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201
|
引用:
竟然講到成大器去了... ![]() 只是想說明你這人愛坳又會說謊,真得很杜正勝。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7
|
引用:
先說明喔,我可沒有斤斤計較,只是看到錯誤想糾正一下,我不是都說自己白目了嗎 ![]() 你的想法確實有你的道理,我也沒有否定你的想法啊 若大家都守舊的話,現在我們恐怕也沒白話文可用囉 只是勇於承認小錯誤有那麼難嗎?你不斤斤計較的話一笑置之不就好囉 偏偏你又跳出來強辯,這不就在你自己的論點上(小地方如此計較,如何成大器)矛盾了嗎 如果指出你的小錯誤讓你難受,那我在這裡向你道歉 最後,你的理論並不會因為幾個錯字而完全失去它的價值 只是嘛,錯字若少一點,說服力真的會高一點喔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15
|
引用:
不知您是否曾想過,為何電腦是西方人先發明的,假若不使用英文字母,華人世界是否有可能搶先於西方世界發展出來,或許有可能,但我認為機率很低,我認為最大的阻礙因素就是文字問題,文字的輸入及儲存都是很大的問題,這在電腦草創初期,儲存空間緊迫的時代,中文環境是不利於電腦發展的 引用:
常看到新聞,某某案件,因為法律定義不完備需要大法官解釋的,這種例子很多 當然你也許會說,其他語系發展出來的法律架構也有類似問題,但若從法律條文的"熵"含量上來探討的話,中文字時常一字多意或是一詞多意 (較不嚴謹),故中文法律系統的"熵"資訊量會比英文系統的多很多,這代表了相當程度例外情況的補充定義 引用:
如我所說的,這玩意兒不符時代潮流,早該淘汰了,我高中時的國文老師教過,我直覺這真是走火入魔了 引用:
成語不需要改革,事實上誰也改變不了成語,語言是無法單靠個人意志改變的,需要改變的是教育的方式,對於語言演進所產生出的新"名詞""片語""方言" 能夠採納,我認為經專家篩選過後可以納入教科書裡面,公開的讓學生思辯,是否有其存在的價值,另外不符合現代潮流時宜的,例如"性別歧視" "種族歧視" 意涵等成語,也可以斟酌從教科書刪除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您的住址: 葉子的故鄉
文章: 486
|
引用:
活用成語和亂用成語真是一字之差,如果根據杜老爺「罄竹難書」的新用法.... 我也來造一句好了︰ 那天,在電視上看到杜老爺用三隻小豬造句後那個「一笑傾城」的笑容,回想起真令人「繞樑三日」回味不已。 當然,在沉醉於杜老爺學識豐富之餘,我更覺杜老爺對教育的貢獻,都是「用心良苦」「罄竹難書」的。 ------------------------------------------------- 以從小老師教我的智識,以上句子當然是誤人子弟,狗屁不通之說。 但在杜老爺的向方解譯,卻竟成為出口成文,流傳千古的佳作啊! ![]() ![]() ![]() ps. 每個成語都有它的典故,不是隨自己的個人想法能夠更改的 中文沒學好,首先要檢討的是自己個人學識水平!而不是「拉屎不出說地硬」 ![]()
__________________
人間近三月,往事恨悠悠... 此文章於 2007-01-29 04:12 AM 被 Kis`s2080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23
|
錯就錯了還說人家計較成不了大器,不覺的很難看
__________________
我犯這些事,是因為社會風氣不好。查到了我,算我運氣不好 背叛是人們的本份,陰謀是生存的保證,淫褻是女人的天職,尊嚴是沒用的垃圾,信仰是可以出賣的工具。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33
|
引用:
學過日文的朋友相信都很清楚,日文語意的瞹昧程度比起中文只怕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日本第一」高唱入雲的八十年代,美國人開始試圖認識日本,和日本人的接觸比往日更加頻繁,他們那時就發現有這樣的困擾:即便學了日文,從字義上還是很難搞懂日本人講話的真正用意,有許多意在言外的涵義不進一步了解其背後文化就無法正確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188
|
昨天晚上阿,又洋洋灑灑打了一篇,結果可能是打太多瀏覽器當了
![]() 該也知道了就不想再多言了。如今看來好像錯的更為離譜了......不過希望大家是能理性討 論,而不是流於漫罵之流,這樣對事情並沒什麼幫助。我們在這邊罵的半死也不會換部長 ![]() 沒錯,做學問確實是要大處著眼,可是還要小處著手,不拘小節是要你不要去鑽牛角尖,不 代表可以連基本的拼音都有問題?求學問,學問學問,有學習然後發問;長知識,知識知 識,先知道而後了解(見識)。像你這種就是一知半解,說真的,有點懶的再打這些,因為我 覺得並沒差別,反正您個人學識水平高低對我來說沒任何影響。您說"小地方如此計較,如 何成大器",那我告訴你,這句話是用在已經通的人身上,像你的情形,是所謂的"小地方都 搞不清楚,如何成大器"!同一件事情會因為時地物人而有所不同。 秦末天下大亂,繼陳勝吳廣之後各地紛紛起兵,其中項梁項羽兩叔姪殺會稽令,立楚懷王嫡 孫羋心為義帝,義帝頒布誰若先入關中,誰就為關中王的獎勵。當時關中是非常繁華的地域 ,作為封疆裂土是非常好的領地。義帝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這路人馬走的是最直 接的路,直撲邯鄲援趙之後轉進咸陽。宋義於邯鄲附近安陽便停止行軍,駐紮與此達46日。 項羽請問其故,宋義舉出春秋魯國之勇士卞莊刺虎之故事,指出等秦趙兩軍兩虎相爭,卞莊 (楚軍)便可以一舉除掉兩隻老虎。項羽不以為然,他指出,秦若勝趙,必然轉頭來攻,皆時 必然不敵(秦將章邯當時幾乎無敵)。反之趙若勝秦,得知楚軍壁上觀之後,必然決裂反目成 仇,宋義不以為然,項羽見事情無法改變,於是殺宋義,自立為上將軍,並派人通知義帝。 義帝逐命項羽為上將軍,項羽進兵鉅鹿,這也是破釜沉舟的典故由來。 在這裡面宋義其實並沒有說錯,錯就錯在他腦筋不知變通,不了解狀況跟以前是不同的,同 一件事情會因為時間、地點、人物、事物,而有所不同,也就是只知道墨守成規,缺乏靈活 運用。舉個比較現代的例子,同樣是接聽手機,在電影院觀賞電影的時候接,跟朋友在吃飯 的時候接,或是在參加喪理的時候接,同樣都是拿起手機講電話,旁人的觀感會相同嗎?事 同而勢異,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靠的就是靈活的頭腦,這是其他生物遠不及的地方,進步進 步乃至進化,都是靠靈活的頭腦不是靠死板板的頭腦。好比狗你可以䦡會他固定地點大小便 ,固定時間吃飯,但是終究無法使他向人一樣,有創造的能力。靈活的頭腦正是創造泉源。 ps.怕當掉先按一回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188
|
再來這邊來討論一下范紐曼系統,眾人皆知西方人對於這領域一直勝過我們,但是就算以前
我們能夠在這邊起步同步。對於現在的狀況並不會有太大改變的。現在的電腦架構早就已經 不是以前單個范紐曼可以解釋的,也很少在聽人家談RISC跟CISC之類的分別,基本上現在 的設計思維。就我個人所見,單指計算機目前朝向的方向:架構變更、製程改變、多工分工 。其中架構這些等等就算我們能追上,還有一個東西。 Intel的65nm製程有在IEEE confrence 發表了幾篇paper。其中有一篇 A 65nm Ultra Low Power Logic Platform Technology using Uni-axial Strained Silicon Transistors 原理簡單說就是應力擠壓去造成L改變,達到P跟N的分別。這篇內容並未有詳細文字敘述, 但是他給的圖是真的,看的懂得人應該知道這有多麼的強,天曉得這樣做會大幅提升特性 ,但就是給人家搞出來了。所以現在去買C2D會蠻好超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看的懂 這個,那麼來討論一下電腦系統也無不可,看不懂的話那就算了,跟站巷子外面的很難說 話。不要問我去哪找! 六法全書蠻不巧小弟有稍微瞄過一下,法律制定有其時空背景,當時的時間與環境,使用這 套法律也許合適,但是現在時過境遷,修正是理所當然。法條之後不外乎法理情,如果我們 非得都照死板板的法律去判斷事情,那麼就不需要法官了。一個實際的情況是法條都會規範 一個範圍,並且會附註一些小項載明一些情況,以及衝突等等。同樣是殺人,也有分自衛殺 人、蓄意殺人、教唆殺人等等。可以說通通都判一樣嗎?不行吧?這樣已經足夠解釋法條與文 字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法條不會因為文字就會產生模擬兩可的狀況。這邊術業有專攻,小 弟就不在獻醜。 至於詞句對仗,還有平仄音律變化規則,個人覺得並不難,如果說學個這麼一點小小東西就 要走火入魔,那還真是不幸 ![]() 編著者,就是課本之後的那本薄薄的小本。我個人所學也是偏向所謂的西方式教育(廢話線 在哪還有中式教育 ![]() 去看的,也不用什麼人䦡,就自己看,也不會很難。我仍然記得第一本古文書是羅貫中的三 國演義,小二還小三的時候,覺得古文很難不妨從小說開始入手,看久就變成習慣,習慣就 會成自然,到時候就不會有什麼:阿,我要走火入魔了等等奇怪的言論出現,因為照你的邏 輯我看以前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人都曾經走火入魔過 ![]() 引用:
這邊還是要再強調,"語言" "文字" "文學"三者是不同的東西,不要再混淆。關於語言與文 字要參考腦神經學之類的東西,關於文字與文學才屬於國文的範圍。你說的東西就表示你所 學太少 ![]() 專家?專家是誰?語言是使用,用語言的人就是專家,也就是每個人都是專家,誰有這個權利 可以去規範使用該語言的十幾億人口?真是大頭症,自以為是救世主?不符合時代潮流?性別 歧視跟種族歧視跟這個有關係嗎?恕我愚昧真的看不懂這之間的關連。難怪李狂傲兄會說: 引用:
時代與潮流這是一種現象,如果該成語不好用,那麼自然自動會消失,成為典籍上的歷史遺 跡,不需要特別去搞這些有的沒有的舉動。有些會自動衍生新意,如我們的總統所說的罄竹 難書,出處是隋末唐出瓦崗軍之李密的討詔文,"罄南山之竹,尤難書也"(沒記錯吧..) 但是後面也有人將它使用成為類似一言難盡的方式,所以關於這個成語據我所查好像有兩個 到三個用法,在使用上其實說真的總統並沒有錯(就事論事)。但是後面杜正勝PMPMP就令 人不敢苟同。如今要把26個根本我們祖先沒參過一腳的什麼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加上去那 也無妨,不過希望能有第27個成語:杜正勝。沒看好幾位網兄使用這個成語?成語就是一種 由典故衍生出來的簡短代名詞,這個事件已經足以成為新的成語,杜正勝可以形容表示一個 人很會掰很會坳,死不認錯的簡短代名詞,優雅中也不失其真位,畢竟說人家很會掰很會坳 不太文雅,說杜正勝好聽又不會跳針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5 您的住址: 風城
文章: 22
|
看到只有一種感覺
妓者的殺人法早就不是第一次 還有不少網友隨之起舞?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24
|
感謝ianme兄詳細的見解,把許多小弟原先也想發表的論點都涵蓋了,在此補充一些意見。
關於法律條文不明確的問題,ianme兄已有很詳細的解釋,釋憲本身是針對法律條文在針對特殊情況沒有明文寫出時,按照法理及不違背憲法的原則應如何裁決,這跟文字本身沒有關係。此外,不知提出這個論點的仁兄是有詳讀過幾個印歐語系國家的法律條文?不然怎麼知道台灣法律的補充定義比這些國家都還要多很多? 關於中文的「嚴謹」,在語言學本身已成一門科學的現今,沒有學者會用「嚴謹」來做為研究一個語言的標準,因為這等於包含個人的偏見在內,會持這種論點者本身對一個語言的走向就抱持著先入為主的觀念。﹝請參考英文維基「Prescription and Description」一文﹞ 語言本身就是渾然天成的東西,會被淘汰的就是會被淘汰,沒有所謂的「專家」或「權威」可以替所有人決定一個語言在特定的一個時間點上什麼該被刪除。決定一個國家教育方向的部門該做的是展現給它的人民他們所用的語言的可能性,讓時間跟社會的變遷自然地決定語言的走向。 基於上述這一點,我對許多的「現代用語」並沒有什麼意見,前提是它們語意通順且有放諸四海眾人對其意義皆能有一個大致上的共識的話。現成的例子,如ianme兄所指出,「罄竹難書」現今被廣泛化到一言難盡的意義,而不僅限於原意用於評論負面行為而已,這就是語言自然的發展。 附帶一提,個人認為像「三隻小豬」這種用語本身太過模稜兩可,在沒有後文說明下可解讀的方式太多,還沒有一個大致的共識,頂多是個引述用的舉例,連「熟語」都稱不上,而這一類的東西還被編入「成語典參考語料」,只能說這種編排真的有欠考慮。﹝關於熟語【idiom】跟成語的差別請參考維基百科,在語言學上熟語是有明確定義的,而成語是中文熟語的分支,在定義上比熟語更嚴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