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
引用:
不介意的話我手邊有些死板子可以拆啦,有興趣嗎?(當然也要你你有興趣的電容,不然拆不到你要的也是白搭)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
引用:
狼大的說法接近,但跟實際情況有一點點的出入。 可能是狼大手邊沒有這科PWM IC的Datasheet,所以就讓小弟班門弄斧一下: 如同之前所提及,EPU是一顆可以具有自行調整以下參數的PWM IC: Vcore offset loadline Overclocking Threshold Phase balance Temperature trip point 風扇控制 此外,也內建數位偵測器,可以即時從VRM端偵測到CPU的覆載狀況。 基本上EPU在偵測到CPU覆載超過低於特定水位時,EPU就會自動將情況回報給系統,然後透過EPU內建的loadline調整功能對CPU整個的loadline進行調整(並非直接調整電壓)。 由於事件是透過硬體中斷達成,所以不會增加CPU的覆載,也不會因此影響到效能。 AiSuite的主要任務,如同日前所述,必須為了配合不同CPU體質差異,針對使用者安裝的各顆CPU進行高低覆載運算,決定loadline可調整範圍後給EPU參考。 此外,就如同大家所知道的,將檔次設定透過SMBUS通知EPU,讓EPU知道該在哪個檔次下工作。 至於相位切換則是透過EPU外的外部線路進行硬體式自動切換動作。由於僅只會從EPU取得CPU覆載自行進行切換動作,所以就算沒有安裝任何軟體(包括OS)也會自動進行相位切換動作。 我這裡知道的情報差不多就是這樣囉。 請狼大參考。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引用:
引用:
上述所述的調整功能,主要就是因為將傳統類比式控制器內用來回授比較控制的誤差放大器,改由ADC、DAC以及數位比較器等數位化元件構成,將類比信號轉為數位信號,所以可以使用數位方式進行抵補或是修正,而非以往需靠外掛補償電阻或電路來達成,其實早在Volterra推出Digital VRM controller以及整合功率元件後,由軟體控制/監控PWM晶片的能力早就已經具備,曾經看過某片D-VRM主機板透過vendor提供的開發用軟體經傳輸線對控制器進行細部參數修改並回傳各單元運作數據(電流、瓦數等等),令人印象深刻,而前段時間也有幸一窺ADI專為ASUS新EPU使用的ADP32XX PWM控制器開發用軟體,雖然出來時間慢上D-VRM,不過從傳統的純類比控制器變成數位/類比混成控制器的進步,在下是相當肯定。 而在下對於D-VRM因為改善控制模式(控制IC到功率元件亦為數位信號傳輸)及提高交換頻率,而縮小電感體積及大量省略電解電容的使用,進而節省空間是最為推崇的。雖然熱密度較高(因為發熱主要的功率元件為覆晶式封裝,熱量累積於表面上,而有發熱高的錯覺),不過對其加強散熱反而好做,也不會VRM電路的溫度去影響其他週邊元件,只可惜成本、供貨(不過鴻海都有在高階板用了,貨源上應該不是很大問題)、製造技術(表面黏著的覆晶式功率元件考量到板彎會不會有球脫、錫裂等問題)等方面,使D-VRM大多僅於伺服器級主機板上應用。 EPU或DES是否會當機,在下測試時兩組平台怎麼切都正常,實無華碩之前說明DES較易當,或是技嘉現在所述EPU換模式就CRASH,只不過兩家軟體,DES較佔系統資源,EPU偶爾會耍笨。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30
|
簡單的說
到底是雞排省電 還是石頭省電?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900
|
這種事尷尬的是A公司跟B公司是好朋友的人,
業界就這麼小, R&D都跑來跑去的, 下班後碰面吃飯聊天時,都會說我公司又在搞這一套了, 別太介意喔...... ![]()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引用:
就在下之前的測試,兩者在65nm處理器上差異不大,不過技嘉雖然小省一點點,只是效能上被犧牲。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眾人都說好的床舖上
文章: 121
|
誰抄誰..誰造假....天曉得有多少人會知道...
EPU 是啥...我點進來看了才知道... 主機板省電...那不如叫微軟別出Vista, Intel 別推四核心, SONY別在推藍光.. 越推越高階..還不就都為了效能跟好看的效果...還不都為了自爽... 不論真相為何...有多少使用者知道...影響層面??? 光華還不是照賣,,,電腦還是不一樣照組...你不也是照樣超頻... 省電..還不就脫褲子放屁.... 還不如 板子少一點不實用的功能...價錢低一點...
__________________
四不一沒有: 不高,不帥,不瘦,不幽默, 沒錢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66
|
引用:
說到這點...剛剛小弟很無聊去看了一下兩間P45的SPEC 有興趣的也去看看吧 先不論這些N+1的功能(EPU or DES) 丟石頭的真是豁出去了 低階打全日系固態長效CAP+黑PCB+8相 高階還有16相+chipset 2相+RAM 2相 (其實雞排店還是可以跟之前一樣玩個6筒扮12筒的12筒雞排 ![]() ROG更不用說..整個Maximus II就是殺到不行 所以現在還在玩石頭的EPU是在糢糊焦點? P45感覺賣雞排的會是場硬戰啊 ![]() ![]() ![]() 小弟已經好幾樓沒搶到沙發了...等下來算一下時間.. 坐板凳看戲屁股很痠啊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66
|
引用:
DES犧牲掉的效能可不是省一點電可以補回來的 ![]() 玩電腦幾年來..第一次看到效能分數亂七八糟跳來跳去的測試結果呀... ![]() ![]() ![]() 此文章於 2008-05-13 02:08 AM 被 Hyds 編輯.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9
|
引用:
我發現的不像你說的那樣~~ DES 就不過是單一隻程式~ 而 EPU 卻要跑至少3隻程式 AI-Suite.. AI-Gear..還有一堆常駐程式 AI-NAP.... 麻煩按個 Ctrl + Del 就知道誰比較佔 CPU 資源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