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196
|
引用:
你在說水野爺爺嗎 厲不厲害不知道,搞爛後就拍拍屁股走人 確實只要一個就夠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呵呵, 嗯~ 加油, 我相信你一定很厲害, 就麻煩你出馬了.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5
文章: 5
|
直六引擎好幾家車廠都做過,壽命與效能兼顧且最受好評的是BMW。
__________________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59
|
引用:
哈哈! 一定是政治因素,所以不能讓台灣的每一位國民,住在像帝寶一樣,地段好,治安佳的房子。 一定是政治因素,讓我無法用台幣八十萬,買到全新的賓士E-class。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
引用:
是水野搞爛還是裕隆自己的引擎爛 ![]() ![]()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5
文章: 18
|
引用:
政府當權者私不私心是一回事, 你都說了 前政府保護特定產業和公司不手軟(現在的政府也有), 那你所謂的這些被保護的特定產業和公司, 有去做所謂的研發或升級嗎? 沒有啊! 是政府要這些被保護特定產業和公司"不要去升級"嗎? 沒有啊! 政府也希望他們能有長進所以才用補助或關稅來保護他們! (私心幫助也沒關係,但拿了國家補助好歹拿出點成績出來) 只是最後這些特定產業和公司不思進取, 那是誰的錯? 政府不補助,企業說政府不做事不顧經濟不顧企業死活! 政府補助了,企業卻只會靠補助吃喝玩樂! 那到底該不該補助? 南韓那些大財團有跟國家拿大筆補助人人皆知, 可是這些韓國大財團好歹有拿出成績出來! 台積電也跟政府要了不少土地和水電, 但台積電也有拿出像樣的成績單啊! 有像裕隆這樣嗎? 只要換個政府: 裕隆就會變TOYOTA嗎? 這是目前台灣最大問題: 一堆人以為換了政府(XX因素)..... 台積電 就會 自動進化到1奈米! 裕隆 就會 變成TOYOTA, 賣茶葉蛋的 就會 賺得跟賣鴕鳥蛋一樣, 賣藍白拖鞋 就會 賺得跟NIKE一樣多...... 然後我 就會 考上建中和台大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引用:
年金政策這種會得罪那麼多人的事都敢對著幹了,怎麼知道別的不會 所以我的看法其實和你一致。我只是強調政府的最主要功能在於公資源分配,其他產業進步面向本來就難指望政府,美國那些大企業成功也是靠老闆厲害而已,如果是靠等政府教,美國就不是今天的美國了⋯ 台灣太多人過去被政府洗腦,還以為台灣經濟進步是靠政府,不是靠人民自己努力。通常國家經濟進不進步是看政府扯後腿的力道強不強,像共產主義就是最會扯一國經濟發展後腿的政策方向。會嚴重貪腐的政權其次 此文章於 2019-09-10 07:21 PM 被 Melia1830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
2015年的新新聞
「凱泰,你也來了!」二○一四年十一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接見台塑、裕隆、聯電、冠捷、宸鴻及潘氏集團等台商,會中與參訪團成員握手致意時,脫口而出這一句話,讓人見識到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與習近平的好關係。因為如此,最近,裕隆順利拿下中國大陸首張純外資從事汽車金融特許業務的執照,也就不讓人意外。 ----------------------------------------------------------------------------- 結果還不是大虧... 2018-04-16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被視為中概股指標之一的裕隆汽車,投資中國虧損擴大,近兩年帳上認列虧損已高達一二七億餘元,去年認虧六十五億餘元,更高居上市櫃公司之首;主因是裕隆集團自主品牌納智捷西進慘踢鐵板,與合作的東風集團從閃婚、摩擦到分手,光是雙方合資成立的東風裕隆製造及東風裕隆銷售兩家公司,七年來就讓裕隆汽車付出一二一億餘元代價。 二○一○年底成立的東風裕隆製造,因是兩岸ECFA簽訂後首個大型經濟項目,被形塑為結合台灣品牌與中國第二大汽車集團的雙重優勢,是兩岸合作指標;當時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喊出「裕隆真正的戰場在中國」,預計二○一二年中就可賺錢,二○一八年達到年產能五十萬輛目標,超過全台灣新車年銷售量。 但依中國統計數據,東風裕隆僅在二○一四年銷量突破五萬輛,去年掉到四萬出頭;裕隆與東風集團協商,做出「撤人不撤資」的中國車業首見決策,改由裕隆集團全面主導,去年又從台灣匯出二十七.三億餘元,投資設立納智捷汽車銷售,重新布建銷售網絡;但不少中媒看衰,失去東風這座靠山後,今年銷量恐再腰斬。 -------------------------------------------------------------- 每況愈下... 慘!東風裕隆前5月才賣571輛 停工退市壓力大 2019-06-27 16:08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就連中國盡全力(?)吹捧了還這樣,真的是沒救⋯⋯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6
|
引用:
1.水野先生至少有強化好S5/U6的引擎(裕隆自己的研發); 而他才不會去碰更爛的S3/U5的引擎(大陸東風製造的) 再來他找來的團隊是國際知名廠商來打造S5/U6,(日本東明引擎改造雙渦流、19吋RAYS鍛造鋁圈、Bridgestone Dueler H/P Sport性能胎、以及德國Bilstein懸吊系統) 他發揮最擅長的系統整合,不然這些廠商為何還要為了U6出了專用版本。 -------------------------------------------------------------- 2.在中國汽車的國產市場也一樣萎縮中,只是東風裕隆銷量提前反應市場。 2019/09/09 10:04 文/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 因自主研發,而成為中國「國民家轎」代名詞的海馬汽車,如今竟然一整個月沒賣出 1 輛轎車,面臨下市的風險,甚至還要賣 401 套房來度過危機。(取自網路) ST 海馬 9 月 4 日公布 8 月產銷數據顯示,該月生產轎車、多功能休旅車(MPV)、運動休旅車(SUV)合計 1688 輛,較去年同期暴跌 73.65%,銷售 1560 輛,年跌 73.96%;其中,轎車僅生產 10 輛,賣出 0 輛。累計 1 至 8 月生產 17240 輛,年跌 62.99%,銷售 18755 輛,年跌 63.69%。 ST 海馬過去十分風光,2016 年年銷量曾創下 21.6 萬輛的高峰,此後開始出現斷崖式下滑,2017 和 2018 年分別銷售 14 萬輛和 6.76 萬輛,年跌 35% 和 52%。這也使得 ST 海馬自 2015 年股價創下高點以來,迄今股價已暴跌逾 80%。 除了 ST 海馬,中國今年上半年還有 4 家車商出現虧損,分別是長安汽車、眾泰汽車、一汽夏利、力帆股份;其中,長安汽車的虧損高達 22 億元人民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