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47
|
衛星導航把他帶到未通車的台26的安朔旭海段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95
|
引用:
政府好像不太想修 因為常崩塌,而且走南橫的人又少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47
|
引用:
對呀 南橫跟中橫一樣 很多路基都不見了 現在氣候又那麼多變 夏天有颱風 其他季節有豪大雨 今年修好的一場豪大雨可能得重來 就算想修也修不好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3
文章: 289
|
找了一下南橫消息,確定拼年底通車
風災重建路遙 南橫路斷估年底搶通 TVBS-2013年09月28日 下午19:17 記錄片拔「一條河」,看到高雄甲仙在八八風災後的重建,從2009年到現在,風災後已經過了4年的時間,台20線南橫公路還是不通,修復工程一再因為水災延宕,公路總局預估,最快12月才能開放小型車通行,事實上,災後修復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搶通為主,但完全沒有抗災能力,只需要2到3天就能完成;第二階段是中期提升,再來就是後期復建,但工程期間受到天候影響層面大,山區午後陣雨,暴漲的溪水幾度沖毀基樁工程,而桃源區往東長達8公里的路段,只能靠溪底便道通行,碰上大雨就中斷。 有眼淚、有勇氣,紀錄片拔一條河,以八八風災重建為背景,2009年莫拉克侵襲,重創南台灣,南橫公路中斷,寶來到桃源,沖毀了8座橋,災後重建,使用「鋼構」新橋,跨距大、製重輕,增加施工便利性。 橋梁工程陸續接近尾聲,但南橫公路的創傷,不只如此。TVBS新聞記者黃荷婷:「勤和到復興段,是南橫公路災損最嚴重的地方,在莫拉克風災後,從山上沖下來的土方,淤積高度將近有50公尺。」 桃源監工站長陳正偉:「莫拉克至少還有2000、3000萬立方的土石還沒有從山下滑下來,目前看到的土砂只是崩塌量的一小部分。」 桃源往東,勤和到復興,長達8公里的路段,只能依賴河床便道通行,路面顛頗,不好走,每逢大雨,便道土石流中斷,居民得繞道,改走玉穗農路。」管制人員:「要上去喔,好。」 外界對南橫的了解,就到梅山口,過了管制站無法再往上,但接下來的路段同樣受災嚴重,隨處可見大面積的山壁崩落,「蜘蛛人」靠著一條繩子,掛在陡峭山壁上,噴植土護坡,搶通工法分成三階段,便道便橋最低階,只需要2、3天就完成,以搶通為目標,抗災能力低。 再來是中期提升,利用貨櫃當橋墩,中間灌漿,河岸擺上石龍護坡。甲仙段副段長蔡鴻騏「材料的來源取得快,然後它的施工速度又快,疊起來之後,中間再用灌漿的方式,把它固定結合在一起,它就好像是聚積的混凝土,就可以當成橋墩或橋台。」 災後重建還是得以「永久」使用為目標,「後期復建」雖然耗費時間,但抗災能力高,然而山區施工,常常因為午後陣雨中斷,高海拔工區即便是7月酷暑,往往也只有6度低溫,天候條件增加施工困難度,災後4年,南橫通車時程一再往後延,公路總局寄望能在12月開放小型車通行。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苗栗
文章: 573
|
引用:
有無紀念碑還在其次,連續造訪兩次都未能騎完南橫全程的遺憾 就有可能讓他再來了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95
|
引用:
別傻了 一開始去年年底就說要通了 我那時就跟單車車友約好去騎 已經過了整整一年... ![]() 但是要硬闖還是可以 2009年8月88風災後南橫封閉 但是GOOGLE的街景圖是2010年2月拍的 看看這張在大關山隧道外的街景圖 對GOOGLE街景的員工肅然起敬啊... ![]() 此文章於 2013-10-24 06:29 PM 被 fgasfgasg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0 您的住址: 山與海之間...
文章: 58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6
|
引用:
謝謝分享!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0 您的住址: 山與海之間...
文章: 58
|
引用:
不客氣 我天天會追蹤 不是顯然一至兩星期才會更新一次 他挺喜歡找台灣的日本遺跡 大多數 我都沒聽過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