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魚丫頭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5
您的住址: 池塘找不到..就來蔚藍海域吧
文章: 31
DAIMOS22222
很想了解你PO的內容寫些什麼..
但是看簡體字頭會暈..@@
     
      
舊 2007-07-05, 01:15 PM #1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魚丫頭離線中  
songmong12
Major Member
 
songmong1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高雄的大醫院附近
文章: 216
簡體字很難看的懂耶....要不要翻成繁體再來貼一次啊
 
舊 2007-07-05, 01:21 PM #1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ongmong12離線中  
old2chang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150
引用:
作者DAIMOS22222
這和門派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德國那個負責實驗的根本不是中醫生,你要說"針灸不是沒效"
可以,證據在那裡??這是醫學基本觀念,你連這種觀念都沒有,實在懷疑你念醫學院

事實上那篇德國論文不是孤篇,美國也有不少,研究方法都差不多
就是比較亂札針和資深中醫師札針後的療效,結果都是一樣,
這就徹底否定了中醫的經脈說,

當然這有兩個層次,

1:針灸本身有效否??

2:如果有效,那解釋針灸有效的脈洛穴道理論是否正確?

很明顯2已經被推翻了

再來流傳很久和有效是兩碼子事,比方說西醫傳統的放血,這種治療從埃及就有,
起碼超過3-4000年的歷史,比中醫的歷史那是久太多了, 一直到19世紀還有人用,後來證明根本沒效就整個被推翻了但是在歐洲還是有人繼續認為放血能治百病變成民俗醫療繼續存在--

目前針灸比較公認有療效的大多在於治療肌肉筋骨酸痛,此外也有用來輔助麻醉,對動物則是輔助鎮靜跟刺激發情,前幾年大出風頭的頭皮針因為不確定性太多,這個就不便發表意見

針灸的脈絡穴道理論門派之多真的是看不完,前面已經有大大PO過了,脈絡穴道理論因為幾乎都是經驗傳承,常常會有某一派對某些症狀效果比較好的傳聞出現

放血還是存在現代西醫治療方式裡,只是用途不多,目前比較通用的是利用水蛭(因為水蛭唾液可以抗凝血兼局部麻醉)把淤血放掉促進組織修復,比全身性抗凝劑或血栓溶解脢安全多了

西藥也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形,許多呼吸道消化道用葯跟抗癌劑就是如此,只要能通過效力試驗跟安全試驗就算不知道作用原理一樣可以上市,在這點上面中葯就欠缺了嚴謹的審核制度,這是比較需要改進的

樓主下面這句: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點中醫理論錯誤但並不代表中醫的藥都沒有效'''''''''''''''''

可是樓主一開始發文不是就斬釘截鐵的說

[[[[[[台灣正規搞中醫的是中國醫藥大學,以前台灣政府和他們搞過一個

"用科學方法驗證中藥有效性"

的研究,我一個叔叔有參與,結果一開始挑的幾十項就證明通通沒有效,台灣政府就趕快叫停, 免的徹底砸了中醫的招牌]]]]]]


還是想請D大透露一下,您是哪間學校畢業的
舊 2007-07-05, 02:44 PM #1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ld2chang離線中  
DAIMOS2222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
引用:
作者old2chang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點中醫理論錯誤但並不代表中醫的藥都沒有效'''''''''''''''''

可是樓主一開始發文不是就斬釘截鐵的說

[[[[[[台灣正規搞中醫的是中國醫藥大學,以前台灣政府和他們搞過一個

"用科學方法驗證中藥有效性"

的研究,我一個叔叔有參與,結果一開始挑的幾十項就證明通通沒有效,台灣政府就趕快叫停, 免的徹底砸了中醫的招牌]]]]]]
...


噴飯,這樣簡單的話你都看不懂,你真的是醫學院畢業的??是你家裡自己開的醫學院??
舊 2007-07-05, 02:59 PM #1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IMOS22222離線中  
色即是空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7
您的住址: 琉璃仙境
文章: 45
[QUOTE=DAIMOS22222]1:沒有,黃帝內經連史記都沒有,所以應該是成書於西漢時, 連中醫神醫中的華陀都是印度貨
你說中醫受印度醫的影響大不大??

史記都沒有?應該是西漢,這是怎麼推測出來的?
請用個人觀點說明

陰陽十一脈灸經史記也沒記載,請問又是成書於何時?
請用個人觀點說明

黃帝龍首經,史記上也沒記載,又是起源於何時?

黃帝陰符經史記有提到,又是起源於何時?
舊 2007-07-05, 03:04 PM #1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色即是空離線中  
DAIMOS2222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
引用:
作者色即是空
[QUOTE=DAIMOS22222]1:沒有,黃帝內經連史記都沒有,所以應該是成書於西漢時, 連中醫神醫中的華陀都是印度貨
你說中醫受印度醫的影響大不大??

史記都沒有?應該是西漢,這是怎麼推測出來的?
請用個人觀點說明

陰陽十一脈灸經史記也沒記載,請問又是成書於何時?
請用個人觀點說明

黃帝龍首經,史記上也沒記載,又是起源於何時?

黃帝陰符經史記有提到,又是起源於何時?



簡單,史記裡面根本沒有提到黃帝內經這本書,事實上戰國時代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或一本書提到黃帝內經,它第一次出現是在後漢書

所以推測是成書於史記和後漢書之間
舊 2007-07-05, 03:15 PM #1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IMOS22222離線中  
RyanOne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47
什麼德文 英文的我是看不懂
不過d大就只針對某些點在不斷迴圈
對於之外的問題完全不回應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可以解釋一下嗎?

不過這篇還蠻不錯的 可以刺激一下腦袋的運作
舊 2007-07-05, 03:19 PM #1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yanOne離線中  
DAIMOS2222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
參考一下:為什麼偽拖黃帝,簡單漢朝皇帝崇尚黃老,所以--
------------------------------------------------------------
《黃帝內經》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漢書.藝文志》作者班固是根據《七略》刪其要而成;而《七略》是劉向、劉歆父子,作為圖書分類目類來主持的,分工校正方技類,而由李柱國來分工、校正醫書,時間是西漢成帝河平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年,而被認為《黃帝內經》最晚也要在公元前26年成書。最早是在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史記中記載不少當代醫學,如公乘陽慶、倉公、扁鵲等,但唯獨沒有記載更為重要的《黃帝內經》,所以被認為不可能早於寫《史記》的時代,司馬遷是在公元前99年入獄時撰寫了史記,從上述推論《黃帝內經》大約是在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 但這部分仍有其它專家的不同看法。還有其它的旁證是,1973年,在馬王堆3號墓所出土的簡帛醫書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五十二病方》、《脈法》、《導引圖》等14件醫書,而墓主是西漢初年封於長沙的軑侯利倉之子,下葬時間為漢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這些文獻較為簡略粗糙,例如只有十一經脈,而黃帝內經是十二經脈,從理論的簡繁、完善程度上認為,十一經脈要早於十二經脈,也就是完備的《黃帝內經》的成書年代要晚於公元前168年。
舊 2007-07-05, 03:20 PM #1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IMOS22222離線中  
DAIMOS2222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
引用:
作者RyanOne
什麼德文 英文的我是看不懂
不過d大就只針對某些點在不斷迴圈
對於之外的問題完全不回應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可以解釋一下嗎?

不過這篇還蠻不錯的 可以刺激一下腦袋的運作


請明確指出我如何

"針對某些點在不斷迴圈對於之外的問題完全不回應"

否則我很難回答,還有我開欄就說過這其實是我在中國論壇和別人論戰寫的
有的內容是直接拷過來並不是針對網友的問題,所以有時候你會看起來有點突兀
舊 2007-07-05, 03:24 PM #1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IMOS22222離線中  
DAIMOS2222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
我一直說中醫一直吹中醫博大精深,我說中醫一點都不博大精深
反而很幼稚而愚蠢,

我們就來看中醫的五行學說到底是什麼東西;

-----------------------------------------------------
http://www.sotcm.com/yinyangwuxing.htm
五行學說

五行在最初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五類物質──木、火、土、金、水。在日常生活的接觸中,古人發現這五類物質經過混合加工後,可以創造出各種新的物質來,因而就產生了以這五類物質作為宇宙間萬物的基礎的唯物概念。根據這個概念,古人就把一切事物和現象,按照不同的特性,都把它們歸納於五行之中,使五行就成為具體物質的抽象化的代名詞了。最後,五行學說發展成為一種事物的歸類方法和推演事物間相互聯繫及其變化的一種理論工具。五行學說對人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影響,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例如我們常說要上街去買些“東西”,這“東西”兩字就來源於五行學說,東代表金,西代表木,古代人們認為一切物體差不多都由金和木兩種物質做成,因此就把“東西”二字作為一切物體的代名詞了。

五行學說的生剋規律:五行學說,主要是以五行相生、相剋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關係。相生規律:“生”有資生、助長、促進等含義,“相”是互相的意思,五行之間有互相資生、助長、促進的關係,即稱之為相生關係。有了這個相生的關係,才能使五行綿綿不絕的運動和生化。五行相生的規律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能生火。原來的意思,可能是見到鑽木取火,而且木本身又能燃燒起火,因此認為木能生火;一切物體被火燒後成為灰土,因此就認為火能生土;所有金屬都是從土地或礦石中提煉出來,因此認為土能生金;金屬器皿放置地上,受著溼氣會凝結成水珠,此外金屬遇高溫便熔化成為液體,因此說金能生水;一切樹木或植物如果沒有水灌溉,就要枯萎,必須有水分才能生長,因此說水能生木。

五行學說的相剋規律:“剋”含有克制、制約、克服的意思,相克就是相互克制、相互制約、相互克服的意思。五行之間有了相克的關係,才可以使五行的任何一行都不致於過分亢進,而能保持一定的平衡。五行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又克土。原始的認識,可能是古人見到樹木都生長在土地上面,吸取土地中的養分而使土受損失,使土地越來越貧瘠,所以認為木能克土;洪水來了,古人就用泥土築堤來阻擋它,所以說土能克水;水能使正在燃燒著的火熄滅,這就是水克火;一切金屬被火燒後會軟化或熔解,這就是火能克金;金屬的刀斧能砍伐樹木,因此說金能克木。

在五行相生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這兩方面關係,生我的是“母”,我生的是“子”,所以五行的相生關係,又叫“母子關係”。在五行相克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克我”兩方面的關係,我克者為我所勝,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所以,五行的相克關係,又稱為“所勝”與“所不勝”的關係。

此外,還有所謂“相乘”和“相侮”關係,則屬於事物發展變化的反常現象。“乘”是乘虛侵襲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也就是持強凌弱。相乘,就是過度的相克,它的規律和相克是一致的。例如,木氣太旺,便要去乘土,使土氣虛弱。相侮,又叫反克,也即原來是自己可以克勝的一方,卻反而被它克勝,它的次序和相克正好相反,例如,正常的相克關係是木克土,如木氣不足,土氣很旺,土就會反過來侮木。

五行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一樣,應用在祖國醫學中,作為一種說理的工具,應用十分廣泛,而且起著一定指導作用。它主要運用於以下兩個方面:

1.運用五行的各種個別的特性,以木、火、土、金、水為中心,把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人體的臟器組織,按照它們的個別特性、形態、功能以及表現等各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類似,就把它歸納於那一行中,分成了五大類,按類做系統的歸納,這樣就把各種五花八門、千差萬別的複雜現象,理出了一個頭緒來,從而可以說明人體內臟之間的關係、體表與臟腑之間的聯繫,和人體與自然界之間的聯繫。例如肝臟性喜舒展條達柔和,故把肝比做木;心陽能溫熱全身,故把心比做火;脾能化生精微,故把脾比做土;肺氣清肅下降,故把肺比做金;腎藏精主水,故把腎比做水。

提到一項,就應該聯想到一系列的其他項目,例如講到“肝”,就可以聯繫到肝開竅於“目”,與體內的“筋”有關係,與情志的“怒”有關等。這一系列連鎖性的關係在臨床上很有實用價值。如目病治肝,療效很好;肝主筋,肝病常易動風抽痙,以和風吹動樹木時,使樹枝動搖來解釋;大怒容易傷肝是臨床上經常可以遇到的現象;肝屬目,旺於春季,所以肝陽病也好發於春季。因此,人體與四時、五氣、五味、五官、五體等的關係,可以運用五行學說來加以歸納,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相互聯繫的統一性。

2.運用五行生克的理論,來說明人體內部臟器之間也存在著相互資生、促進、或相互制約、克制的關係。如從上表縱的方向看,就有五行生克的關係。如腎(水)之精可以養肝(木),肝(木)藏血可以接濟心(火),心(火)或命門之火可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穀的精微以充養肺(金),肺(金)清肅下行以滋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瀉脾土的壅郁;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氾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氣,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
舊 2007-07-05, 03:51 PM #1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IMOS22222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1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