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9
文章: 93
|
突然我想到SO4的劇情...
最後發現!!! 所謂的主角這些...真的都只是某些人的遊戲世界裡面的腳色罷了XD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10
文章: 1,338
|
剛有人PO禮砲六號遇到有外星人說有存在六個宇宙....跟這邊的平行宇宙好像不是同一回事....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0
|
引用:
如果真的有那麼數千萬億兆個以上的多重宇宙 但是連區區一個平行宇宙都無法看到也難以驗證,卻完全相信有這種事? 為何地球是平行宇宙的出發點?搞不好也只是其中一個支線 在地球做的事根本影響不到其他平行宇宙怎麼辦? 而且多重宇宙的分裂點是從何開始?哪一秒哪一瞬間? 行為舉動的大小?憑什麼一個舉動就能分裂成平行宇宙? 為什麼這個宇宙在做出某個小舉動~能影響到幾千億兆光年以外的"自己"? 在平行宇宙分裂之前的是完全同樣的世界嗎? 況且名字身分地位的不同 甚至連家庭跟兄弟姊妹搞不好都不一樣的,那會是貨真價實真正的你? 是同個靈魂?還是同個名字?同性別?長得很像?哪個能斷定那就是平行世界的你?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48
|
引用:
佛經裡面倒是有這樣的記載... 佛陀與天人開學術研討會的時候 工作人員會問要用宇宙標準時間 還是 地球標準時間 ![]() 「為用天上時節?為用人間時節?」 世尊告曰:「用人間時節。」 對曰:「如是。世尊!」 是時,釋提桓因即以人間之食,復以人間時節飯食如來。 爾時,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謂言:「我等今見如來竟日飯食。」 人間吃一頓飯的時間 等於世外的一整天...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324
|
引用:
好像反了. 假設人間一天等於天上數秒. 所以天上人就數秒鐘看到佛吃一次飯. 等於整天都在吃飯. 如果以天上人時間,則人間人會看到他幾年幾月不吃飯. 每一層天,或是地獄,鬼道的時間都與人間不同. 所以彌勒菩薩做佛還要57億年後. 或是剛剛出地獄個幾天,在地獄的同學又看到他回來了.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48
|
引用:
嗯...這樣比較合理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20
|
引用:
宇宙學我是門外漢,不過如果您有跟到Adsmt給出的文章, Level I 的平行宇宙能解答您大部份的問題. 平行宇宙論是一種發展中的學說,這個理論因為本身不自帶可驗証性,所以受到關注的程度並不高.比方說2011也有一篇關於 “平行宇宙是否真的存在的文章” 發表在同樣是 Sci. Am. 的雜誌上,關鍵一樣是這理論目前還是不能被驗證,畢竟,不能被驗證的理論發表後也只能躺在圖書館裡. 另外,我是不知道發表在Sci. Am.上的文章需不需要經過同儕審查,但至少在2007 年的時候,M. Tegmark 有一篇發表在Nature的文章,題目是 Many lives in Many Worlds,裡面的內容就不再是大談有幾種又幾種的平行宇宙了,因為發在上面的文章要經過同儕審查--即便你是當代的Einstein也不例外.因此文章的內容轉變成了M. Tegmark 試圖要說服讀者相信這種想法.看到有一小段我都笑了 "It is often said that important scientific discoveries go three phases: first they are completely ignored, then they are violently attacked, and finally they are brushed aside as well known" 撇開能不能觀測的問題,借用量子力學的概念來詮釋宇宙,這種向別的領域借點子的做法不算新穎,但老實講,人們對於波函數的本質都還搞不清楚了,卻要普羅大眾相信這個點子放在宇宙學上一樣可以 ?甚至在還不能驗證的情況下就篤信是對的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479
|
引用:
I cannot agree with you more. 像物理唸了六年,現在靠寫程式混飯吃。 但是直到今天,我仍然不太懂。電子在雙狹鏠實驗中, 到底是『怎麼通過』雙狹鏠的? ![]() 量子力學中的『觀測』到底是什麼意思? ![]() 波函數跟decoherence的物理詮釋,又應該是什麼? ![]() 在物理這塊唸得愈多,常常我發現我不懂的比懂的多。 知道的比不知道的少。 就舉個例子。像我以前是走凝態的,照理說應該很懂BCS、晶格跟價帶。 但我到現在還是搞不太懂,為啥有些材料擺明了不是第一類超導, 但也不是第二類超導... 那它到底是啥? WHY? ![]() 所以一般人通常會認為那些唸物理的科學家,會比普通人還懂這些有的沒有的。 但以前唸書的時候,我問過學校的教授跟一些來學校演講的大師。 對於那些搞物理搞了二、三十年、唸得遠比其他人深的物理學家來說。 他們也跟我一樣,甚至比我或一般人還要更困惑。 ![]() 最後回到這篇主要討的量子力學的哲學問題。 有些物理學家認為量子力學可以用、很好用,就繼續用。 可以先不管裡面到底有什麼物理意義。 但另一派的則認為,我們不能因為量子力學很好用, 就忽視掉它的物理意義。 所以那些物理量就有了很多的詮釋。 就我所知過去大部份唸物理的,應該還是認同哥本哈根詮釋。 波函數在「觀測」的瞬間會退化成古典的狀態。 然後另一派就是科幻作品最常拿來講的平行世界詮釋。 觀測的瞬間會「分裂」成不同的世界。 不過因為這個詮釋本質上,就把自己移動到無法驗證的位置了, 所以很少物理學家認同。 最後則是最近這幾年火紅的quantum decoherence,中文應該叫做量子去相干。 波函數會隨著『時間』與『觀測』的資訊量,退化成古典的狀態。 但這個『時間』跟『觀測』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系呢? 恩... 我不知道。 ![]()
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計算速度的方法不只一種。 平行計算只是一種提高效率的方式,具有不確定性與複雜性。關於提高效率的方式,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理論。 對於我們來說,那並不是完美的東西。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4
文章: 183
|
想要了解必須要先跳出3維空間的思考
低維空間的人是很難想像高維的 [YOUTUBE]b6CXRES4Bdo[/YOUTUBE]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258
|
我覺得曬大所介紹的影片有助於了解弦理論的宇宙觀。
推薦。 引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