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718
|
引用:
記得三倍券發放時 看過有人PO出官方公布承包印刷廠商的資料 除了紙卷很貴 還有哪個特製的膠套用來放三倍券,都不便宜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文章: 6
|
引用:
上面有個說: 11折要賣的。 11折=550元 他還以為11折是5500。 ![]() ![]() ![]() 3倍券我拿去買香菸 ![]() ![]() ![]() 此文章於 2021-07-29 01:54 PM 被 JOK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23
|
引用:
這個東西其實是逼你消費另外拿錢出來買東西跟紓困的目的不同 我覺得面額要精心設計讓你很難買剛好用光 不然就是要規定不能抵超過單筆消費的1/2這樣。 而且要規定不能拿來繳各種固定支出的費用。 也不能用來買日常用品。 之前那個3倍券可以拿來繳費買日常用品根本失敗 那樣不如直接發現金 有人說幾千塊存個的三小 但現在很多人的觀念還是有錢就要存起來管你多少錢,尤其是老一輩的 你給他現金他絕對不會拿去消費 我有時候會請特休在家休息,就會被我媽唸說你特休留著換錢不是很好 我就說少請一天特休一年也才多2000不到 我媽就說2000也是錢啊。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30
|
發券就是要給攤販難堪,所以去年很多攤販是不收券,因為拿去銀行也無法換錢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1
|
引用:
沒公司行號 去銀行換錢有困難 但也避稅很多年了吧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18
|
「朝三暮四」,先放個風聲,爛方案出來,再給個小甜頭,操弄術真高明。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要正確答案的話, 其實是不要發$, 而是要擴大公共支出.
擴大公共支出來"雇用"社會閒置的人力以及訓練等景氣好轉後他們重新投入職場. 為何這招不用了? (其它國家還是有在用) 因為台灣公務單位已經超越民間單位的優勢了. (就是收入, 講白點) 你擴大招人進入公家單位, 到時候他們不會想要流出去..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718
|
引用:
政府不是有八年八千億前瞻嗎? 要他們如何再變出新的名堂,擴大公共支出?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這是一種擴大公共支出, 主要是帶動廠商, 對於那些廠商雇用人力, 有部分效益. 我說的是更直接納入人力的, 從低階到高階, 從清潔打掃到社區建物的維護, 電力培養技術員工, 諸如此類. 為國家的基礎打下更牢固的人力/物力/建設等........ 說穿了, 聽這個很多人會不爽, 對岸最近在做的. 去泡沫, 去房市槓桿, 重新穩固基礎建設以及人力培養/人口恢復, 諸如此類. 成效如何不曉得, 但至少對岸抓對方向了. 但這個非常耗費心神以及智商, 要有非常聰明的人來規劃, 如果對這兩句有意見, 又是生氣菁英論點的, 那我沒辦法. 因為這就是社會真正公務菁英的責任, 想辦法規劃, 安排, 解決社會的問題. 花錢買東西人人會, 但買來有效益, 花得有效率, 這就是焦點.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18
文章: 95
|
引用:
![]() 不再是保母,不再是公僕 高希均1986/2/1天下雜誌57期 一、勞瑞筆下的許市長 美國漫畫家勞瑞塑造的「李表哥」掀起了國內的熱烈反應,引起我更多注意的倒是他去年七月筆下的台北市許市長。許市長是一位極肯用心,而又有現代知識的市長。 勞瑞把市長畫成一位保母,把市民當做搖籃被愛護的嬰孩,似乎脗合國情,是一張應當受到喝彩的漫畫。我要在這篇短文中指出: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所得的提高,政府首長及其他公務員應當扮演一個新的角色:既不應當再是保母,也不應當再是公僕。 二、「保母」的愛心已無能為力 在經濟發展初期,政府的影響力無所不在,正如一九五○-六○年代的我國政府。在這一經濟起飛的階段中,政府的權威鮮遇懷疑,首長的裁決鮮遭異議。此時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首長及公務員,一面發揮愛心以保母自居;一面戒驕矜之氣又以公僕自勉,這實在是令人稱讚的自律。 當以保母自居時,政府就要處處「照顧」人民。怎樣來「照顧」人民呢?政府部門就以免費的方式(如義務教育)、補貼的方式(如米農)、虧本的方式(如自來水)、價格少調整的方式(如公用事業費率),以及政府提供的方式(如國民住宅)。在每人所得微薄時,社會上需要這種充滿愛心的措施。 可是,當每人所得已由三十多年前的二百美元激增到今天三千美元時,不僅「嬰孩」已經長大了,同時也富有了。更重要的是:人民已不再要便宜但是擁擠的公車、已不再要便宜而不能生飲的自來水、已不再要便宜而缺乏水準的國民住宅……。三十多年前,只要「有」-有公車坐、有自來水喝、有學校上-就可以令人民滿足,現在則要追求生活的高品質。 人民較多的需求與較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在現代社會中,已無法只靠保母的愛心就可以全面提供。 三、「公僕」不應難為 如果「保母」象徵著愛心的奉獻,那麼「公僕」就代表著自我的犧牲-不計毀譽,任勞任怨。我們也許可以要求少數的首長應當具有這種高度的愛國情操,但不應當希望大多數的公務員再是公僕。 現代社會中的公務員不需要再有「公僕」的謙卑與犧牲,而要能:(一)公正的執行公務,(二)公平的對待人民,以及(三)公開的與各界溝通。 當首長及公務員不再以公僕自勉時,全國人民怎麼再能夠要求全國公務員繼續犧牲?各級政府的公務員就容易爭取較好的待遇、較合理的工作環境、較優厚的退休金。 三十多年來,我國的公務員一直以保母之心照顧人民,又以公僕之心約束自己。現在是全國人民對他們提供合理報酬與應有尊敬的時刻,特別是較高職位公務員偏低的待遇,根本不能與其政治責任與心理負擔成比例。 執行公務的人員仍然可以充滿了愛心及自謙,但人民要肯定他們的人格、地位與貢獻,提供必需的資源,使「公僕難為」變成一個歷史的名詞。 四、現代社會中的對稱 當行政首長修正了保母心態及公僕自謙時,他們即是不再以傳統的方式來照顧人民或者對待自己,而是要以現代社會中權利與義務、享受與代價、服務與成本,要求與參與對稱的方式來推行政務。他們應當以理直氣壯的口吻告訴大家: 人民有應得的權利,當然也要善盡義務。 人民有應得的享受,當然也要提供代價。 人民接受各種服務,當然也要負擔合理成本。 人民提出各種要求,當然也要自己參與。 讓保母獨自費心,讓公僕獨自辛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這就是說:保母不是聖誕老人,公僕也不能做無米之炊的巧婦。也正因為人民必須要付出更多的代價,人民也就更有權利要求政府部門講求優先次序、行政效率、成本效益……。 如果保母與公僕的心態延續,人民就會理所當然的接受照顧,民意代表也就理所當然的反對任何成本的分擔,政府部門在處處約束下,只能提供便宜但低品質的服務,當年的一片愛心,變成了提高生活素質的阻力。 保母心態的消除,政府就容易把人民的權利與義務放在天秤上;公僕自謙的修正,可以使公務員在小康的社會中得到應有的-但遲來的尊敬。 有了受人尊敬的公務員,才容易產生受人尊敬的政績。 此文章於 2021-07-29 06:04 PM 被 kaa53578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