,宜蘭人認為宜蘭高中、蘭陽女中與羅東高中都是理想的高中。這三所學校每年招收約1600名新生,亦即宜蘭國中升入本地理想學校的比率是23%(將近四分之一),而苗栗縣、雲林縣的國中孩子升入本地理想學校的比率是0%。我們在回頭來觀察這三地的國中教育情況,苗雲兩縣能力分班與其他各種狀況都相當普遍,宜蘭則相當少。這豈是偶然呢?
**************************************************
沒錯 ! 這就是本人所言 -- 升學教育不過經過<文明>精緻包裝後的弱肉強食, 本質仍然是一場絕對不流血但是殘酷的生存競爭 .

**************************************************
http://career11.mac.nthu.edu.tw/edu/road/930220a.html
聯合報 93.2.20 國中搞能力分班 教部:校長記大過 記者孟祥傑/台北報導

「學校才開學,就傳出部分國中一周考十四科、平均一天考三科的現象」。台聯立委程振隆昨天公布「國中生變調的一周生活」調查指出,全台有十五個縣市縱容學校以此實施能力分班,教育部國教司長吳財順強調,若查證屬實,校長最重可記大過。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認為,光記校長大過,不足以遏止歪風,她建議教育部應從憲法精神著眼,將能力分班視為對學生的歧視行為,與法務部研商民、刑法相關罪責,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教育部長黃榮村說,將交由國教司及法規會研商可行性。

程振隆昨天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時,抨擊國中教育偏重考試,有些學校光是英語一科,一天內就可以考三次,還做成績大排名,從第一名一直排到第一千名,而且連小學生都陷入考試的惡夢中,他認為考試過多讓孩子壓力過大,顯然是台灣學生愛跳樓的重要原因之一。

黃榮村聽聞震怒說:「這是什麼玩意兒 ?」他表示,一天考三次英語,平均每次半小時,三次就要九十分鐘,還從第一名排到全校最後一名,這種事「不像話」、「令人怵目驚心」。

程振隆指出,目前明定禁止學校做成績排名的縣市,只有台北縣市、苗栗縣、台中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澎湖縣等十縣市,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些縣市中仍有許多學校藉成績大排名,變相能力分班。
**************************************************
注意 ! 注意看 ! 民國八十二年, 全台最少有十五個縣市容許國中學校實施能力分班, 結果是校長記大過 . 因為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認為,--- 建議教育部由憲法精神著眼,將能力分班視為對學生的歧視行為 !

假設民國八十二年當時 (14年前) 黃榮村沒有震怒 , 反而平淡的說 : [一天英語考三次, 英檢高級也不怕 !] 那麼(14年後的) 今天還會有 [科大生, 英檢初級也不過 !] 的鳥問題出現嗎 ?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d=1607032102081
請問台北市的公立高中是怎麼常態分班的?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14日審查通過,在「國民教育法」中明文規定,國中小學各年級應實施常態編班。國民教育法的修正,代表政府喊了多年的常態編班政策,終於由法律明文規定。

國教司表示,國教法修正條文最大意義,是把國中小學常態編班提升到法律位階。三讀通過後,教育部會另訂「編班和分組學習準則」,在準則中明訂編班和分組學習規定及罰則。國民中小學如果違法實施能力分班,或是假學科能力分組之名進行能力分班,將有處罰規定。這項國家重要教育政策日後是否能夠徹底落實,實有待全民一起來監督。

國民教育法的修正,除了宣示意義,其實內涵重大實質意義,因為常態編班政策,政府早已宣導多年,可是從未真正落實過。政府早於民國86年,早已實施「全面落實國民中學常態編班」方案,可是成效不彰。


台灣地區各國民中小學,雖然名義上都實施常態編班,可是許多學校,卻常假藉成立數理資優班、語文資優班、音樂班、美術班、體育班、技藝班等名義,在學校實施非常態編班,許多學校為求升學佳績,提升學校聲譽與地位,因此都設有上述特殊班級,將所有的教育資源,投注在這些特殊班級中。

而學校、教師、家長也普遍存有菁英觀念,都希望能將學業有特殊成就表現的學生,集合在一起學習,以創造出學業上更大的成就以及更多的榮譽。而多數國民中小學利用學科能力分組之名,實施能力分班之實,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因此常態編班的精神,從未真正落實在台灣的國民中小學教育體系中。

筆者以基隆市的教育現況為例,基隆市國中校長、教師會長及家長會長92年12月與教育部督學座談有關國中常態編班問題時,發言代表一面倒的反對常態編班,有家長提出假若實施常態分班,未來會產生「四不一沒有」現象,四不是學生不快樂、老師不會教、家長不放心、政府不負責,一沒有是畢業後沒頭路。另有家長提出,常態編班並非把學生的程度提高,而是把程度拉低,希望教育部恢復能力分班。明德國中校長杜中環表示,常態或是能力編班那一種好,莫衷一是,學校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但在常態編班中,學生成績都會出現「雙峰」,老師很難兩頭兼顧,與會者一面倒反對常態編班的方式,也突顯台灣教育體制的荒謬現況。

家長一方面希望持續教改,讓學子課業負擔減輕,每個人都有升學機會,一面卻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升學最好的學校,就讀最好的班級,大多數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子女常態分班,寧可學校能力分班,卻又高倡教育機會均等,考試要公平的口號,無疑是諷刺而荒謬的。

對於學校而言,採行能力分班,相較於常態分班而言,教師的教學壓力較輕,有助於教師掌握教學,學生的學習成效也較顯著,對於教師而言,學習能力相近的班級,遠比學習能力差異過大的班級,容易教導,因此即便政府高喊常態分班的政策,但是教育界普便存在能力編班的現象是不爭的事實。

筆者以前曾經擔任過兩年私立高中教師,對於學習能力呈現顯著差異的學生,有教學相關經驗,筆者相信全國教師都是有教育熱誠,而且有教學專業能力,可以照顧好所有的學子,不因為常態編班政策或是能力分班政策而有差異,因此筆者呼籲政府因早日落實常態編班政策,並以法律位階,保障全國學子的受教機會均等。

孔夫子千年前提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觀念,將此觀念放諸今日,更突顯其真知灼見,只要教師能夠落實「因材施教」,其實學業能力的高低及差異問題,並不會影響到學生日後的表現,而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也不代表其學習機會就該被剝奪,社會更不該存有學業能力優異就是好學生,學習能力低落就是壞學生的錯誤觀念,希望國民教育法的修正,能真正落實常態分班政策,也惟有真正落實常態編班政策,才能使教學正常化,使每個學子都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早日達到教育公平的理想。

因此無關成績好壞,好的壞的都有可能在同一班. 這才是所謂常態分班,因此你的成績爛,並不會因此分到濫班 . 參考資料 ETTODAY
**************************************************

總結而言: 教學如練兵, 要怎麼收先要怎麼栽 ! 灑豆成兵想要灑出 62 空降特戰旅 , 除非灑的是傑克的魔豆(澆水三日能沖天) !
舊 2007-06-18, 08:36 AM #18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4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