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
引用:
那麼你該先數好,新政的政策是從1933年到1938年的衰退共計幾年,再來談,這個新政是不是成功的。 頭兩年內的做法就是讓1938年自食惡果的做法… 引用:
原來你的新招是斷章取義啊… ![]() ![]() ![]() 引用:
怎麼又有人的看法跟我一樣呢? ![]() ![]() ![]() 假日就是要跟跳針王打嘴炮啊,數什麼數,不用數。你還在鬼打牆期嗎? 此文章於 2017-05-20 03:45 PM 被 沒問題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663
|
![]() ![]() ![]() 原來再把羅斯福的新政出現的1933到中間出現衰退的1937~38之間是幾年先數好之前 要有人先要學會數1937~38是幾年咧 ![]()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
引用:
原來再把羅斯福的新政出現衰退的1937~1938之間是幾年先學好之前 要有人先要學會數1933~38是幾年咧 ![]() ![]() ![]() ![]() 那你告訴我,為什麼伯南克不採用凱恩斯嗎?為什麼美國聯邦政府會暫時關閉嗎?為什麼當年聯準會主席不採用舉債救國呢?又為什麼要直接加印鈔票海放美國資產?為什麼雷曼兄弟會倒閉? ![]() ![]() ![]() 此文章於 2017-05-20 03:56 PM 被 沒問題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663
|
此文章於 2017-05-20 03:56 PM 被 salfonxman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
引用:
37年就進入衰退了…怎麼會有效?一但放手就失效,還敢說有效…如果有效還要第二期做啥?怎麼第三期沒了? 結果就是二次大戰救了美國。 我也跟你說過了,那個時候已經大蕭條了。你那張圖只是表示了回到原本該有的經濟狀況而以。並不表示,這樣可以讓不在大蕭條的台灣未來的經濟會成長。一但八年完畢一放手就失效,那請問你這個方法還敢自稱有效?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負債。這就跟學貸一樣簡單的邏輯。你還要想老半天… ![]() ![]() 我又說過,現在台灣不在大蕭條中。 ![]() ![]() ![]() 能不能跟我說你八年要不要調整一下啊? ![]() ![]() ![]() 此文章於 2017-05-20 04:09 PM 被 沒問題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663
|
![]() ![]() ![]() 原來有人以為羅斯福的新政是從頭到尾都用一模一樣的政策沒調整過啊 ![]() ![]() 拿過去的案例出來並不代表未來照單全收一定可行 不過卻可以很明白地顯示出鬼扯蛋的人不但羅斯福的新政出現的1933到中間出現衰退的1937~38之間是幾年數不好,連1937~38是幾年也數不好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
引用:
原來有人以為凱恩斯經濟政策下的新政是適用於從頭到尾都沒在沒有大蕭條的台灣啊? 所拿的過去案例竟然還是一個目標旨在讓金融秩序回到該有的狀況的案例,並用這案例說明現在這個同樣是凱恩斯手法的不前瞻又花在基建上的經濟政策。 不過卻可以很明白地顯示出鬼扯蛋的人不但認為從1933~1938年這樣的經濟刺激目地,只是讓經濟回歸本來該有的狀況。連1937~1938的衰退都認為只是單純要調整就有效。 那還是沒有回答這八年為什麼不可以年年都調整啊?砍半也不錯啊。 那還是沒有回答這八千九的凱恩斯大綁樁,並不是拿來增加經濟成長啊,是拿來救經濟蕭條的台灣嗎? 你還是沒有回答,為什麼伯南克不願再採用凱氏主義,要用貨幣主義啊。 ![]() ![]() ![]() ![]() 此文章於 2017-05-20 04:38 PM 被 沒問題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
同場加映…
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ne/...28766049002.htm 如果凱恩斯復活,他會如何救市?政府撒錢求速效,凱恩斯學說重返主流 一場金融風暴過後,全世界又開始信奉「凱恩斯」了。當降息這帖藥漸失效用,各國政府都轉向凱恩斯式的擴大支出政策,經濟學家也重新搬出凱恩斯的神主牌。凱恩斯若還在世,他會怎麼做? 過去的三十多年裡,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一直被遺忘,甚至被迴避。二○○八年的災難十月,讓這位已經作古逾半世紀的英國經濟學家,其學說精義再次受到世人召喚。大家都想知道:假如凱恩斯魂兮歸來,他會如何解救全球經濟? 「凱恩斯是誰?他能解答當今的經濟危機嗎?」英國《獨立報》於十月二十八日金融海嘯爆發之初,就下了這個大標,文章開宗明義指出:凱恩斯的方法或許能釐清目前的經濟謎團,宣示著凱恩斯及其學說似乎又在危機中重返主流。 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讓經濟學界陷入了極大困惑,銀行家與經濟學家都搞不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華爾街一片兵荒馬亂,也動搖了世人對自由資本主義機制的信心。各國政府則焦頭爛額地尋找解決方案,包括祭出對付經濟低迷慣用的降息措施,但成效卻有限,只好轉向擴大公共支出的財政政策,直接砸錢來拉動總體需求,其實就是如法炮製了凱恩斯在大蕭條時期提倡的做法。 恢復經濟 應賦予底層民眾消費能力 三○年代大蕭條時期,經濟不景氣,企業忙著裁員節流,造成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低迷,又進一步加重經濟衰退,形成惡性循環。凱恩斯認為,對產品總合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因,政府應干預經濟,透過有形之手來增加總合需求。而提振生產和擴大需求主要仰賴四部分:消費、投資、淨出口及政府採購。 消費方面,由於消費者信心降至谷底,加上財富縮水及失業率上升,許多人不敢消費。投資的部分,當個人沒錢,企業又籌資困難,很難期待投資能拉動經濟;消費不振,淨出口也難以成長。此際,只有政府出手,才能脫離惡性循環。凱恩斯主張,政府應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他甚至建議,如果政府印更多鈔票,用瓶子裝起來,埋在地下,然後讓企業再把錢挖出來,那麼GDP也會增長。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教授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以「凱恩斯的凱旋歸來」形容當前各國政府黔驢技窮,只剩競相砸錢投資一途。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認為,在嚴重的經濟衰退中,貨幣政策往往無效,此時需要的是更多的財政政策。 凱恩斯主義落實到具體策略上,包括擴大公共建設、減稅,甚至直接撒錢。目前,幾乎全球政府都效法凱恩斯主義,提出破紀錄的「兆元競賽」,美國的七千億美元、歐盟的二千億歐元、日本的四十兆日圓、中國的四兆人民幣、台灣的五千億新台幣……透過不同名目向經濟體系注資,希望砸大錢到市場所產生的乘數效果,足以創造就業及刺激消費,進而推動企業投資。 德國是少數的例外。德國財政部長表明不願參加砸錢大賽,還公開抨擊英國首相布朗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是「愚鈍的凱恩斯主義」,「這一切將會提高英國的債務,令整整一代人要賺錢還債。」不過,當許多經濟數據顯示,德國正加速衰退,總理梅克爾也不敢再鐵齒,改口說將在○九年一月底提出規模達數百億歐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畫,正式加入凱恩斯陣營。 大撒鈔票反造成通膨 財政赤字債留子孫 雖然全世界的政府都成了凱恩斯主義者,但同樣是砸錢,也應依民生國情不同而有所調整,否則可能會淪為東施效顰。史迪格里茲指出,不是所有的財政政策都會產生同等的效應,政府應該盡可能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發揮到最大的刺激作用。 凱恩斯主張,政府應增加就業、擴大需求,就算是「請一批人在地上挖坑,再請另一批人把坑填上」,也能夠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當他們有了收入,就可以去消費,進而帶動生產,整個經濟就會轉動起來。為此,幾乎所有政府都藉由基礎建設來推動內需,然而,擴大公共建設方案用在中國,可以提供二千萬個飯碗,但對美國卻可能不管用,因為美國沒有那麼多失業的建築工人,吃不下這麼龐大的計畫,過度偏重基礎建設的投資,不一定能讓經濟更有生產力。 反而是凱恩斯主張的減稅,更能提振美國的零售開支,進而為失業的服務業者創造更多職位;或者暫減所得稅、擴大失業補助等,讓部分刺激經濟的錢直接流入消費者荷包,才不會流於浪費財政支出的經費。 多國政府採取的另一項刺激國內消費方案,就是直接派錢,或者發消費券。不過,根據凱恩斯的說法,如果僅僅是一次性的收入增加,人民可能會想著分在各個時期消費,甚至將部分收入用做儲蓄而不消費,這樣不但會降低總合需求,生產和就業也會受到波及。凱恩斯認為,恢復經濟需要針對金字塔底層的消費者賦予消費能力,政府應該採取措施增加他們的就業機會,當他們有能力消費時,也會為富人增加財富。凱恩斯主義或許是解決短期困難的一帖速效藥,但長期而言,「末日博士」魯比尼憂心忡忡地提出質疑:「下重藥的貨幣和財政政策,能使○九年免受通膨之苦嗎?」 政府擴大公共工程支出,雖能緩衝衰退並提供就業,但卻治標不治本,對於總合需求的提升只是假象,同時也造成私人投資遭到排擠。到頭來,經濟沒有成長,大撒鈔票的結果反而造成通膨,並留下龐大的財政赤字,禍延子孫。不過,凱恩斯從來不擔心赤字問題,因為「長期來說,我們都死了。」 有些經濟學家則認為,導致大蕭條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對商業的信心。知名的貨幣史經濟學家史瓦茲(Anna Schwartz)也認為,現在問題不是市場缺錢,而是信心危機。史瓦茲指出,光靠撒錢沒用,還得政府直接幫問題金融機構清理資產負債表,讓所有人的信用一起恢復才行。 經濟速效藥 政治人物奉凱恩斯為圭臬 然而,為何政治人物對凱恩斯奉若神明?簡單來說,因為凱恩斯把主導經濟的生殺大權,從市場的自由之手中,交還給當權者。其次,由於經濟蕭條可能漫長到「政治上無法忍受」,凱恩斯不考慮長期效果的刺激經濟模式,講求的是短期效果,而政客面對的是三或四年間就必須爭取連任的挑戰,凱恩斯主義正中下懷。 誠然,在承平時代,平衡預算是國家謹慎理財的正道,然而,非常時期要用非常之道,凱恩斯的赤字預算成了蕭條時期的唯一救贖。終生與凱恩斯有瑜亮情結的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在美國大蕭條最嚴重時期到哈佛大學任教,曾為經濟危機的解決方法,與凱恩斯學派有過激烈的論戰。熊彼得認為,只有靠市場的自然運作,才是改善經濟、刺激景氣的正確方法,但他的觀點在凱恩斯理論如日中天的時代被淹沒了。即使是曾炮火猛攻凱恩斯主義的羅斯福,矢言執政後致力於平衡預算,但這位美國總統上台後,在二戰前夕推動的「新政」(New Deal)卻和凱恩斯的主張相當吻合。 如今,經濟學家尚未提出能治急症、沒有副作用,且長期有效的新理論之前,各國政府只能重投凱恩斯懷抱,透過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雙重電擊,試著把垂危的經濟救回來。 ============================================ 現在要八年八千九就是明擺著要綁椿…跟本就不可能增加總體經濟。 而如果要增加,勢必得採取,共產主義的舉國體制五年計劃。 並且配合哈耶克的休克治療,再下一波經濟衰退或是還有時間跟機會培養或拯救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時候,就採用貨幣政策宏觀調整。 此文章於 2017-05-20 07:11 PM 被 沒問題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
怎麼可能是前瞻?怎麼可能是基建?
民進黨就你這樣的人才,難怪台灣人的未來沒錢途啊…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5
文章: 14
|
引用:
好好 讓A大好好向你學習 不算壞事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