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5 您的住址: 無所不在
文章: 122
|
引用:
經濟封鎖? 冷戰時期,美蘇陣營各自發展完全不同的經濟制度 美方實施市場經濟,蘇方實施計劃經濟,雙方八竿子打不著一塊,封鎖啥? 蘇聯要拿甚麼商品和美國貿易? 米格25嗎? 親衛隊? 這是我在pcdvd頭一次被冠上的名號,你能否解釋清楚這是啥玩意?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5 您的住址: 無所不在
文章: 122
|
引用:
我沒你這麼無所不通,無所不專,所以,真的沒經歷過外匯券的時代 中華民國經歷過外匯券的時代?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少了00T跟PEN這篇失色不少。
![]() 給椰奶,我們都經歷過消費券的時代。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919
|
引用:
其實大叔是來討債的.... 某人不是還欠大叔消費劵啊... XD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7
|
引用:
你忘了說:教育水平! 在過往存在與今天現存的共產國家來說,中國大陸人民的平均教育水平是最高的(不代表公民道德 ),除了文革那段時間極少數人中斷教育(其實很多被勞改或當紅衛兵的人文革結束還是回學校當老學生)之外,多數的人都能讀能寫。 這一點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很大的原因,這在外資開始進入中國設廠生產,對員工的教育訓練非常容易上手。 這也是許多開發中國家很難比得上,而鴻海要投資巴西, 就有人預言中國經驗短時間很難複製,更何況南美人稍嫌散漫的個性,恐怕初期生產良率不會那麼好。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引用:
我是被委託當討債集團,話說欠一百元也能拖到現在,不愧是經濟專家。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559
|
引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B1%87%E5%88%B8 有用過外匯券 想必年紀也有 50左右 199x 年去對岸, 也是在香港換人民幣... 風景名勝門票 有分內賓跟外賓...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9
|
引用:
你是想告訴我,你知道很久以前,美國與中國貿易互不往來的那段歷史嗎? (黑市不算) 你這等於是認同我的貿易壁壘的那段! ( 自己打臉很爽快嗎?) 等到尼克森訪中開始中美關係逐漸打開,到建交70年代末期(西元歐,別又搞混了)中美貿易數字還停留在很低的水平,即便到80年帶末期,也不是很高,但是同一年代台幣升值,後來的人民幣大貶,中美貿易關係的逐漸開放.... 這些你卻不知道 人民幣大貶之後,老美到中國,都要拿外匯券(奇特的匯率)去雪拼,這段你沒經歷過也該聽過,以前沒聽過,現在我告訴你也該聽懂,聽不懂,也該上網去查,不會查,你來幹麻 自己打自己臉,承認知道中美貿易早期很艱困? 承認自己不知道沒聽過沒聽懂不會查外匯券?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
我老實說, 愛聽的聽, 不愛聽的別發脾氣: 窮是自己造成的, 不要怪罪於別人.
的確景氣有起伏, 有產業轉移, 但哪個時期沒有變化的? 自古至今頂多不過5年周期. 現在由於是短線急單形式, 甚至一年半年就能有一次高低曲線. 好, 那真正會有窮困的情況是怎麼來的, 其實不外乎幾個"大因素." 1. 大家耳熟能詳的"貧富差距," 或者也能說成"財富集中." 2. 消費習慣! 不論國內外都有種被社會福利慣壞的感覺, 都很敢花錢. 3. 炒作. (短短兩個字說明一切, 別忘了目前的房地產) 以上三樣, 每一樣都有自己的影子在內, 這也是社會人民"頭腦不清楚"的表現.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台灣苗
文章: 983
|
有富爸爸的都知道台灣曾經風光過
沒有富爸爸的當然台灣不曾有過好景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