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207
|
N講的東西還有道理,R只會胡謅亂放炮罷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
在這裡發言既不為名也不為利, 既然有人出面主持公道, 那麼當然沒在下的事.
在這頭已經是匿名用代號發言, 也請各位討論時就事論事, 不要針對個人恩怨著眼. 虛擬社區犯不著那麼刻薄計較吧? 進德修業, 為善積德 ... 方不罔人世走一回! 此文章於 2007-12-04 12:48 PM 被 nzcym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
與其搞成蛋糕大戰 -- 雙方蛋糕與餡餅漫天飛舞, 不如坐下來好好享受蛋糕與餡餅!
我承認我既懶又好吃甜食.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207
|
我是真的覺得你講的東西值得一看,樓上切勿推託~
我生化跟近物都修的不怎麼樣Orz,N來救救我吧.... R就.......再連絡...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Coruscant
文章: 4,466
|
引用:
巨觀跟微觀本就是觀察尺度不同下的差異 巨觀為水,微觀為水分子,巨觀為人,微觀為細胞,巨觀跟微觀就是如此而已 水的蒸發,巨觀是水減少,微觀為水分子轉為氣態比轉為液態還高的現象 銀河巨觀為巨大螺旋或球狀等,微觀為眾多星球所組成 這是同一事件,那時變成兩個事件 以生物能量運用來說,巨觀即為生物存活食用這個現象 微觀則是吸收入的食物轉化出ATP為細胞所用 在這個過程中,何來質能互換 再回到公式,依公式表明,質能轉換過程,極少量之質量即可產生出極大的能量 那生物要如何控制存放該能量呢? 尤其是你之前所寫的,食物=>能量 如果食物是先成為能量再轉為原子、分子,進而組成大分子、蛋白質等 那生物體要如何承受如此巨大的能量,再將之回復到原子、分子,還能進一步重組成大分子、蛋白質呢? (想想看,原子彈只需不到一g重量的鈾235,就能把廣島、長崎毀滅,那生物體要如何把吃下去的幾十克、幾百克食物,先轉成能量,再轉回質量,那個能量之大,足已把台灣島毀滅好幾次了說) 在不推翻現在理論(E=mc^2)的狀況下,你的論點跟本沒有立足之地 一再說你沒要推翻現有理論,又一直提出在現有理論架構下,完全不可能進行的現象 你不覺得自己很可悲嗎?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919
|
喔...有句話不吐不快.有錯的訂我沒關係.
相較於公斤.用"莫爾數"可能更適合代表"質"量. 以公斤為基準去計較帶有或能產生的能量. 會把一堆物理量扯進來計算.頭不痛也難. 目前看到的課本裡的資料.都是上一層的把下一層在封閉的理想環境的理論給翻掉. 當變數開始曾多時.直接拿"兒童百科"那一套來講會比較快樂. 這 這是我目前的感覺.因為我上的力學課程等者"挫蛋"了.死路一條...
__________________
退賽100%-而電腦是完全不被判罰的鬼遊戲. 小車隊倒光光.新人車手榨乾後.FIA賽事不如全面退出體育頻道.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
引用:
捍衛所學? 我告訴你一個故事. 反量子力學最用力的人是誰,你知道嗎? 就是最有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當違背過去所知,對於新理論(量子力學)不認同時,愛因斯坦做了什麼? 謾罵來捍衛所學嗎?率眾施以多數暴力來捍衛所學嗎? 都不是,愛因斯坦用理論來反對. 1930年索爾維大會,愛因斯坦為了反對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不確定原理),假想了一個似乎可以同時測定能量和時間的神秘盒子. 波爾經過漫長痛苦的一夜,努力思索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問題,終於還是證明了這個盒子符合測不準原理. 另外,你還是沒懂[內燃機長肉]的意義為何. 如果內燃機沒長肉,汽油消失了,跑出能量,這能量來源是化學能,還是物質消失轉變來的,才有討論空間. 如果內燃機長出肉來,這肉的來源,除了由能量轉變來的,還真想不出其他來源,所以我才說[沒理由反對],這樣你懂了嗎? 至於時光車的問題,油(質量)消失變成能量,啟動時光機當然可能. 問題是油實際上並沒消失,只是化學反應而已,如果你硬要說可能也有質能的轉變,那又回到原來的問題了,人體中質量=>能量,未能觀察到大量質量,有可能是能量存在時間,在時間觀察的尺度極限以下,就已經變成了質量,所以未能觀察到質能互變等級的能量表現,這也不難理解. 但是,汽缸呢?沒變成質量,卻又觀察不出質能互變等級的能量表現,這不是很清楚了嗎? 最後,你問我是哪位物理教授說的,老實說,他只是普物課程中神來一筆的提出這個另類觀點,或許他也不是非常在意,因此這幾十年來,並沒有聽過有相關研究. 重點是,我是找他來背書的嗎? 我只是說明我這個觀點的來源,你何必如此在意? 前面所提的例子,愛因斯坦都並非在各方面都是權威了,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物理教授,竟能讓你倍感威脅,難道,你對你的所學沒信心嗎? 我聽到這位教授的觀點的時間是1985年,22年了,他記不記得提過我沒把握,他會不會承認我也沒把握,你可以試試找他,不過,兩年前他退休定居美國,要找他恐怕不容易. 他的名字我會PM給你,要找一定找得到,難易問題而已,只是希望你不要公佈他的名字在網上,我不希望因為我,干擾到他的退休生活. 當然,想知道的網友就通知我,我也會PM的.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5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73
|
給開板樓主和其他網友參考..
E=MC 2 A Biography of World's Most Famous Equation 作者:大衛.博丹尼斯 {David Bodanis} 譯者:陳柏蒼 出版社:經典傳訊 這是一本寫給關於該公式的"傳記",內文深入淺出,有該公式的由來, 例如個別介紹什麼是E,m,c;及應用的介紹. 算是一本"輕鬆的"科普書籍!! 應該會比大家在這兒討論的有系統和完整些?!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
引用:
你如果認為你的[巨觀][微觀]是完全正確的,我也不想跟你爭辯了,你認為是就是. 上面所提那一段紅字,談到的是人體的能量來源. 腺嘌呤核甘三磷酸(ATP)水解產生水解後,變成ADP(腺嘌呤核甘雙磷酸)及磷酸根(Pi)同時釋放出化學能,作為生物活動能量來源. 那,人體多出來的質量來源呢?可否說明一下呢,謝謝!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