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10
文章: 1,098
|
引用:
只能說Maxwell效率實在太優秀了,老黃根本黑科技 750Ti性能比這個強數倍,都不用6pin GT740這貨居然要=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2,414
|
引用:
本來GTX650不用的說... 我想應該是跟GTX750TI非公版大家都超到頂就衝過75W大關(GT740沒公版)那樣 畢竟公規GT740比GTX650稍微省電些
__________________
新。弱弱的戰績 ![]()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約束の地
文章: 1,770
|
對於Maxwell的效率優異
其實我一直有一些感想 (當然,非專業看法,隨意看看就好) 就是Kepler架構CUDA數量暴增 從GF110的512SP-->GK110的2880SP 或次一級GK104的1536SP 相對於前代Fermi架構每組SM一共有32個流處理器 Kepler架構每組SMX一口氣增加到192個流處理器 但卻只有一個邏輯控制單元來負責調度 對於每個CUDA的利用效率,實際上應該是有諸多浪費的 (我想Nvidia在Kepler架構設計方向上也是一邊在摸索) 所以Nvidia在經過Kepler架構長期的驗證和觀察後 重新設計的Maxwell架構 每組SMM流處理器數降低到128個 並加大快取的情況下,邏輯控制單元調度上能有更高的效率 也可以從GM107官方的公佈文件上看到 “Overall,with this new design, each “SM” is significantly smaller while delivering about 90%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Kepler SM, and the smaller area enables us to implement many more SMs per GPU.” 也就是說,理論值Maxwell每組SMM(128SP)可以達到約 Kepler每組SMX(192SP) 90%的效能 在CUDA更有效率的情況下 也伴隨著冗餘的電晶體數量大幅減少 所以造就了目前Maxwell的GM107有如此出色的功耗效能比 至於AMD方面 它之後要推出的Tonga這顆新顯示晶片 也是期待看看能有如何的功耗效能比來應對GM107的表現囉 此文章於 2014-06-01 01:42 PM 被 Technology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108
|
MAXWELL
讓我體驗到什麼叫做科技日新月異 我對開普勒完全沒有興趣了 其實當初開普勒我只覺得比費米好一點 不像maxwell那麼驚艷 還是新技術好啦 舊的產品就該淘汰淘汰 換更好的(可惜太貴 不然......)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108
|
最近也入手了750ti
不知道孔距是多少 想上AC EXTREME 看能不能超更高 目前1400MHZ RAM 92GB/s 還蠻穩的 但過了1400就一點就不給跑了 目前測crysis 1代 不開aa 超到頂就真的小贏480 5%了或差不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