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Global-Policy
*停權中*
 
Global-Polic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5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3


哇!!!漢草啾賀耶~~~屋練貴....
     
      
舊 2008-05-16, 03:19 PM #1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lobal-Policy離線中  
EddieWu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3
引用:
作者strong
"唐朝" 不是我提的, 麻煩往前找 "原作者" ~

不過, 唐朝 可是 中國歷史上 的 盛世,

當 唐朝人 可是很 幸福滴 ....

至於 蜀道難 的 原始典故,

不過是在 描述 四川 叢山峻嶺 的 險峻地勢,

千年之後 險峻地勢 依然沒變,

當現代人失去 文明機具 的 支援,

一切回到原始的 腳力,

那麼, "蜀道難" 依然成立 !!



其實他們更比中共人定勝天~所以覺得蜀道一點都不難..可能就幾個樓梯吧

至於我沒去過汶川甚至四川..不與置評
 
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flickr.com/photos/10768320@N04/
舊 2008-05-16, 03:21 PM #1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ddieWu離線中  
aston
*停權中*
 
asto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79
Talking

引用:
作者E.A.G.Y.O.O.
台灣救難隊抵達災難現場了....



看來中國應該是怕日本出動這些隊員來協助他們救難。

舊 2008-05-16, 03:30 PM #1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ston離線中  
Computer Cowboy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1,933
引用:
作者Beijingeraser
通篇看下來,我在想如果我們第一時間就讓外國救援隊伍進來,你們台灣人是否就能承認這次救災的得力及時了呢


會說你們又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可以少死掉一些本來不應該死的人。
舊 2008-05-16, 03:32 PM #1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mputer Cowboy離線中  
Computer Cowboy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1,933
汶川縣映秀鎮震後圖
組圖:航拍地震後汶川縣映秀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13:16 新華社














還有誰說沒有平地停直昇機的, 地方多的是。

http://video.sina.com.cn/news/c/bn/...201415331.shtml

看看14/5天氣很差嗎?

此文章於 2008-05-16 04:15 PM 被 Computer Cowboy 編輯.
舊 2008-05-16, 04:11 PM #1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mputer Cowboy離線中  
RogerShih
*停權中*
 
RogerShi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引用:
作者Computer Cowboy
會說你們又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可以少死掉一些本來不應該死的人。


我一直很想問,黃金72小時裡,每個市鎮多少棟大樓,每一棟肯定都有待援的人,先進生命探測儀在這時候沒用啊,因為肯定有人待援,這時候最重要的還是投入大量的人力。

一組國際救難隊多少人?一棟大樓的救難ok,但一城一鎮的救難,難道國際救難隊神到一個人可以負責一棟嗎?

921 時國外救難隊來,先去的像是東星、林肯,像南投大範圍的搜救,還是動用國軍大批人力才有用。

至於挖土機啥的,那都是災後重建的工作了,不然挖到待救的,那就好笑了.


受害範圍至少台灣的 12 倍大,要多少國際救難隊人員?後勤誰負責?誰來指揮?誰來調度?

美國卡崔那出的槌這邊好像就沒啥人有意見,真怪.
舊 2008-05-16, 04:13 PM #1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ogerShih離線中  
nomad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引用:
作者strong
"唐朝" 不是我提的, 麻煩往前找 "原作者" ~
不過, 唐朝 可是 中國歷史上 的 盛世,
唐朝人 可是很 幸福滴 ....
至於 蜀道難 的 原始典故,
不過是在 描述 四川 叢山峻嶺 的 險峻地勢,
千年之後 險峻地勢 依然沒變,
現代人失去 文明機具 的 支援,
一切回到原始的 腳力,
那麼, "蜀道難" 依然成立 !!


又不是全中國都地震了
中國還有一堆文明機具可以用啊

不要再把沒有意義的事當理由拿出來說了
現在已經不是古代了,文明工具依然多得是
我想重點是
現在是現代了
老共有能力利用直升機把大規模的兵力投射到國內任何一點
甚至是國外都可以
為什麼一直出現解放軍背著背包上山下海的畫面?
老共的大型軍用直升機連火砲都可以運送了
卻連人都無法運送?????
都可以上青天了,為什麼一定要走蜀道??
打仗可以做得到的事,救災反而做不到?
救災視同作戰,難道在大陸不一樣嗎?
舊 2008-05-16, 04:27 PM #1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mad離線中  
Computer Cowboy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1,933
引用:
作者RogerShih
我一直很想問,黃金72小時裡,每個市鎮多少棟大樓,每一棟肯定都有待援的人,先進生命探測儀在這時候沒用啊,因為肯定有人待援,這時候最重要的還是投入大量的人力。

一組國際救難隊多少人?一棟大樓的救難ok,但一城一鎮的救難,難道國際救難隊神到一個人可以負責一棟嗎?

921 時國外救難隊來,先去的像是東星、林肯,像南投大範圍的搜救,還是動用國軍大批人力才有用。

至於挖土機啥的,那都是災後重建的工作了,不然挖到待救的,那就好笑了.


受害範圍至少台灣的 12 倍大,要多少國際救難隊人員?後勤誰負責?誰來指揮?誰來調度?

美國卡崔那出的槌這邊好像就沒啥人有意見,真怪.


並不是說外國救援組織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只是多一個人幫手,便救多一條生命,不要轉移視線,我並不是說在大樓中待救的人,而是在瓦礫中的一堆人怎辦?
那麼我想問問現在現場後勤誰負責?誰來指揮?誰來調度?是不是外國救援隊不來,便不用後勤?指揮?和調度。不要和我再提這些原因了,來來去去都是用這些理由來推諉。
政府調了多少人救災?
為甚麼在現場報導的記者要幫手救人?為甚麼記者都到了,救援人員還沒到?
是不是救援人員不足?
舊 2008-05-16, 04:29 PM #1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mputer Cowboy離線中  
nomad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引用:
作者RogerShih
我一直很想問,黃金72小時裡,每個市鎮多少棟大樓,每一棟肯定都有待援的人,先進生命探測儀在這時候沒用啊,因為肯定有人待援,這時候最重要的還是投入大量的人力。
一組國際救難隊多少人?一棟大樓的救難ok,但一城一鎮的救難,難道國際救難隊神到一個人可以負責一棟嗎?
921 時國外救難隊來,先去的像是東星、林肯,像南投大範圍的搜救,還是動用國軍大批人力才有用。
至於挖土機啥的,那都是災後重建的工作了,不然挖到待救的,那就好笑了.
受害範圍至少台灣的 12 倍大,要多少國際救難隊人員?後勤誰負責?誰來指揮?誰來調度?
美國卡崔那出的槌這邊好像就沒啥人有意見,真怪.

重點1:正因為需要求助的人多,所以台灣沒有拒絕外國的救難隊,而老共拒絕了,在黃金72小時之後才路續放行
重點2:很多人都說卡崔那是人禍,禍首是美國現任總統

不要選擇性的聽、選擇性的看
舊 2008-05-16, 04:33 PM #1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mad離線中  
RogerShih
*停權中*
 
RogerShi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引用:
作者Computer Cowboy
並不是說外國救援組織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只是多一個人幫手,便救多一條生命,不要轉移視線,我並不是說在大樓中待救的人,而是在瓦礫中的一堆人怎辦?
那麼我想問問現在現場後勤誰負責?誰來指揮?誰來調度?是不是外國救援隊不來,便不用後勤?指揮?和調度。不要和我再提這些原因了,來來去去都是用這些理由來推諉。
政府調了多少人救災?
為甚麼在現場報導的記者要幫手救人?為甚麼記者都到了,救援人員還沒到?
是不是救援人員不足?


我就問你,一整個城鎮的瓦礫堆,你要多少人的救難隊才能處理?要撥出多少人另外配合這些救難隊?

當初921,南投是多少救難隊?還是國軍大批人力比較有用?
舊 2008-05-16, 04:36 PM #1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ogerShih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3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