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751
|
引用:
卡在INTEL把14nm練得太強大了,卡在10nm良率太低、無法上高頻 目前良率問題好像解決了,但新的10nm CPU死超活超也不能穩跑5.0G 時脈如果太低導致效能倒退,市場不能接受 但硬上高頻好不容易讓效能超越上一代,溫度卻比上一代更熱動不動就撞溫度牆降頻運行,市場一樣不能接受 所以目前看來,INTEL先拿筆電市場來練10nm製程,桌機市場要等10nm+或是7nm才會推出新CPU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
引用:
哪邊的消息?我還是覺得等產品出來再說 目前Intel的10nm已上市應該就只有早期筆電i3那顆渣渣 話說Intel會不會像AMD那樣直接推新架構,IPC大提升 4GHz性能就屌打目前的5GHz,因為霧裡看花的10nm好像也換了2代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751
|
引用:
4GHz性能就屌打目前的5GHz代表IPC要進步25%,個人覺得不可能就是了 不過AI相關程式就另當別論,畢竟這次新CPU有另外新增AI相關特性 假設早期10nm筆電i3那顆渣渣是10nm製程,2019新版筆電CPU是10nm+製程 看下面第一張圖,即便是10nm+在電氣性能上也(頻率)也贏不了14nm++ 所以10nm+要上5.0G,要付出的代價會比14nm++還要大 畢竟14nm++上5.0G已經有點勉強更何況10nm+ 再考慮晶片縮小後更難散熱,所以個人認為10nm+穩上5.0G很難 https://blog.wongcw.com/2019/01/30/...90%86%E5%99%A8/ 原文網址 https://www.anandtech.com/show/1340...eep-dive-review 以下圖文為上面網址節錄: ![]() 在Intel給出的這張圖中,右側顯示10nm工藝及其改型可依靠較低的動態電容擁有較低的功率,然而數軸的左側則顯示10nm和10nm+工藝的單個晶體管性能其實還要低於當前的14nm++工藝,要到下下下一代的10nm++工藝才能真正實現全面領先,而從i3 8121U的表現來看,很大概率上也意味著在第三代10nm++工藝實施之前,業界很可能都無法看到真正突破性的10nm處理器(一竿子支到三零零零年了……)。 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問世的Ice Lake處理器會使用第二代10nm+工藝,電氣性能將非常接近14nm++工藝,或許那時Intel在10nm工藝上打響真正的第一炮吧。 ![]() 在i3 8121U的測試中,使用i3 8130U移動處理器作為對比,這是一款Kaby Lake核心的雙核四線程處理器,使用14nm工藝製造,TDP同樣為15W,基礎頻率與i3 8121U相同,睿頻頻率則反而要稍高一些。 對於這種15W TDP的移動處理器,會很容易撞上溫度牆導致降頻。測試中i3 8121U降頻非常頻繁,在AVX2應用中乾脆是運行在2.2GHz的基準頻率狀態,AVX-512應用中甚至會降頻至基準線以下的1.8GHz。 相比之下,使用14nm成熟工藝的i3 8130U在AVX2應用中仍能維持2.8GHz的頻率,比如在POV-Ray測試項中,i3 8130U可以更快的完成測試,性能相比i3 8121U高出26 %。 此文章於 2019-06-03 01:51 AM 被 space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
如果Intel 14nm++能屌打自家10nm
那不直接命名10nm還真是腦袋有洞......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47
|
雷聲很大 產品普普
現在手遊-電腦模擬器當道.多核心使用起來才有感覺阿 喊了那麼久 多15%效能 核心一點也沒增加 似乎不怎吸引人 此文章於 2019-06-03 07:51 AM 被 pcvhaha 編輯.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
引用:
3900X不是超越8核,來到12核了嗎?你在說啥?? INTEL 1151平台可沒有12核產品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47
|
引用:
3900X美金499 相當16000 再來台灣可能賣$18000-20000 所以一般玩家會去買嗎!? 大多人期待的是R5 3600 能有8核以上 可惜一樣維持在6核12緒 至少我本來很期待3代的R5 R7系列升級更多核 但現在3代出來有點無感 此文章於 2019-06-03 10:42 AM 被 pcvhaha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
引用:
越多核越高效能的產品本來就貴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嫌3900X貴,怎麼不說8C16T的9900K也是賣到$15500 想要便宜的超多核,之前AMD 1920X只賣$8888 https://www.coolpc.com.tw/phpBB2/vi...p?f=52&t=2577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