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31
					
				 | 引用: 
 你知道天演論吧!!! 還是你知道一動歸一動,永遠只會聽別人下令???? 試一百種改變,成功的可能只有三個.  | ||||||||
|  2010-03-24, 04:57 PM
			
			
	#131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9 
					文章: 71
					
				 | 引用: 
 地球的麵包都快被對岸搶光了,你還嫌對方進步太慢嗎??  | |||
|  2010-03-24, 05:12 PM
			
			
	#132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引用: 
 天演論 = 物競天擇 ?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 但是,大自然的規律法則,如何拿來強調文化的優劣,真是摸不著頭緒!!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
|  2010-03-24, 05:16 PM
			
			
	#133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引用: 
 有這麼悲觀嗎!? 後面還有印度、非洲加入發展列車哩!!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
|  2010-03-24, 05:18 PM
			
			
	#134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 引用: 
 我指的是政府在教育上 還一直灌輸這個想法 好吧,我已經從小學畢業很久了 也許現在的教科書已經改了 | |
|  2010-03-24, 05:18 PM
			
			
	#135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 多po 刪...... 123456789 此文章於 2010-03-24 05:23 PM 被 nomad 編輯. | 
|  2010-03-24, 05:21 PM
			
			
	#136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9 
					文章: 71
					
				 | 引用: 
 我是怕還輪不到他們發展,資源就被挖光了 ~ 不過搞不好之後西方國家會怕資源和工作被對岸搶光,變成他們開始鎖國,把大門關起來,就跟以前的中國一樣,現在台灣不就是這樣~  | |
|  2010-03-24, 05:35 PM
			
			
	#137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楓葉與霜晶的華爾滋 
					文章: 1,862
					
				 | 引用: 
 台灣那些過去給麵包的,現在在哭了,因為他們嫌台商給的麵包料太少。  
				__________________   | |
|  2010-03-24, 06:04 PM
			
			
	#138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 引用: 
 我倒是覺得大陸的工業發展模式是成功的 從初期的單純加工生產 把多餘的農業人口轉為工業人口,減少社會失業人口 當進步到一定程度時,開始生產自主性的東西 從模仿、仿冒別人的東西開始 漸漸的綀功綀出心得來,自已開發技術 另一方面,是用市場來換技術 直接觸到核心的技術 從改革開放的30年以來 年年成長率都高得嚇人 | |
|  2010-03-24, 06:16 PM
			
			
	#139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2,260
					
				 | 引用: 
 其實在那個年代,每一個國家都是帝制有皇帝/國王, 那為何中國會"閉關自守"? 有多數閉關自守的人民,才會有閉關自守的皇帝、閉關自守的官員, 1623年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允許專利權設立,英國百姓才會開始發明東西,才會有18xx年工業革命, 但英王允許專利權,和英國工業革命,又是綠起於歐洲的文藝復興, 一開始的11xx~15xx年的文藝復興也不過是所謂的藝術品(中國在各年代還是有很多藝術品) 但14xx年德國有鉛合金的活字印刷,15xx年後文藝復興則有很多思想/理論,就必須要書籍才能推播, 出版書籍的成本愈低,才能有愈多元化的思想, 當基層的百姓有多元化思想之後,16xx年的英皇才較能接受那些想法,搞出個專利權, 你認為專利權是英王自己想出來的嗎? 像清朝有銅的活字用來印什麼經,但恐怕只有宮庭才玩得起"銅字"! 當平民能讀的就那幾種"刻板"的書時,平民的思想就會受到局限,而影響到國家競爭力, 當平民不用花太多錢也能出書時,多元化思想則可增加國家競爭力! 印刷術在那個年代叫做"術",是現代所謂的"科技"。 PS. 所謂的"刻板"原本就是指印刷方式,一直到清末才有鉛合金的活字印刷。 此文章於 2010-03-24 09:21 PM 被 FlyNews 編輯. | |
|  2010-03-24, 09:16 PM
			
			
	#1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