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Valkyrie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4
文章: 0
清據時期臺灣的移民社會還是一個「羅漢跤」的社會。1727 年閩浙總督高其倬,為奏聞臺灣人民攜眷情節事時說:「竊查臺灣各處居住人民,多係隻身在彼,向皆不許攜帶婦女;... 查得臺灣府所屬四縣中臺灣一縣,皆係古來住臺之人,原有妻眷;諸羅、鳳山、彰化三縣,皆新住之民,全無妻子」【17】,又「統計臺灣一府,惟中路臺邑所屬,有夫妻子女之人民。自北路諸羅、彰化以上,淡水、雞籠山後千有餘里,通共婦女數百人;南路鳳山、新園、瑯礄以下四五百里,婦女亦不及數百人。合各府各縣之傾側無賴,群聚至數百萬人,無父母妻女宗族之繫累」【18】,又「男多於女;有村庄數百人而無一眷口者」【19】

1623 年 3月,雷澤生 (Reijersen) 艦隊之船員曾聽中國官員提起,許多漢人與當婦女(平埔族女人)結婚【20】。荷治時期,漢、埔通婚已很普遍了。當時,鄭氏王朝應該有像現代的「慰安婦」,或「軍中樂園」的設施,以解決其水陸官兵的性生理需求和「傳宗接代」的傳統壓力,其女人的來源,自然也只能就地取材,找平埔族的女人了。據說,當時鄭成功為了澈底解決這個問題,以安撫軍心,曾強制其官兵去搶平埔女人為妻。因此,臺灣才有清治台時期(1727)的「臺灣府所屬四縣中臺灣府一縣,皆係古來住臺之人,原有妻眷」的現象,而其他三個縣,如諸羅、鳳山、彰化,皆新住之民(意指清領後的偷渡客),全無妻子」【21】,是標準的羅漢跤。他們為了「來去允有某」,也只好入鄉隨俗「另娶番女」。
     
      

此文章於 2014-11-05 09:10 PM 被 Valkyrie 編輯.
舊 2014-11-05, 09:07 PM #17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alkyrie離線中  
damia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15
引用:
作者Valkyrie
之前早就有人推算過漢人早期移民的人根本沒那麼多
再比照日治時期的戶口
很多閩南人根本就是漢化的平埔族人


三國時期的孫權
就有派人到台灣來

--------------------
《三國志吳志》載:吳黃龍二年(230)正月,吳大帝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今台灣)及亶洲”。
-----------------------

平埔族的血統
很早以前就大量跟漢人混血了
就像蒙古人一樣
內外蒙的蒙古族基因跟漢人差異微小
因為都是在數量上億人口的民族旁活動
早就混來混去了
 
舊 2014-11-05, 09:13 PM #17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mia離線中  
Valkyrie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4
文章: 0
當時臺灣漢、埔的社會關係裡,平埔族是最低層,同樣,漢人的羅漢跤,在漢人社會中,也是最低。彼此之間,除了經濟利益誘惑外,社會階級的「門當戶對」,也是兩族合婚融和的主要原因。「老莫的春天」,在當時臺灣的移民社會裡,早已蔚成風尚了。漢人透過這種平埔族的「牽手」和「招贅」制度,不僅人丁旺盛,而且取得平埔族的土地,以致日益強大,漢人的母系祖先的平埔族人的處境,則日趨窘促。誠如黃叔璈〈番俗雜記〉所記載的:「納番女為妻妾,以致番民老無妻,各社戶口就衰微」【34】,在西部原住地日愈消失。這種情形目前不正在臺灣山地重演嗎?只是主角不同而已!那些少數不願慘遭「滅種亡族」噩運的平埔族人,只有往東丘陵淺山,譬如屏東平原的潮州斷層西麓、高雄縣的內門、甲仙、杉林、六龜,或臺南東邊阿里山麓一帶,或南投縣的埔里,甚至逃往後山避難一途。但是當他們繼續面臨強勢漢文化的「侵凌」,還是無法逃避終被「漢化」的噩運,而屈居於漢人優勢社會的陰暗角落,改姓隱族以苟延殘喘【35】。

如前所述,臺灣的平埔姆其實並沒有消失,而是以另一個面向出現,不僅現今大多數臺灣人都具有平埔特色的「肉餅臉」,而平埔文化更是臺灣文化的胚胎。

臺灣漢人的羅漢跤大都為中土閩粵的社會下階層份子,亦即蔡世遠所觀察:「夫臺灣鮮著之民,耕鑿流落,多閩、粵無賴子弟」【36】。這些「無賴子弟」都為中土原鄉社會的邊際人,本身並未深染漢人禮教文化的繁文縟節;來台之後即被番婦招贅,所生的子女大都為番婦所扶養。縱使番婦難免沾濡「漢化」,卻未深涉,於是漢、埔合婚的下一代,在番婦的調教下牙牙學語,難免深沾「番音」;生命禮俗也深染「番俗」。因此,目前臺灣人(福佬人或客家人)的語言、自然歌謠、生活器具與習俗、飲食習慣,和生命禮俗與宗教信仰,大都揉合著平埔族的成份,甚且臺灣傳統的醫療系統也都傳承於平埔族「番仔姆」。君不見,目前流行的臺灣話,尤其是一些有音無漢字的福佬話,大都學自「番仔姆」;平埔族的生活器具以竹器與藤器為主,古早臺灣的生活器具不就是也都以竹與藤為主嗎?臺灣的民間信仰更沾上平埔姆的信仰,如「床母」、「七娘姆」,或「地基主」,除了媽祖、觀音及三奶夫人等中土女性神外,臺灣民間信仰的女性神信仰,也大都與平埔姆的信仰有關。再者,臺灣傳統的民間醫療又是秉承平埔姆,草藥大都是臺灣原生種或特有種,為中國《本草綱目》所無的,而「收驚」、「米卜」、「符水」等更是傳自於平埔族的民俗療法。此外,台灣民間古早的一些頗具地方特色語諺,其實也是傳承於當地「查某祖」;其中不乏深涉「查某祖」的人事及土地哲理。
舊 2014-11-05, 09:15 PM #1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alkyrie離線中  
weirock
*停權中*
 
weiroc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引用:
作者Valkyrie
1623 年 3月,雷澤生 (Reijersen) 艦隊之船員曾聽中國官員提起,許多漢人與當婦女(平埔族女人)結婚【20】。荷治時期,漢、埔通婚已很普遍了。當時,鄭氏王朝應該有像現代的「慰安婦」,或「軍中樂園」的設施,以解決其水陸官兵的性生理需求和「傳宗接代」的傳統壓力,其女人的來源,自然也只能就地取材,找平埔族的女人了。據說,當時鄭成功為了澈底解決這個問題,以安撫軍心,曾強制其官兵去搶平埔女人為妻。因此,臺灣才有清治台時期(1727)的「臺灣府所屬四縣中臺灣府一縣,皆係古來住臺之人,原有妻眷」的現象,而其他三個縣,如諸羅、鳳山、彰化,皆新住之民(意指清領後的偷渡客),全無妻子」【21】,是標準的羅漢跤。他們為了「來去允有某」,也只好入鄉隨俗「另娶番女」。


不就 *****擄掠 說成 通婚

在荷蘭治理時期~跟原住民通婚的漢人是會被強迫改信基督教

而且荷蘭人當初給漢人的薪資沒多好

所以很多漢人逃回大陸

會跟平埔族通婚的根本是少數~而且他們通婚後是歸入平埔族

跟漢人姦***擄掠~搶女人的那種~可是差很多的

----------
漢人寫的歷史~跟荷蘭人及平埔族留下來的文獻資料差真多

看來 黑心造假 的DNA很實在

此文章於 2014-11-05 09:27 PM 被 weirock 編輯.
舊 2014-11-05, 09:26 PM #17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rock離線中  
Irvinson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37
孫權時的夷州及亶州被懷疑是台灣及日本,但問題很大。

先講日本,當時叫倭國,而且向曹魏稱臣,曾被賜有「漢倭奴女王」,這還是漢光武帝時的事,漢末雖然大亂,但是從倭國改成亶州,這也太亂了。

其次是夷州,台灣海峽為著名的黑水溝,在航海技術未進步前,多少船隻葬身於此,此地自古便為「埋冤」之地,一直到鄭成功及施琅渡海時代,仍是死亡率極大之航路。孫權艦隊居然能來去自如,似乎有點奇怪,況且用時一年多,美州都可以到了。「夷州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距離不對,台灣與東吳距離為二千里嗎?台灣會下雪,草木不會長生不老,沒一句準。還有紋身出草獵人頭等,懷疑很合生蕃山胞的習性,但怎不說印第安人也會刺青及割頭皮,所以孫權其實是發現美洲?




引用:
作者damia
三國時期的孫權
就有派人到台灣來
《三國志吳志》載:吳黃龍二年(230)正月,吳大帝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今台灣)及亶洲”。
舊 2014-11-05, 09:59 PM #1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rvinson離線中  
damia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15
引用:
作者Irvinson
孫權時的夷州及亶州被懷疑是台灣及日本,但問題很大。

先講日本,當時叫倭國,而且向曹魏稱臣,曾被賜有「漢倭奴女王」,這還是漢光武帝時的事,漢末雖然大亂,但是從倭國改成亶州,這也太亂了。

其次是夷州,台灣海峽為著名的黑水溝,在航海技術未進步前,多少船隻葬身於此,此地自古便為「埋冤」之地,一直到鄭成功及施琅渡海時代,仍是死亡率極大之航路。孫權艦隊居然能來去自如,似乎有點奇怪,況且用時一年多,美州都可以到了。「夷州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距離不對,台灣與東吳距離為二千里嗎?台灣會下雪,草木不會長生不老,沒一句準。還有紋身出草獵人頭等,懷疑很合生蕃山胞的習性,但怎不說印第安人也會刺青及割頭皮,所以孫權其實是發現美洲?


土地无霜雪
-----------
是說沒有下雪吧!!
怎麼你解讀成台灣會下雪

草木不死
------------------
跟四季如春接近啦


與其相信你的國文基礎跟史學造詣
我寧願相信那些史學家
舊 2014-11-05, 10:06 PM #17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mia離線中  
weirock
*停權中*
 
weiroc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引用:
作者damia
土地无霜雪
-----------
是說沒有下雪吧!!
怎麼你解讀成台灣會下雪

草木不死
------------------
跟四季如春接近啦


與其相信你的國文基礎跟史學造詣
我寧願相信那些史學家


台灣平地以前是會結霜的

海南島還比較有可能
舊 2014-11-05, 10:38 PM #17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rock離線中  
crabster
*停權中*
 
crabst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4
您的住址: 四季如夏的地方
文章: 1,796
果然衛溫諸葛直兩個倒霉龍套武將又出現了...

此文章於 2014-11-05 11:26 PM 被 crabster 編輯.
舊 2014-11-05, 11:25 PM #17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rabster離線中  
leeko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27
引用:
作者godel.chen
http://wtfm.exblog.jp/10615078

"根本博說服湯恩伯把仍在大陸的部隊儘快撤到沿海的一江山島、大陳島、金門、馬祖,增強了國民黨金門守軍的實力。


湯恩伯能夠自行獨斷撤軍?他就不怕被蔣介石槍斃?

引用:
作者godel.chen
http://wtfm.exblog.jp/10615078

「古寧頭之役」領導指揮這場戰役的實是所謂的「日本侵華戰犯」將領根本博中將所領導日本七武士將校團,換上往日敵人國民黨軍制服,進駐金門指揮部。


日本七武士狂勝9000解放軍,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絕後的完美KO記錄。

引用:
作者godel.chen
http://wtfm.exblog.jp/10615078
1949年10月,中共「長勝將軍」葉飛所屬第三野戰軍第28及29軍先頭部隊,不知道金門的指揮系統已換上了一批日軍將領,還以為仍是軟如豆腐的「常敗將軍」湯恩伯的國府軍指揮系統,於是,大膽進軍金門。


這是在暗示共軍指揮官葉飛非常害怕日軍將領,如果葉飛知道金門的指揮系統已換上了一批日軍將領,他就肯定不敢大膽進軍金門?

在這篇無敵七武士傳說的加持下,根本博先生的威名毫無疑問的能令小兒不敢夜啼。

歷史歸歷史,傳奇歸傳奇,兩者混為一談,搞笑也!
舊 2014-11-06, 02:19 AM #17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eko離線中  
leeko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27
終結幾個平埔血統論的流言 (三)

..........

人類學者李國銘分析屏東平原平埔族的戶籍資料,發現在 1960 年代以前,平埔族幾乎不跟漢人通婚。這些人說的是福佬話,但寧願到遙遠的平埔族部落尋找婚配對象,也不跟鄰近的福佬人通婚 [4]。由此可見,平埔族與漢人之間的界線可延續至 1960 年代。
http://mapstalk.blogspot.tw/2010/10/blog-post.html
舊 2014-11-06, 02:51 AM #18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eko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2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