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灣國台北市
文章: 1,739
|
引用:
最近是不太買硬碟了 不過就算要買 我還是會買你說的死雞...
__________________
類亞希子登場...可是沒有空間可放縮圖...好個爛雅虎奇摩... ![]() Orz..Orz..Orz..Orz..Orz..Orz..Orz..Orz.. ![]() タブブラウザ Sleipnir 公式ページ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310
|
引用:
看來我的X25-M 128GB真是長壽, BT好多年了都用不壞.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1,522
|
引用:
不過,死雞人稱死雞 我還是沒事的忠實客戶 ![]() ![]() 反倒是我遇到WD老是跟我作對 果然硬碟這種事情是人品無敵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3
文章: 5,028
|
引用:
怎可能? 拿來我幫你見證一下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733
|
引用:
其實我的硬碟也都是Seagate(SSD除外)... 之前某一批1.5T 2T是有常換修啦.......不過都只是05 Sector Relocate警告......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反正資料都還在......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UO - Formosa - Britain
文章: 258
|
引用:
WD 之前被 EADS 嚇到,暫時這家還不列入候選 … 最後決定先逐步換成 SV35 系列 4TB,沒辦法 SMR 不敢換,五片碟片的也不敢挑戰,只能考慮 7*24 的監控型。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1,522
|
引用:
我和你的情況一樣 硬碟沒讓資料蒸發 只是有些警告 有顆2TB我還用了五年以上 ![]() -------------------------------------------------------------------------- 3C和精密機械的購買果然是人品無敵論阿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16
|
引用:
講到這些真的很玄,手上有兩顆死雞2TB一直都有重分配磁區的警告(從未增加),但偶爾拿出來通電測從頭到尾的全盤寫零又不會出錯 反觀一顆連操兩年,S.M.A.R.T都正常的日立2TB,某天心血來潮,把裡頭東西搬至別處後,也來一次全盤寫零,莫名奇妙就往生了 ![]() 此文章於 2015-05-05 04:36 PM 被 coolcliff01 編輯.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84
|
引用:
請問文中東芝的態度,有文章來源可以參考嗎?因為就網路上找到的資料來說,東芝既是SMR開發聯盟的一員,也有推出產品 http://www.tomsitpro.com/articles/t...ssd,1-2617.html 引用:
請問「未來以歸檔硬碟(冷儲存硬碟)取代桌面硬碟與NAS硬碟」、「資料也將會大量遺失與大量壞軌」,有可靠的消息來源嗎?目前我查到有提到「取代」這詞彙的都是新聞文章,感覺就只是宣傳詞而已。 從技術本身來看,就可以知道為何稱之為Archive或Cold Storage HDD。我所無法理解的是,明明已經告知其技術原理及使用情境,卻仍執意使用在不符合的情境下,發生問題後就稱SMR為不成熟技術的使用者。 就目前的資料儲存需求來看,這種產品有其市場,例如,各網路社群每日增加的資料,二線或三線的備份,一旦產生並經過一段時間就不再有修改的可能性,但其空間需求卻很龐大;這樣就很適合使用SMR技術,以容量價格比為優先。這也是為何各家目前都把SMR的內接硬碟劃分在企業用的等級。 所以,我個人的推斷是,SMR會做為獨立的產品線,與PMR並存。除非SMR能完善韌體中重新寫入的演算法以降低多次寫入帶來的碟片耗損及效能損失,不然就不適用在以效能及穩定性優先(如系統碟、RAID等)的情境下。 也就是說,SMR相對於PMR,就像是SSD中,MLC及TLC相對於SLC一般。不同的使用者自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對應的產品。 此文章於 2015-05-29 04:32 PM 被 vinix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226
|
這幾天發現PChome出現一堆3TB、4TB的2.5吋行動硬碟了。
目前應該以Toshiba的比較讓人安心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