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力行三號
文章: 613
|
引用:
![]() Zoom H5 應該麥克風錄音功能就很不錯了才是啊! 我用Zoom H1 接DSLR 錄的都很開心了... ![]() 我自己只有錄電吉他的需求, 目前用的是Steinberg 的4 in / 2 out USB 介面, 也許您可以先弄個便宜的USB 錄音介面試試看? 還是, 您指的是想"買一個好一點的, 可以接電腦錄音然後順便可以聽音樂的設備" ![]()
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希望看到PCDVD變成一言堂 原來壞人清單是這麼用的 ![]() 創造論點? 演化論點? 舉例來說, 我可不認為教徒與達爾文信徒間,在彼此都沒有100% 的證據前,動不動就要單挑對方,輸的吃XXX. ![]() 如果可以先自己設計一個科學實驗, 證明90%的人都聽不出差別時,而且通過測謊與腦波測試.也許有站友會考慮自己是不是要不要實事求是證明自己是那少數的10% ![]() ![]() 此文章於 2016-05-19 06:57 PM 被 inlemar 編輯.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14
|
抱歉,我不是本科系的,或許我問題可能很怪
傳導性的干擾我能體會 我以前曾經碰過類似狀況 以前工作環境有一台設備,因為我們將儀表接地跟電源接地接在同一個地 結果儀表剛校正完,隔天就數值就跑掉 找了半天 後來才知道接地分開要分開 但是輻射性干擾我就不了解了,為什麼家裡面也要這麼做 我有碰過很多高價位的設備 當然不是音響設備 我有注意它們電控盤盤內的配置 一個大的電控盤,裡面很多不同的元件 可能一個一次側380V電,給一個breaker,再分給A,B,C breaker,再給變頻器或變壓器 這些都在傳輸4~20mA的訊號的線或控制器旁邊(5cm~10cm吧) 中間也沒隔開 這些大電也沒有用鐵殼罩起來(變壓器德國的沒罩,日本的有罩,變頻器都沒有) 變頻器干擾能力應該很強吧 我看過甲房間風車在變頻,乙房間儀表數值也跟著跑 後來發現干擾從電源過來,因為進儀表房間的插頭電線在風車電線旁邊 我所看到的盤內好像都沒有互相遮蔽? 這些元件都不會互相干擾嗎? 原廠老外只說進盤內的線,電力線和儀控線要分開進盤內就好,都在同一個線槽,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 然後接地要分開,電控盤箱體接地,電力接地,儀控接地 這種遮蔽只要管盤外嗎? 工廠一堆大電,電磁汙染,用機殼做隔離,我覺得有道理 家裡面應該沒有甚麼汙染源吧?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永 禾口
文章: 680
|
引用:
我是想說 以後用 Beyerdynamic DT1770 PRO 當處理錄音後製時用的監聽耳機 然後換掉土砲DAC 直接上錄音室等級的SPL Crimson V2 (想說一樣是德國製,且推力絕對夠) 但是看著看著又覺得有點太大台,所以 Audient iD22就列入考慮 ![]() ![]() 邏輯是這樣來的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永 禾口
文章: 680
|
其實在電腦旁並無錄音的需求,目前沒有用到多軌
![]() 挑這樣的設備是希望在監聽時能有接近專業級的水準 ,主要是後製上課的錄音用(去底噪) 目前以44k 16bit WAV 進行後製用,並無聽音樂的需求,所以不需要到支援DSD的設備 ![]() 當然總是希望能有外接的音效卡啦.. 因為原來土砲就是走USB端的, 所以分離線與電源....... 等可以照舊用;且日後更換主機這些就搬過去~也蠻方便 ![]() 感謝您的回復 ![]() 因為這邊專業人士蠻多,故想請教版友們的看法 ![]() ![]() 此文章於 2016-05-20 09:46 PM 被 okx 編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力行三號
文章: 613
|
引用:
![]() 至於監聽的部分, 我個人認為監聽耳機與其他聽音樂的高價耳機最大的走向差別, 以我自己的使用習慣以及經驗, 對於監聽來說, 比較重視的是"該發出的聲音有沒有出來" 以及"音色正不正確" 這兩點, 跟聽音樂的需求不太一致. 若以這個角度, 我手上有兩個Beyer 的耳機 DT990 600ohm 以及T1 2G 都比不上業界常使用的Senn HD25-1 II 的. 我自己錄吉他也確實都是用HD25-1 II 作為監聽使用, okx 站友也可以參考看看! PS : 因為沒聽過DT1770 PRO, 無法提供參考了.
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希望看到PCDVD變成一言堂 原來壞人清單是這麼用的 ![]() 創造論點? 演化論點? 舉例來說, 我可不認為教徒與達爾文信徒間,在彼此都沒有100% 的證據前,動不動就要單挑對方,輸的吃XXX. ![]() 如果可以先自己設計一個科學實驗, 證明90%的人都聽不出差別時,而且通過測謊與腦波測試.也許有站友會考慮自己是不是要不要實事求是證明自己是那少數的10% ![]() ![]() 此文章於 2016-05-21 07:12 PM 被 inlemar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永 禾口
文章: 680
|
引用:
是的~ 感謝您~ 我的需求的確是以監聽為主要目標; 但其實耳擴也是需要的~ 因為我會利用Invisible 來放大音量,然後降10分貝然後處理掉過多的回音與底噪 再Run一次 Invisible Limiter 最後預留0.08分貝 這樣的好處是不管聽者在什麼設備下, 都能避免掉音量過小而聽不見的缺點, 而且不會因為聲音放大後.. 而原本大聲的部份顯的過於大聲 目前的缺點就是音色無法與原本的錄音完全一樣, 只能在套用Filter前,多次聆聽,而微調之 ------- 分隔線 ------- 倒是昨晚上再逛Crimson台灣代理商的網頁時發現一間公司 好像是業界蠻多都是用他的降噪設備,廣播與電影後製等 強大的地方是能即時降噪! (但我想這個人用戶應該買不起) 有看到一台便攜的(但是沒查到價錢) http://www.cedaraudio.com/news/dns2...nt15apr16.shtml VST Plugins: http://www.merging.com/products/pyramix/vs3-vst http://www.cedaraudio.com/products/...x/pyramix.shtml http://www.cedar-audio.com/products...x64/cfp64.shtml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永 禾口
文章: 680
|
不好意思,再順便問個問題,請問大家都是用什麼VST的宿主軟件?(WINDOWS下)
本來我是用免費的ocenaudio 但發現執行一些x64 的VST 會崩潰...... 無法跑完 付費的也列入參考,謝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