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3
文章: 10
|
引用:
-- 哈,認同~~唉,只靠我們在這邊炮,也不曉得是否有好轉的一天~~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34
|
引用:
小公司低前景的屎缺 這有什麼誘因要年輕人去嘗試? 往上爬?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2
文章: 3
|
看來這一群人還是講不通,小弟不才,04年小弟本人因某些事放棄台灣,之後08年在美國談了一筆兩億美金的生意。
今年又要再談一筆台幣五億的生意。 是啦。唉,CPU嘛,台灣人做不起來,小弟的才幹確實在台灣做不起來,只好對不起大家,去美國做了。大家再見。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
引用:
其實我很早就說了,薪資我們還是得思考各種因素 像是,模具業的需求高不高? 利潤如何? 因為這些都影響薪水 對員工所謂的前景是進可攻(眼前就能拿到很多薪水) 而退可守(失業了也能學到技術再重頭來過) 其實辛苦的工廠勞力工作,應該要比照外面的水電工或是工地工人,給予高額薪水 今天工廠沒人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的勞力付出跟端盤子跟打打字的服務業不成正比 連個沒讀過書的年輕人都知道比起去工廠上班我還不如去工地上班,領得錢翻倍又能學東西 所以只要工廠的薪水沒有與坐辨公室打打字掃掃地的薪水呈現巨大差距,大家還是不會去的 其實台灣服務業佔產業大多數不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價值 台灣服務業賣吃賣喝都不是很有特色,只能做國內市場 國內大家錢賺得不夠,自然消費就減少 還是產出東西賣到國外賺錢回來才適合台灣,大家收入提高服務業的需求跟水準自然也能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13-07-08 12:11 AM 被 applebread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0
文章: 842
|
引用:
這個想法太弱,跟不上現在的經濟環境 台灣這10幾年為啥經濟拚不過別人 因為我們以中小企業為主 根本無法和全球大企業在研發上競爭 更不要說勞工自行開業的個體戶 台灣沒有任何的自然資源,無法自給自足 必須要從國外賺取資源才有辦法養活自己 一大堆小型企業個體戶只會讓台灣自我滅亡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3
文章: 10
|
引用:
-- 如果真是這樣的認知,那我也就無法多說什麼,只好期望這批失業大軍,剛好大公司有個職缺掉在眼前,又沒人跟你搶,慶幸終於找到了工作...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0
文章: 842
|
基本工資的目的是為了維持勞工的最低生活水平
現在基本工資即使雙薪家庭 如果要養兒+租房,即使都用最便宜的方式生活 每個月收入-支出大概都是乾乾淨淨 既然基本工資已經讓勞工的生活如此惡劣 連基本工資都付不起的行業代表完全不適合台灣 既然如此就讓這些產業在台灣消滅又何妨 台灣現在的問題在於產業結構 此文章於 2013-07-08 12:11 AM 被 gdrs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3
|
引用:
我的想法剛好相反 我是認為因為台灣自起瞧不起自己中小企業,羨慕大企業 才會搞成這樣 本固邦寧 本都不顧,邦怎會寧 講白點,那些所謂的電子產業,都是他媽的弱勢產業,要政府給獎勵,給優惠,低稅賦, 才能苟活 真格的政府稅收,還是靠那些中小企業,一千五佰的給框起來 這些年收千億的大企業,一年也就繳那一點點的營業稅,就哭爹喊娘的 更別說實質的獲利情況,半年六七百億的生意,才賺10出頭億 挖靠,這還叫生意嗎, 拿著放款子都比這強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
引用:
唉,到最後還是扯回這點了…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3
文章: 10
|
引用:
-- 您的論點很清楚,但很難實現,因為當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的想法時,那底層的工作永遠沒人要做了... 工廠跟工地雖然不太一樣,但辛苦工作都是必然,如果失業大軍肯去工地工作也是好事,但,有嗎?因為工地錢雖然比較多,但辛苦卻也是工廠的倍數,所以那種型態的工作也是缺人啊~~至於給薪要高,就又回到基本工資的問題了,就別再延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