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鬼畜道之路
文章: 1,795
|
不小心把圖上的"學人精蔡蟲"看成"學人精蟲"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54
|
引用:
日本在地下鐵的車站都有提供mp3隨身聽付費下載歌曲的機台, 香港也有,這種機器在電影"地下鐵"中有出現過, 不管如何,日本的商人的腦筋顯然動的比台灣商人快而高明, 與其讓Kuro等非法廠商賺,不如自己想辦法在上面賺錢, 腦筋動的快的商人會開源,不像台灣商人只會玩聯合漲價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54
|
引用:
這位大哥,道德和法律是兩回事你不會不知道吧?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文章: 519
|
國語CD喔.....很久都沒買了
![]() 現在都是買日本版或美版的 (因為人家的CD壓片真的比較好) 而且日本版的西洋專輯還會奉送幾首歌 讓買的人"奇蒙子"粉爽..... ![]() 雖然貴 但也粉值得..... ![]() 至於國語CD就挑港版的買了 原因同上.... 而且自從買了"華納"出的張惠妹的"會起霧"的專輯後我就對台灣CD的壓片技術失去信心了 ![]() 而且現國語CD也沒有什麼可以吸引我買的理由了 ![]() 又而且現在看到以前買的一堆國語CD(大部分都是買了都沒有再動過) 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505
|
最近三年來一直都專注在 OST 音樂上
將近八年沒買國內歌手 CD 了,要漲就讓它漲吧 ![]() 其實音樂的好聽與否是很主觀的 就我個人習慣來說 只要好聽,就算漲的太多我還是會買 不好聽,一片賤價五十出售我也不會下手 況且自己現在買正版 CD 的真正原因是: 我受不了 128 or 192 Kbps 的 mp3 音質...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Empire
文章: 452
|
唉.......還好了...
真被吃死的是發燒友吧......... 唱片公司每個都看穿了發燒友機乎不會想用mp3的... 每張碟賣的跟什麼一樣.........花樣一堆...... 代理進口的也是水漲船高.高的離譜 一千多的cd到處都是.................. 但確又不能不買...........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Taiwan
文章: 345
|
引用:
即使已在文末註明 "應該沒有人不知道我是在說反話吧" , 想不到還是有人看不懂中文字 , 呵呵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TW
文章: 1,243
|
引用:
終於找到不用買的方法~哈哈哈~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Taiwan
文章: 345
|
引用:
如果看看本討論串, 倒有一票從不買中文CD的人進來了解CD漲不漲唷~ 離題? 這裡是"七嘴八舌異言堂 "啊! 離題跟推倒本來就是常態囉~ 不會您沒來過吧?!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116
|
唱片公司與MP3之間的爭戰,在網路上似乎永遠也沒完沒了,在下倒有幾個可能比較不同的觀點:
1.歌手唱片賣的好不好跟MP3下載的盛行有關係,可是這中間的關聯到底有多少, 我想沒幾個人說的出來,只不過一般人的觀念,直接把聽MP3的人,都算到會去買 唱片而沒買的那一邊, 可是實際上,聽MP3的人如果沒有MP3的話,就真的會去買正版的唱片回來聽嗎? 2.一般人的觀念是聽MP3是免費的,以現今的經濟學角度而言,這點是大錯特錯, "只要你有從某件事上獲得利益,那麼你一定有為這件事付出成本", 現代的經濟,講求的是TOC(Total Owner Cost,總持有成本),我們不妨想想, 以一台PC而言,平均要NT$25,000,算讓你用3年好了,平均一年也要8,000多元, 當然,這成本只有很少量是花在MP3上,可是這畢竟也是成本,連線費用也要錢, 最重要的,你下載的時間,這也是很重要的成本支出.換句話說,你或許不必支出變動 成本,但是你一定會有固定成本,而讓固定成本發揮最大的效益,是人們基本的行為. 3.MP3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方便.你不必大老遠的跑到唱片公司,只要舒舒服服 的坐在家裡,就能享受到,這一點是實體通路所要考慮與克服的難題. 4.資訊的誤導,導致現代人總覺得唱片的銷售量越來越少,實際上呢,沒人知道, 唱片公司自己當然也不願去做調查分析,到底唱片市場的狀況是如何,實際上銷售量 是否真的減少,減少的因素又是什麼?只一味的高喊MP3謀殺了唱片,喊多了狼來了, 結果假如真有一天狼真的來了,卻不知如何去應對. 當在高喊"因為MP3的關係,而導致唱片銷售量下滑"的同時,我們也要認真思考一下, 這些聽MP3的人,真的就是屬於原本購買唱片的那一群轉移過來的嗎? 5.唱片公司本身的不長進,是不是引致今天市場萎縮的元兇?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書籍,今天的文學市場,由於掌握了資訊的成長方向,越行蓬勃 發展,原本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創作者,藉由網路的力量,反而能夠站出來,那為什麼 音樂市場不能? 6.當全世界各行業都把焦點放在CRM(客戶關係)的時候,只有台灣的流行樂界還 自以為自己是老大,聽過那個故事嗎,一個爆發戶為了名聲而大肆宴客,結果沒什麼 人來,爆發戶說怎麼該來的沒來....怎麼不該走的都走了? 現今的唱片公司給我這樣的感覺,怎麼該買的沒買? 怎麼不該買的都買了!!! 以一個整體策略的角度來看,唱片公司正在扼殺自己的生路, 在下舉一個例子,那就是古典樂市場,不可否認的,古典樂的市場在台灣越行萎縮, 之前跟一個唱片行的經理聊天,他半開,玩笑半無奈的說,如今古典的賣的比爵士的差, 以前爵士是附在古典部門下,現在是古典附在爵士部門下,聊到最後,我跟他說,因為 廉價的床頭音響謀殺了古典樂生存的空間. 當然,如今的古典樂因為能把握住影音結合的重點,所以有再起的跡象,可是目前台灣的 流行音樂公司卻依然只懂得把網路當成是行銷的工具,而不是銷售的工具,單就這一點 就很難看到流行樂的未來.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環島一週 需時22小時 全長1000公里 高速公路380公里再加上瑞濱到高雄的海岸公路 中間休息4小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