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新天鵝堡
文章: 2,336
|
http://rayfen.pixnet.net/blog/post/...%88%91%E5%80%91
為什麼我抵死不願上電影院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其實我很猶豫要不要寫這篇.... 我很少會寫這麼具爭議性、自己都還沒看過就先蓋棺論定的文章 而且我這樣寫有可能也是反向替這部電影宣傳,達到他們行銷的效果 可即使這樣,我還是想寫........ 如果是九把刀的書迷/影迷/造神迷麻煩就不要點進來看了,謝謝。 首週票房對一部電影有多重要?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不是每個部電影都像海角七號那樣倒吃甘蔗越賣越好, 那部真的是國片史上、甚至是台灣戲院史上的奇蹟。 正常來說,一部電影的票房曲線都是呈現溜滑梯的下降圖, 衝票房一定要在前兩週,後面兩週會趨於飽和,電影過了一個月通常就沒啥人氣話題。 再加上現在盜版問題嚴重,很多片商會加速作業, 首輪院線上映後約三個月推出DVD販售,以免他們撈的不夠多 所以電影在戲院上映的時間大概一個月就算非常久了。 首週票房是七三拆帳�***商七戲院三;之後可能會對分或四六, 當然這些絕非一定,看片商怎麼跟戲院談。 上映的廳數跟拷貝數有關,進大廳還是小廳可能沒這麼絕對。 不過今天你如果是戲院老闆,看見這部電影這麼夯這麼有人氣, 99%都會把它擺大廳而不是小廳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令我討厭的地方在於他根本是提前上映而非所謂的口碑場。 1.有全省戲院都上映的口碑場嗎?沒有。 2.有整整上映一週的口碑場嗎?也沒有。 換句話說《翻滾吧阿信》原本是錯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檔期選在8/12上映, 卻硬生生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口碑場行銷給搞掉首週票房, 不然我覺得《翻滾吧阿信》的首週票房原本可以開的更漂亮, 預期五千萬的票房應該可以達到,結果現在只有近四千萬。 因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口碑行銷產生排擠效應的關係, 導致《翻滾吧阿信》完全找不到新聞版面可以生存, 於是連帶影響後續的第二週、第三週票房, 反倒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破史上國片首週票房紀錄, 爆冷門跌破業界眼鏡,開出非常亮眼的成績單。 (但我很想說:有種就不要把4千萬的口碑場算進去啊!) 《翻滾吧阿信》其實沒有這麼完美,說是勵志還不如說是導演哥哥的個人傳記電影, 真正可以讓你又哭又笑又覺得人生是光明的勵志國片還是區指可數, 我們最後還是得向好萊塢低頭—— 譬如說珊卓布拉克的攻其不備就是標準用寫實黑暗的題材卻包裝得既詼諧又有趣的勵志電影。 《翻滾吧阿信》礙於處理低潮時的轉折不夠光明俐落(艋舺的橋段演太久) 它的上限大概是七千萬票房就算是很漂亮的成功了。 但再怎麼不完美我都會支持阿信,因為我太討厭屁股跟鼻孔總是往天空翹的九把刀 想想看,假設砸了七億《賽德克巴萊》的首週票房賣輸《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200%絕對助長《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新聞版面, 大家繼續前仆後繼的跑去朝聖,想看這個小品電影怎麼把砸錢的史詩片打得一敗塗地..... 接著九把刀不僅得意他是華語界坐二望一(一是金庸)的賣座作家、還是新一代國片新銳導演..... 他已經剝削掉一個阿信,我怎能眼睜睜再看他毀掉賽德克巴萊!! 所以我原本不打算衝賽德克的首週現在也要去衝首週了XD 今天九把刀接受記者的採訪稿出爐,果不期然他一番辛辣的言論引來正反兩面誹議 我也忍不住跳下水了XD 原本沒想寫這麼多的...實在是太火惹............ (當我知道他說TW是抄他的之後腦神經就自動斷裂)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1
文章: 7
|
樓主的評論其實蠻中肯的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725
|
引用:
對觀眾來說,看電影就是看電影,誰管你叫什麼場。這種批評實在一點道理也沒有。 我也不樂見「那一年」的熱映影響到「賽德克.巴萊」的票房。但不能因為人家行銷成功,就眼紅亂罵。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9 您的住址: 我在這有百合香
文章: 128
|
引用:
謝謝搶自爆第一的Elros兄所提供的。 魏其實就是把記錄片當成電影來拍 而他拍賽德克巴萊的根基在: 記錄片當成電影來拍,但根據的不是灑狗血的假**** 有很多細節處,一般人會以為是為了票房做出來的劇節,但是事實上卻是具有歷史故事的來源 這是賽片的賣點、也是魏會拍這部片的因由 再來研究賽德克巴萊,霧社事件的領袖-莫那魯道,他的觀念 歷史上的莫那魯道的確是個不只很帶種、而且是一個富謀略的人 他反日本人是已經潛沈隱忍很久了(有個人與種族的血海深仇)。 當時原住民的大頭目,日本人有把他們招待到日本本土,展示日本的國力所在,所以他知道反,一定是反不成,結果一定是死 一般不知道歷史的人會以為,劇情不外乎是: 因為太賭爛、決定要殺,於是出草 而出草那段,就是一堆原住民趁機跑去運動會狂殺 殺完之後只好與趕來的日本軍隊打叢林游擊 然後打不過,就拿把槍把自己了結、回歸祖靈。 如果這麼想,就真的小瞧了莫那魯道這個人了 去看電影就會知道,然後我雖然還沒看過電影但十幾年前就有去找歷史資料來看,包含當時日本本地對這個事件的輿論 而魏在海角七號此片所展示出來的,很明顯不是嗎?導片的技術實在不怎麼樣,但是他的特質是說故事的能力 看賽片,該看的能看的、就是他說故事的能力。 掌握戰爭場片的成熟度與運鏡技巧、甚至所謂的「節奏」,不用看也知道比不上好萊屋的崁,導演本身素質不比、人家有的”資源”,我們就是沒有啊,還得請所謂的日本與南韓的團隊過來,那些枷,還真的不是AA枷 對於陸媒的評論,常看陸劇(戰爭、諜報)的我,邊看邊發笑 屎娘的~還讓不讓人活 真的他X的只許州官放火 你陸劇的片段還不夠“凡是日本人就可惡,就格殺勿論,陷入了狹隘民族主義表現的泥沼......淪為歷史的紀錄,仇恨的輸出。 ” “將整個民族當成整體來塑造,集體仇恨大於個人生命價值”。 陸劇中日本人殺他老父、姦人親姐、先**後殺、人死了還用刺刀捅、餓人百姓、以砍人為樂的日本人就不是日本人,就只有台灣人會把日本人拍得狹隘做為仇恨的輸出是吧 陸媒這種坑爹坑娘坑百姓、真是活見鬼 說到底就只差一個字,叫 “黨” 所有陸劇的角色再鮮明、都有個「唯黨」「為黨」是從的超級大”梗” 但,賽片強調的說到底就是「農民起義」 違反了”黨的思想、洗人腦袋”的直線思維 莫那是「頭目」就也是個帶領頭兒、而且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種格調的”頭兒”,對此… 北京中央若不感冒,才真是見了鬼! 不是明擺著以抗日為謀皮,骨子是搞反社會資產地主階級、不怕死、有組織的「革命起義」嗎? 當大陸房價貴到靠杯、一般小市民買不起房,人心開始浮動對政府不滿的當口 所以,合理的,西藏,禁演!新疆,禁播!內蒙、少數民族的雲貴也別想看 但其它的地方為了這”不能說白的祕密”禁人家的電影(而且是是抗日來著的),也說不過去,大陸人民又不是操傻B來著的,所以就廣用傳媒猛說賽片的壞話 不然,台灣花七億拍電影,台灣有爽到就好,干大陸媒體啥鳥事 而且電影連在院子裡播都還沒有譜的時候就唱這齣、更干您鳥事 ㄟ~這裡可沒有三百兩喔~ 要看去看別的(趕人啦) 國外的影評,當然要尊重,因為若是他們看到「滿城盡戴布拉夾的無極夜晏」之後,沒有當場吐口水去穢氣(如同打職棒般),吐完口水之後還立馬講個「bull shit」就了事了,不會有影評這種高貴的事發生。 不過奇怪的是對賽片覺得血腥,但既然提到「阿波卡獵逃」,怎麼不會覺得阿片中的挖活人心臟(特寫表情)、挖完砍頭(特寫滾下台階的頭)、血慢慢橫流一整地(再特寫)不血腥噁人心。更何況「成熟」的阿片也是投鉅資下去、但也沒賣,慘的是就算沒賣,也沒好評?…讓金主都哭死了,啊這個死老梅爾 片子要賣,文戲武戲都到位、題材有鮮就夠了 有部片國內外叫好叫座的「臥虎藏龍」若是說他「節奏安排與拍片技術」有「成熟」那就是更活見鬼了。 引用:“影像效果整體來說不達業界標準,破壞了片中十分寫實且超凡美麗的外景氣氛” 嗯,他的「業界」標準是什麼我不知道,但我確信絕決不是「義大利」的”影像效果”標準 -------------------------- 對了,Elros兄,你換母獅三代了沒有? ![]() ![]() ![]()
__________________
原創文---◤花花公子的裁員計畫◤ 此文章於 2011-09-09 10:46 AM 被 ..嵐..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
引用:
不... 國際版的問題是把4小時的片長濃縮成2.5小時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結果國際版的剪法卻是把文戲幾乎全剪光來保留武戲場面 自然那些老外看不懂這2群人到底是為了甚麼發生衝突 其中最慘的就是在沒有文戲支持的狀況下學校大屠殺在他們眼中不過就是一次無差別的恐怖活動攻擊 (一群原住民闖入學校不管你是老弱婦孺 反正非我族類看到就殺) 而這些武戲場面其中還保留的大量砍人頭(出草)的血腥畫面 當然沒幾個人能接受 也就是本片完全變成你講的 引用:
老實說這種拍法會讓一些歐美人士把片裡頭的原住民精神跟現在的回教極端份子產生一些連結 以威尼斯影展這種文藝氣息比較重的影展來看拿這種片子來參展調性一整個就不合 因此一些歐洲影評會不喜歡本片也是可以預期的 此文章於 2011-09-09 12:09 PM 被 Elros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433
|
引用:
有沒有哪位大德可以說明「提前上映」的問題在哪裡? 不然看上面那篇文章賭爛了半天卻不知道他在賭爛什麼東西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196
|
引用:
瘋子是不講道理的, 不必理瘋子. 還有某鄉民的的名言: 別和豬打架, 免惹一身臭.. 此文章於 2011-09-09 01:10 PM 被 88space88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5 您的住址: 春日山城
文章: 288
|
引用:
西方人拍的東方片跟西方人對東方片的評論基本上我都覺得沒參考價值。 在他們眼中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越南人都一樣,更別說能看出文化的差異了。 早期的台灣國片跟大陸片對日本也是妖魔化,我舉個例子好了,當年台視有個連續劇叫「向太陽挑戰」,劇中有一幕是日本軍官因日本戰敗,不得不切腹的鏡頭,我們偉大的國民黨可以把它拍成:日本軍官一刀下去後,因為太痛所以直呼救命,要旁人救它最後苟活。 那麼我為什麼當年要看這部戲呢?我不是要看國民黨那亂七八糟的劇情,我是衝著蔡燦得才每天收看這部戲。我上網搜尋了一下,還有人為文介紹,至少證明真有這部戲,不是我亂掰的。 http://tw.myblog.yahoo.com/kgbz-kgb...1809&l=f&fid=30 早期的美國電視劇「勇士們」也是把德軍妖魔化、白痴化,到了近代也沒改,樓主大力推薦的「珍珠港」就是一個例子,照樣把日本人妖魔化,完全沒對他們突擊行動跟文化有所交代,拍的像恐怖分子一樣。 要說西方拍的比較好的東方片,我覺得「來自硫磺島的信」這部片足以為代表。老史在「搶救雷恩大兵」一片醜化了德國人,克林就在「硫」這部片反將一軍。 魏導這部片如能拍得跟梅爾的「英雄本色」或是凱文的「與狼共舞」一樣,我覺得就夠了。當年「與狼共舞」首映時,我也花了不少生活費去戲院看這部片,那時沒網路也沒啥介紹,印地安人在傳統西方片給人的感覺也是妖魔化。不過當我在電視看到「與」片的一些花絮介紹跟凱文的一些自敘,我就知道我一定去看這部片了。「與」片當初上映時也沒多少人要去看,我的同學們都跑去看另一部大戲「第六感生死戀」去了,我想找個人跟我去看「與」片都找不到。 凱文當初拍這片也是不看好,畢竟在長年妖魔化印地安人的環境下以及西方人白人至上的優越思想下,會有多少人想去花錢看這部片? 魏導這部片先不說賣座好壞,我比較注意的是:魏導並不是原住民,為何他會花這麼長的時間跟財力為原住民拍一部片,而且是用它的母語?正如同大家擔憂的,可能無法回收,難道他會沒想到嗎?如果明知可能無法回收而又要拍這麼一部片,那麼是不是也是為了要完成自己的一個夢,就如同墨那魯道一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這部片因為魏導本身不是原住民,難免會有「原罪」,據我在網上看來的消息,似乎也有不少原住民對他的片子處理跟敘述有不少意見,不過我認為魏導雖不是原住民,至少他已經盡力去了解原住民文化,並盡量以他們的眼光去重現當時的事件,這點已經難能可貴。比起樓主推薦的大爛片「末代武士」那種只是取材於大西鄉的故事,骨子裡卻一點也不去了解日本武士文化的拍片手法來的優秀多了。 在當今這以強欺弱、以富凌貧的時代,還有人願意為弱勢原住民發聲,我覺得難能可貴。 這可跟那些政客選舉時操弄的原住民牌花招可是完全不同。 基於這點我覺得魏導這部片還是值得推崇,可惜的是如果他賣的不好,那麼台灣以後就沒人敢投資大成本國片,我們大概就只能看別人眼光拍出來的大陸片、韓國片,甚至回到早期那種小成本、搞笑的爛國片時代。 話雖如此,我可不是要濫情的叫大家去看「賽」片以救國片,只是片子的好跟壞應該是自己決定,而不是看影評、上網看別人的心得來決定的,自己可以獨立判斷最重要。就如同別人問黑澤明他自己最喜歡他導的哪一部片?他毫不考慮的說是「白痴」這部片。(白痴這部片是被影評批評很爛、賣座也很差的一部片),自己喜歡就好,何必在乎別人?而我看了白痴這部片,我覺得也不賴阿?哪裡爛? 此文章於 2011-09-09 01:31 PM 被 masao.tw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196
|
PTT電影板有很多影評出來了.
扣掉宗教狂熱份子(有直接利益相關的工作人員?)的言論, 果然和我想的差不多. ![]() http://www.ptt.cc/bbs/movie/M.1315546118.A.159.html 此文章於 2011-09-09 01:51 PM 被 88space88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1,262
|
引用:
呃...我也沒看那些年...,阿信我也沒看.., 我是覺得那位網友說的太嚴重了,記得歐美那些片商規定要隔三個月後才能販售碟片版, 不是那位網友說"為了搶市場而只隔三個月就販售碟片版",而是怕上映版被碟片版搶市 場才規定三個月後才能賣碟片版。 而台灣的片商就沒這限制,DVD店已經貼出"那些年"的預購海報了。 再來,與其說是為了打阿信而提前上映,我倒認為九把刀是為了避開賽德克的宣傳期, 威尼斯影展後賽德克的新聞跟****舖天蓋地,誰還去管"那些年",以九把刀的精明, 會選擇要挑戰魏德聖還是挑戰阿信?九把刀也是新導演,可能原本預計這部會跟海角 一樣比較慢熱,畢竟要吸引非元作FANS進去得靠FANS的口碑,這需要時間, 所以才提前上映避免後期遇到賽德克,卻沒想到首周就能開出亮麗成績,相信九把刀自己也沒料到,所以才會跩成這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