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那個淹水的橫濱
文章: 165
|
引用:
藝術就在人文領域之中 更尷尬的是...它沒有自己的領域可言 所以在發展成學科的路徑之中 必須大量使用其他領域的概念...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文學理論、當代思潮等族繁不及被載 藝術不是只有所謂的視覺造型(對於當代藝術更加是如此...) 在西方,藝術是被給予一個非理性的至高領域(比理性更高) 在現代藝術中(不同於前面的當代藝術),藝術更擁有如同宗教一樣的地位,神聖不可動搖 閣下如要再藝術領域中打混 缺乏人文概念可是很難混得下去 還是建議先了解一下當代思潮比較好 至少對於現、當代藝術比較能夠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53
|
引用:
這方面要多請前輩指導了,無怪乎小弟的東西光在觀念階段就一直被老師打回票 ![]() 小弟是半路出家(之前是唸日文的),現在的我不管是技巧、創意或觀念都有待精進。 有時候只想畫自己想畫的東西,有時候卻又苦於其無意涵,有時也苦於技巧的薄弱,誠如欠面大大所說,伴隨熱情的痛苦。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那個淹水的橫濱
文章: 165
|
引用:
我也提供一下我的經驗好了 如果想讓思想更加擴大 首先要先保持一種想法 人們的思想沒有一件都是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理所當然" 對於所謂"理所當然"的可以懷疑(不是質疑) 先崩毀自己慣性的價值觀跟想法 再重新建立 例如"宗教"在板上幾乎都只是真假來論斷 但是如果放置下"真假",從每個宗教去看待人對神的態度,其實也很有趣,也更有意義 例如: 基督教充滿了支配的論調、佛教則是強調每個人都能跟佛一樣,民間信仰則是將神視為有如身邊的親人 所以對於缺乏支持的人,基督教可以吸引他 對於想追求人生意義的人,佛教可以吸引他 對於一般的人,民間信仰顯得更親切,可以吸引他 對於希求宗教的人,真假本就不是問題 從真假更無法看出信仰 建議閣下可以閱讀一些哲學入門的書 透過其中的說法檢視自身的想法 就更可以發現,自身思想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那個淹水的橫濱
文章: 165
|
引用:
你所困惑的三個點:技巧、創意或觀念 1.技巧 台灣常給人一種觀念 要先有足夠的技術在去發展你的想法 所謂先練好基本功,去發展創意 小弟在大學時期也常被這些老師"當"的亂七八糟 但其實是技術是輔佐你創意的工具... 技術是為了讓創意有更好的表現才需要... 這種說法的老師正是殺死創意的兇手 我想你目前的狀況其實在於沒有自己對於藝術的主要想法 才會四處受制 前面所提是讓你先破除技術的迷思 技術是很重要,但技術存在的目的是讓想法得以呈現 比方你想做3D動畫,這時才需要電腦技術,若你只要手繪,那電腦技術也不是那麼重要 不要讓技術凌駕創意...技術只是工具 就算你畫的比照片再像,你也不會是大師,一個平凡人拿照機就跟你一樣了.那畫什麼 2.創意 如果是藝術創作本科系的我是建議用"創造力"這個詞 創意跟創造力差別再哪 創意比較像是天馬行空的靈機一現,創造力則是透過就有的傳統加以延續或改變 比如:創意像是突然生出一個異形,但不見得可以繼續生出其他異性 創造力則是透過跟老婆生下一個人,而且可以生的更帥、更聰明還可以繼續生 創造力從來不是憑空出現的,其實歷史傳統還是創造力的動力 要培養創造力,我建議多看作品,或是跟作品無關的其他領域 讓自己的想法更開闊,盡量能夠接受世間其他想法(可以不接受,但可以不排斥) 讓自己對於各種想法更具開放性 維持對"新"的熱情(怎麼說,等下再說) 舉個例子: 你可以不接受宗教,但可以容許大家信上帝 不要讓思想被侷限在一個慣性中,慣性也是殺害創意的兇手 3.觀念 這跟創意其實一體兩面 但我還是用我親身經歷的經驗好了 你必定會遇到你跟老師間的想法衝突 我建議的是:不要理所當然的相信老師說的,你可以懷疑老師說的,但先停止質疑 除非你找到足夠的說法在去質疑老師(比方其他藝術流派思想跟美學思想) 懷疑你就會找證據,證據找到就可以質疑 我還記得有一位我尊敬的老師說的話: 在教育體制下,我當然是老師你是學生,但在藝術上,我當你們是年輕藝術家,我只不過比你們多點經驗 (接下來更感動:我的課的成績隨你們自己打,你們學到多少東西你們自己清楚。我也不點名,上課要不要出席是你們對你自己負責任的態度) 他在身教上就突破我們一般的想法了 要搞藝術,首先要培養對於事物的敏感度,積極發現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也不用理由,我就是有興趣(也不用為有趣去找出一個理由) 有很多想說也無說清楚的 但我還是盡可能的說 4. 伴隨熱情的痛苦 這是個人的問題.... 藝術在當代藝術的發展下,藝術不是求真善美 而是尋求可種可能性,創造力的最大界線(思想的極限,所謂的"新") 你會遭受到許多挫折(例如老師的肯定與否...) 藝術在目前沒有任何定義,定義是需要你自己創造的 要堅持或是放棄,端看個人的熱情跟想法 所以之前我才說,藝術後來發展到比哲學還高跟宗教一樣的地位 西方也承認藝術這樣的地位 它既是無法用邏輯思考的,呈現的卻又更接近人深層的思想 這種"非理性"是遠遠高於理性的 還是說不清楚 有興趣的話,出去喝喝咖啡再來說也好啊(在台北就可以來個小網聚)
__________________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53
|
引用:
可惜小弟已經搬回台南了,不然真的可以喝杯咖啡。 ![]() 對於藝術,一開始是始於感動,也當成是自我的治療。 對於藝術的想法小弟的確還沒成形,邊鍛練技術,邊看書,邊和老師討論,我想做到自己滿意,但如果我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我該如何滿意?有時伴隨而來的就是空虛。 不過小弟還是會照前輩所說的去感受,去發覺,去累積。 至於技術對小弟來說是必需品,因為小弟之前有在接動畫的外包工作,不磨練會很糟。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那個淹水的橫濱
文章: 165
|
引用:
給點實質的建議吧 建議可以多看一些書或展覽 在面對你無法理解或認同的事物先停止否定 先試著去理解他們會什麼會這樣想... 找出背後的因素 創作最重要的是去發現自己有興趣觀專注的事物 可以透過跟許多跟自己價值觀不同的人聊天 有時可以透過他們獲得許多啟示 總之,你涉獵的事物越多,就可以發展更多元的看法 侷限性是殺死創意的最大兇手 技術是必要的,但千萬不要把它當成唯一,但台灣往往會陷入這種陷阱 把技術當成唯一,事實上,台灣很早就是國外動畫的代工地了 因為繪畫實力夠,但實際上,至今也無法產生自己的動畫... 畫工不差,但劇情你也看不下去,例如最近號稱大製作的"靠腰"..阿..說錯了是靠岸 建議你可以看看一本書,對創作基本概念有些幫助 康丁斯基的論藝術,看第一章就好了 如果遇到一些創作的疑問,小弟應該可以提供一些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93
|
剛看到則新聞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3100858,00.html 瀕死經驗是腦子最後一次放電 之前也有科學家成功模擬出靈魂出體的實驗 藉以推論靈魂不存在 加上這新聞 要說靈魂存在 恐怕越來越薄弱 很多傳說很大一部分是實驗不嚴謹所得的結果 理性上我個人不相信靈學 感情上卻很希望存在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2,260
|
引用:
--- 朝拉說,他認為這種迴光返照應該是血流減少、氧氣量降低,死亡以前,腦子電波的最後一搏。他說,這股電波像瀑布一樣,從腦子的一個點發出,灑向不同的區域。他說,這股電波會讓瀕死的人看到清楚的景象也會有感覺。 --- 若身體機能已不存在,卻有這種看到清楚的景象也會有感覺,那就是靈魂了啊!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您的住址: 阿宅小阿姨的隔壁
文章: 9
|
引用:
靈魂出竅也是跟這個差不多 ![]() ![]() ![]()
__________________
飄飄灑灑於半空 零零落落我心中 似花非花惹人憐 絲絲情根深深種 年年歲歲花相似 今昔又見似舊容 我欲問花何處去 天地無語盡隨風 花非花 笑我痴情佇立在風中 霧非霧 嘆你幾分心事最難懂 花非花 若是花何不為我留芳蹤 霧非霧 為何總是繾綣纏綿在夢中 請時時檢查自己是否有老化現象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93
|
引用:
還在 就是大腦最後一次功能 瀕死經驗受文化影響甚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