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5 您的住址: 溫泉區
文章: 7
|
前3頁看得真過癮
版上真是臥虎藏龍 正史野史各具精彩~ ![]() 第4頁開始就有股若有若無的腥味產生了 不要這樣偷渡可以嗎?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147
|
引用:
因為中央怕地方不服管,軍權向來都是緊抓不敢下放 下面要是誰敢玩得太過頭 逼不得已時、還可以派軍隊直接滅了 要形成割據勢力,一定要有能和中央對抗的武力 像:漢、唐、清的情況 中央沒實力制服地方、地方搞不好還有實力攻陷中央 中央就只能和稀泥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31
|
引用:
現代國家都用錢來控制地方了 那個地方不聽話就給你抽重稅,少補助.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147
|
引用:
如果地方有軍隊的話 地方不給中央抽稅,中央又能怎麼辦? 地方反過來向中央討錢、中央不給就準備開戰,中央又能怎麼樣? 只能靠武力開戰、唐朝未期就是這種情況(中央不一定會贏、長安被打進好幾次) 此文章於 2010-04-16 04:34 PM 被 iDemon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9
|
正史 野史 應該只有真史 和 假史 兩種吧
乾隆說了兩次 我在雍正王府出生 乾隆他兒子說了兩次 我父親在熱河行宮出生的 大清送給韓國的備忘錄稱為李朝實錄 記載著 乾隆的母親姓錢 看來不是海寧陳家之子?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31
|
引用:
關稅,貨物稅啊.只要有交通.就有上下其手的機會. 怎麼不舉周朝. ![]() ![]() ![]() 春秋五霸個個相亙打,但沒人稱皇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147
|
引用:
關稅、貨物稅這種東西那時候早就變成擁有港口、機場軍閥的東西 所謂「中央」充其量只是比較主要的軍閥,地盤以外的東西管不到 只是大家基本上認他做頭而已 像袁世凱原本是北洋軍閥群的頭頭 結果一個稱帝弄得完全失去統率軍閥的威望和正當性 接對來這些軍閥在誰也不服誰的情況下,只有靠戰爭來決定誰該服誰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
引用:
你似乎忘了,滿清中期開始都已經是漢人為軍隊骨幹,他想幹也不可能幹,你想幹?這時能幹的又是誰? 你該謝的不是滿清皇室,而是袁世凱跟孫文了,因為孫文答應讓袁世凱當總統,所以才真正免除戰火。 滿清想打,沒袁世凱同意,你是能拿什麼打?=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118
|
引用:
一" 那你要搞清楚什麼是周朝的封建制 封建其實是 武力征服+周天子承認當地從屬 所以 各國基礎都有自己的軍隊(當時氏族是軍力的來源) 比如說 姜太公封在臨淄 但他其實只有其方圓百里的支配權(剛開始的封地) 後來的齊國領土 是征伐東夷 淮夷的領土 而擴大增加 (死泡菜自稱自己是東夷族的後人) 封建分封 各諸侯國都擁有獨立的 軍事 財政 行政 權力 只要向周天子臣服 進行朝貢的本分就行 周天子能夠直屬的"天領"(王畿) 也只有現今河南跟陝西而已 其他地區都是由諸侯所控制的 二" 春秋五霸 時代還處於封建制時代 周天子的地位 就像日本戰國時的天皇 無人想取代 因為一旦取代了 會有被圍爐的危險 此文章於 2010-04-16 08:07 PM 被 hawtz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清朝的衰敗跟其他朝代不同的是他們在嘉慶後期受到很多外國力量的影響,而且還無力抵抗。
從海禁開始鬆弛之後很多人藉著與南洋、台灣、日本貿易取得資金。 有了黃金白銀可以買中國沒有的食物、武器、器械,依賴漕運輸入、輸出貨品的運輸買賣行業也開始興盛。 商業活動興盛也帶動票號興起,民間擁有的錢越來越多可是中央政府卻因為打敗仗簽條約大量賠錢。 民間有錢可以買武器糧食武裝自己,中央軍隊支用的經費來源卻越來越少。 所以當維新的口號一出,只有紫禁城裡那批人不同意,地方政府動心的很多。 改革勢力在維新運動受挫之後,於是改革變成造反,短時間裡就把清朝的命革掉。 民間力量支持的地方軍閥也影響後來的北伐抗戰甚至國共內戰,不過地方勢力割據的現象已經被共產黨整併掉了。 未來要再出現這種情形的機率並不高,現在的人教育程度都有一定水準,沒有充分動機要人民上戰場很難。 而且國際政治裡每個國家都會相互影響甚至干涉,一旦某個國家有內戰,國際上很難忽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