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8
文章: 167
|
引用:
以分子的特性來分析,就算不用碳基,候選的其實也不多,因為碳的化學特性是可以輕易和氧、氮、硫...各種不同元素組成許多種類的分子,因此才能組成生命這種千變萬化的東西 大多數的元素其實都很單調,沒有碳這種功能,碳會成為地球生命組成的主體,也是因為它的特性,這就像水和油混在一起,油會浮在水面,這不是機率,而是 "必然",這也表示外星生物也許就和地球生物差不了多少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1 您的住址: M的左端
文章: 96
|
引用:
外星文明無線電訊號強度 也是可以推估的. (雖然是很不準確的.) 加上已知的距離 和 目前的分析能力. 有沒有還有沒有搜尋到的可能. 也是可以猜測的. 假設一個距離30光年的星球. 上面有人發出和地球現在一樣強度的電波(30年前發出的). 目前的技術 偵不偵測的出來. 這都是可以計算的.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當然我也承認,「碳基以外」可能想的太遠了。
不過信號也許處處都是,只是人類不知道它是信號而已。 舉例來說,公認有高智慧的海豚可以發聲與同類溝通。人類解讀出來了嗎? 也許同樣的,宇宙當中有很多被當成「雜音」、「雜訊」之類的,其實就是。只是人類不知道它是,也無從解讀。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25
|
引用:
這一點並不能夠完全成立, 因為在三度空間中, 波的傳遞, 其強度隨著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最終會低於背景雜音而不可偵知.. 就以上世紀 TV, FM, or AM 等發射站的輸出, 最多約百萬瓦, 加十倍為千萬瓦好了, 以指數 dbm 來表示, 功率輸出為 100 dbm. 廣播發射用的天線增益最高不過約 20dbi. 一般系統背景雜音約為 -114dbm (不加計隨著頻寬升高所增加的噪音強度) 使用頻段 300MHz (使用頻率越高, 單位標準絕對天線等效截面積越少, 在計算真空傳輸衰減時衰減度越大, 但是相對的, 同樣截面積的天線, 隨著頻率越高, 增益也隨之提高, 互相抵銷, 所以最終偵檢到的信號強度與頻率無關) 不計傳輸電纜偶合等損失.. 倘若某星球文明發展略同於地球, 開始大功率發送人工信號如以上條件, 那麼以目前地球上最大天線, 利用整個山谷構建直徑 300M 的碟型天線 (在 300MHz 時增益約 58dbi) 來說, 可偵知的距離計算如下: -114 = 100 + 20 -92.4 - 20log (0.3GHz) - 20 log (D) + 58 20log D = 100 + 20 -92.4 - (-11) + 58 +114 = 210.6 D = 33884415614 (KM) = 0.004 光年.. 若該文明刻意用同樣大小的山谷天線來發射, 並商量好在某一天用相當於目前地球全球用電瓦數 (以世界銀行 2008 年人口數概算為 67 億, 2008年人均用電 2976 kwh 回推得出) 67 億 * 2976 * 1000 * 3600 = 71781120000000000000W ( = 229 dbm) 來一口氣, 朝地球所在方向發送電波為條件, 則: -114 = 229 + 58 -92.4 - 20log (0.3GHz) - 20 log (D) + 58 20log D = 229 + 58 -92.4 - (-11) + 58 +114 = D = 7585775750291837688 (KM) = 801262 光年 若設法降低背景噪音, 還可以增加可偵知距離.. 所以若說在 100~200 光年之內絕對沒有人工無線電波, 我認為這並不一定成立, 尤其是以第一項計算的偵檢距離來看, 連最近的恆星系都還摸不上邊..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引用:
我想講的是 訊號源+意義 兩個你都找不到的隱匿通訊技術老早在地球就已經有了. 所以你可能早就收到過幾千萬次的外星電波, 但你仍一無所知. 如果有看懂我上面寫的, 地球人在二三十年前就可以做出 你找不到的 訊號源 的方式來通訊. 明明就是人為的電波, 但是卻可隱匿在無方向性的背景雜訊下, 讓你以為仍只收到來自 四面八方的雜訊, 但是對傳輸與接收端, 卻相互傳遞著人為的電波與人為的情報. 在窄頻通訊才有容易在頻譜中被偵測監聽到的特性, 展頻技術加上編碼後真的很難辨識. 你也可以反駁說, 就算展頻通訊類的監聽不到, 但生活中總有其他的通訊電波可以追吧? 或許是吧~ 但功耗降低是時代趨勢, 外星人也可能一樣,然而電波傳遞能力跟距離與衰減 息息相關, 若假設外星人會使用極高功率電波讓我們隨便就能聽到餘波,是頗不切實際的, 就算他們有使用易於偵測的窄頻電波, 當以低功率型態穿越他們星球的大氣再飛越宇宙 又穿過地球大氣又剛好被陣列天線收到, 那也可能早就衰減到低於你的偵測設備靈敏度而 被視為雜訊無法分辨. 這些說明只是要指出, 這樣的找法不嚴謹, 可能你已有收過外星電波但是辨識不出而認定 無外星文明, 不過我也沒有別的solution就是, 那些千百萬上億光年外的事情就算傳來了 收到了也是N~~久之前的骨灰級歷史, 不如想想呆會要約哪個妹出門比較實際.
__________________
<伸出援手加入亞洲超強隊從今天開始! 加入BOINC@Taiwan的World Community Grid團隊與 Folding@Home 台灣聯盟隊,分享你的電腦運算力,協助解決複雜的能源,糧食,與疾病等重大難題.> ![]() ![]() ![]() ![]() ![]() ![]() ![]() ![]() ![]() ![]() ![]() ![]() ![]() 此文章於 2011-11-26 05:28 PM 被 Raziel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25
|
引用:
那當然! 所以才著眼於以維繫目前文明的主要能源來源來探討 "氧" 的存量問題, 若要以太陽為能量提供者的角度來談, 那就等太陽完蛋再說啦.. 其實也不難估算, 可以以地表面積與大氣壓力來計算那 3%: 已知地球半徑 6400KM (640000000 CM), 算是球狀好了, 面積就是 4 * PI * 640000000^2 = 409600000000000000 (CM^2) 已知大氣壓力為 76 公分水銀柱 = 76 *13.6 = 1033.6 g/(cm^2) 大氣組成約為 21% O2 與 79% N2 (容積比, 其它氣體簡略不計) O2 分子量為 32, N2 分子量為 28, 所以 3% 的氧在空氣中的重量比例為 0.03*32 / (0.21*32 + 0.79 * 28) = 0.033 所以每平方公分 3% 的氧氣重量為 1033.6 * 0.033 = 34.4g 將之乘上地表面積, 得出這 3% 氧氣重量為 14090240000000000000 g = 14090240000000 噸.. 以上計算不計入光合作用所解離出的氧, 單純以類比於礦物化石燃料等有限資源的角度, 探討 "氧" 存量的問題; 也就是說假若現行光合作用新生氧氣與化石燃料燃燒耗用氧氣為平衡基準點, 因化石燃料燃燒耗用較多, 而要多耗用那 3% 氧氣時的可用存量. 不過當二氧化碳濃度提高, 光合作用效率 (不確定, 也不知最高效率上限) 說不定也會跟著提高, 而達致新的平衡點..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
引用:
我比較相信外星人有超越光速,類似空間折疊之類的通訊技術, 宇宙之大,如果移動和通訊沒有透過空間折疊,光是通過我們這個太陽系就要將近一光年的時間, 這會使得所有的通訊手段都變得不切實際 所以我認為外星人的通訊手段本來就不是我們可以輕易偵測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967
|
前一陣子不是已經驗證過中微子的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雖然還有討論的空間)
那是否可能外星人發展過程跟人類不同,使用其他的通訊技術,可以比電磁波傳遞更快,而且無法被人類現有的電波設被接收呢? 一直以現有的技術瓶頸來說甚麼做不到其實有點...^^;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67
|
高科技的外星人根本不用無線電,
人類還在用落後科技在找外星人先進的通訊科技, 就好比高科技的外星人已經用高階電腦在運算程式, 人類還在用算盤在算數, 100多年前的人類根本沒想到未來人類會發明飛機, 如果飛機在古代會被當作外星人降臨地球, 如果月球離地球很近, 在地球抬頭就看到月球表面, 也許人類太空科技會提早好幾百年, 高科技外星人住的星球也許就是這樣的環境, 一眼就看到別的星球, 宇宙不會只有地球有文明, 也許在外星人眼中地球人文明根本就是未開化的低等生物。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702
|
引用:
關於o大講的碰撞 後來想想不大可能 除非兩顆恆星彼此行徑方向在同一直線上 這樣才會"碰撞" 機率應該非常低 不然會成為聯星系統 夠近才變成雙星系統 而這種雙星要變超新星還得其中一顆變白矮星才行
__________________
電 車 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