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65
|
引用:
那聯發科跟瑞昱 群聯呢? ![]() ![]()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65
|
引用:
另外請問 國軍的key man 有可能入伍五年後年薪破200萬嗎? ![]() ![]()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如果現在還沒塵埃落定的無法作為辯論, 那麼拿過去的為主.
之前2次, 一次是農轉工, 一次是產業外移, 其實多數人是流去: 1. 服務或低技能需求的行業. 2. 地下經濟. 台灣目前科技業的確很夯, 但從業人口的比例卻是不高. 要那些目前在服務/傳產/甚至務農的轉去科技業, 有困難. === 離題很遠了, 是要講職業軍人跟外界的吸引力差異. 其實職業軍人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如果你很懂那個環境.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65
|
引用:
並沒有 台灣現在新生兒一年不到16萬 去年創新低15.8萬 今年還不清楚 很多企業已經發生荷蘭病的問題 低階工作找不到人 工地裡的台灣工人已經沒有20幾歲的 最年輕的也30好幾 過幾年我看路易莎 超商大概就會靠么找不到年輕人來做 只能找40-50歲失業或二次就業的人口來做 ![]() ![]()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這個是人口結構問題, 不是產業結構問題, 而且~~~ 還沒有塵埃落定. 我只是拿過去2次產業結構(把產業外移也算做結構變化的一種)的過程來描述. 說真的未來人口結構問題, 我沒啥興趣, 你也曉得的, 我已經"意識上結紮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65
|
引用:
假設全台IC產業一年需要5萬人且持續增加 當人口出生率從40幾萬降到15萬或更低時 IC產業人口的磁吸效應就越來越大 忽略人口結構而單論產業結構 該說你裝睡的人叫不醒嗎? ![]() ![]() ![]() ![]() 反過來說 遇到這種情況 若國家沒對其他行業有相對應的輔助或增強競爭力 包含國軍招募 現在就已經冒出頭的問題 越晚處理只會更糟 ![]() ![]()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是根本不在乎(接下來的未來辯論) XD 我上面最後一句說得超直白的了~ 至於國軍, 我應該比你專業, 這問題可不只是單單待遇問題, 其實待遇是真的不錯. 問題是為什麼以及什麼人要加入國軍了, 現在裡面看40以下的, 都是什麼類型的. 有興趣私底下討論這個, 這部分不放檯面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