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您的住址: 歡迎加入THK 
					文章: 161
					
				 | 所以在經脈和穴道這方面是不可相信的, 但是中藥草藥方面有一定療效就是了。 | |||||||
|  2007-07-05, 08:50 PM
			
			
	#161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
					
				 | 我们再看黃帝內經《灵枢×经脉篇》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這不是說的很清楚,經脈是因為深埋在肌肉間才看不見, 但是有一條"足太陽过内踝之上"眼睛就看的見?,這不是血管是什麼?? | ||
|  2007-07-05, 08:59 PM
			
			
	#162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
					
				 | 有人寫了所以轉貼-- ------------------------------------------------------- 另:再补充一些文献佐证(俺手头的资料有限,可随便找找就有这么多): 1.《黄帝内经 灵枢 经脉》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 脉也。” 很清楚:络脉是肉眼可以常见的,经脉是分布较深所以看不到,如果还有人 非要说经络是什么超能结构,请问,古人是如何常见络脉的??大家低头看看你 的手掌正面的下端前臂处,也就是中医说的寸口部位附近,是不是有蓝色的静脉, 这样明显地看到静脉,人体上还有很多处,古人会看不见??上面的文字说的很 清楚,那就是他们所说的络脉!!而经脉,从分布特点上看,指的就是主干动脉。 2. 医圣,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 “津液竭少,亡血损经络” 张医圣的临床实践多,理论论述较少,不过还有这一条。可见血与经络的密 切关系。 3.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泣,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 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泣。” 通过触诊寸口了解经络,那么经络是什么?桡动脉? 4.“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 ――――――――――――――― 情况同上。 5.“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 此心之应也。” ―――――――――――――――― 经络里有血。还跟心有关系。 6.隋,太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消渴病诸候第四渴利候: “小便利则津液竭,津液竭则经络涩,经络涩则荣卫不行,” ――――――――――――――――― 经络里是液体。 7. 淋病诸候第十七(凡八论)血淋候: “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循环腑脏。” ――――――――――――――――――――――― 心-经络-血液循环,那么经络是什么?? 8. 痢病诸候第二十四(凡四十论)血痢候: “血之随气,循环经络,通行脏腑,常无停积。” ―――――――――― 经络里是血。 9. 金疮病诸候第六十四(凡二十三论)金疮渴候 “夫金疮失血,则经络空竭,津液不足,” ――――――――――――――――――― 中刀之后,失血,经络就空了,经络里是什么? 10. 金疮病诸候第六十四(凡二十三论)金疮下血虚竭候: “金刃中于经络者,下血必多,腑脏空虚,津液竭少” ――――――――――――――――――――――――― 这句最最明白,千万都别说看不懂啊,刀砍了经络,可见经络是有实体的啊, 绝不是什么微观结构,经络被砍了结果怎么样,流出来的是血!!!还说不是血 管?!! 11. 妇人杂病诸候第六十六 吐血候: “夫血外行经络,内荣腑脏。” ――――――――――――――――― 都不想再说了。大家自己觉着呐?? 12.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 “少阴者,心脉也。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 手少阴心经,里面流着血,可惜,段誉如何能用血管发“外气”? 13.金代,李东垣《脾胃论》 “食气归精,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 只要学过《生理卫生》,读这段会想起什么??肺循环,是吧??是经络干 的。 14.清代,唐宗海《血证论》 “心主血脉,....,血循经脉” 到了清代了,反复说的话只有一句:经脉里留着血。 15.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古人言经络是血管,由每脏腑向外长两根,......” 我说早有人提出俺的结论了,果不其然。一个字都不用改。“古人言经络是 血管”......还有什么可说的??? 16.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诚以人身经络,皆有血融贯其间,内通脏腑,外溉周身," 17.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 “若吐血、衄血、下血,皆是经络散行之血也。” “血得暖则循行经络矣。此法出《仁斋直指》。” | 
|  2007-07-05, 09:10 PM
			
			
	#163 |   | 
|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38
					
				 | 我對金生水有異議, 應該是這麼解釋地: 有金錢自然就會出現一堆水某 至於醫學,不是素還真最厲害嗎?XD 
				__________________ 失敗=3 成功=0 推倒=0 被告白=1 用這些數字只是想希望自己,別做阿宅,別做好人。 還有,別追上櫻木花道的記錄  2007年5月19日,失敗數增加為3..........3連敗了~Orz。 | 
|  2007-07-05, 09:22 PM
			
			
	#164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
					
				 | 最明顯的就是清代名醫王清任,他在醫林改錯一書中就清清白白的寫著: 古人言經絡是血管,由每臟腑向外長兩根,......” 所以經脈就是血管,那是中醫胡說八道的什麼神秘不可解的東東?? | 
|  2007-07-05, 09:30 PM
			
			
	#165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
					
				 | 對中醫更大的打擊是連經脈都根本可能是舶來品 ------------------------------------------------------------------------ 朱兵.经络有舶来的成分吗?中国针灸.2005年10期,摘要: “成文于公元前1500年以前的古埃及医学纸草文书记录了现代解剖学定位无 法解明和生理学功能难以阐述的metu系统。大多数的疾病治疗都是如何疏通metu, 调节metu,平衡metu,从metu中排除有害物质,恢复metu的正常功能。古埃及人认 为人体的metu形成相互连接的管道网络进行能量与信息的流通,具有沟通身体外 部与内部器官的作用,这与经络—脏腑联系功能描述十分雷同。公元前2世纪古希 腊医学之父Hippocrates的著作中,也有描述人体表面的联系通道“phleps”。在 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也有类似的channels系统。公元前15世纪左右,古印度 Charaka Samitha描绘了人体的“nadis”管道系统,该系统携带“rasas”(生命 之液),它由脐部发出联系全身。因此可以认为,医学发展的萌芽阶段,都有类似 channel或经脉一类的联系通道的叙述,但met一词竟与汉字“脉”的发音一致太 引人注目。从年代来说,met诞生的时代“脉”字尚未在中国创造出来。” 更有国外学者推测,经络就是来源于古代埃及的“metu”系统。 | 
|  2007-07-05, 09:39 PM
			
			
	#166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
					
				 | 引用: 
 原始之文 不可量, 此之謂也. 且夫人生於天地之間, 六合之內, 此天之高, 地之廣也, 非人力之所度量而至也. 若夫八尺之士, "皮肉在此", 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 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其藏之堅脆, 府之大小, 穀之多少, 脈之長短, 血之清濁, 氣之多少, 十二經之多血少氣, 與其少血多氣, 與其皆多血氣, 與其皆少血氣, 皆有大數. 其治以鍼艾, 各調其經氣, 固其常有合乎. | |
|  2007-07-06, 12:12 AM
			
			
	#167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
					
				 | 引用: 
 因此可以认为,"医学发展的萌芽阶段",都有类似channel或"经脉"一类的联系通道 | |
|  2007-07-06, 12:30 AM
			
			
	#168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
					
				 | 引用: 
 足太陽 走"內踝" 您老是眼花 | |
|  2007-07-06, 12:36 AM
			
			
	#169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250
					
				 | 醫學就是不段的再發現 為的就是找到更好的醫療方法 一味崇古當然不對 但前人觀察出來的仍有必要去做研究 然後找出新的方法出來 太靠科學儀器有時候會吃大虧的 這就是經驗的重要性了 | 
|  2007-07-06, 01:17 AM
			
			
	#1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