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垃圾場
文章: 127
|
引用:
每個社會依其文化有各種不同形式的生命儀式,之所以會形成各式各樣的儀式,則是依每一個社會的文化、信仰等因素。 死亡是每一個人都必定會經過的生命過程,因此每個社會也自然的形成了各種相異之喪儀,傳統華人的喪儀的形成亦是如此。 傳統華人喪儀,依其儀式過程可以將其中相當明顯的文化與宗教信仰分辨出來。明清以後,俗民的喪禮多依《文公家禮》當中的相關儀式進行,然因《禮》這東東與俗民距離太遠,大多數的人們較為熟知的是當中的信仰內含,故在此謹談及信仰部份。 傳統華人喪儀當中的信仰內含包括了鬼靈禁忌與祖先崇拜兩種相反的面相。 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死亡都是令人恐懼的,因此每一個社會也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死亡禁忌。 「人所歸為鬼」(《說文解字》);「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猶能馮依於人以為***厲…中略…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左傳.昭公傳七年》) 春秋以來,一般華人信仰即認為若亡故之人沒有得到歸宿,其所形成的鬼魂將會作崇為害世間之人。 會有這種信仰,人類學家多認為形成原因乃源於祖先崇拜當中「不能成為祖先的焦慮」。人死亡之後,必歸於虛無,也因此人們會害怕永遠將消失於人世,故創造出一種得於現世作為聯結之物,此謂之鬼。然而鬼是令人憎惡的,故必須產生一個區別祂鬼與親族轉換而成的鬼之觀念,且為了避免永遠與自己最為親近之家屬永世隔絕,故產生了祖先崇拜。 「鬼有所歸」當中的「歸」即讓鬼由成為「祖先」,而華人喪儀即是讓鬼成為祖先的一種轉換儀式。(無後而亡與未嫁而么者另有其它儀式過程幫助轉換,在此先略過。) 目前流傳於台灣民間的傳統喪儀都有「分割」、「避忌」、「制煞」等死亡禁忌儀式,其作用乃為了避免亡故者留念人世,繼續逗留而造成現世之人的各種不幸,由蒲慕州《墓葬與生死 --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 》與《追尋一己之福 --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二書我們可以知道此種與信仰最晚自秦漢時代即有之。(關於現時華人的死亡後會作崇及有哪些禁忌的信仰可參考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與李豐楙〈煞與出煞──一個宇宙觀的破壞與重建〉,在此不多作說明) ======================================================== 偶會不會太認真了0rz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822
|
引用:
我奶奶現年 89 歲, 有一次到養老院探望, 她當面對我們父子講:「等我死後, 不過是一副爛軀殼, 你們直接把我用火葬, 骨灰放在靈骨塔安置就好, 不用再進行一些複雜的儀式, 愈簡單愈好.....」, 可見, 過去傳統的葬儀觀念其實是可以改的, 即使是一位年紀近 90 歲的長輩。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822
|
引用:
「觸霉頭」不是只有小弟一個人是這樣認為, 當走在路上看到前面擺了一座靈堂, 很多人總想快步走過去。 針對本主題, 這其實無關是非對錯, 只是彼此觀念不同而已, 若進行筆戰只會讓主題失焦。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158
|
也有說法是說那樣叮叮噹噹的儀式,容易把祖先噹入了鬼道
以前長輩的朋友,家中母親走之前有說,不用請人來唸經,把她留下來的錢捐出去就好 但是走了以後,老伴還是把錢拿來辦了一場大法會 結果法會上不停的發爐,就好像老人家很生氣一樣... 此文章於 2005-03-03 10:47 AM 被 sanjuro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76
|
...
我也是覺得人死了就是一副沒有靈魂的軀殼,
死了卻仍然放不下,擔子卻扛在生者的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
![]() It's when you start to become really afraid of death, that you learn to appreciate life. [Leo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