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59
|
引用:
其實台灣適合代工,我覺得是歐美日的客戶,可以「約束」台灣的內鬥文化... 公司內部再如何不和諧,遇到大客戶給壓力,也只能放下己見,先滿足客戶要求再說。要爭功諉過,先緩一下… 但是中小型企業,台灣的成功例子就不少了。例如做汽車車燈的帝寶,或是聯發科....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引用:
此文章於 2019-09-10 02:38 PM 被 Melia1830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492
|
引用:
日產是被法國雷諾救起來的,不過現在翻臉想脫離雷諾。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
引用:
結果接任的日本社長也是鑽漏洞多領獎金的受益者 只好也宣布即將辭職下台...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不剎車的話, 就直接破門而入了 XD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不得不說: 看起來還真的是這樣.. 能說台灣人就是賤嗎? 說不說這都是事實就是了. 後面那個部分就是我也認為的, 台灣有些小而美的真的是做出來挺不錯的東西. 差的就是規劃性以及延展性, 他們做專精的還不錯, 但如何把硬體搭配起來就比較缺.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5
文章: 18
|
引用:
我沒考上建中,也沒考上台大,也沒進台積電領高薪, 主要是政治因素! 因政府沒為我特別加分,沒把考題出成我會的,都是政府的錯! 不是我不努力,是政府的錯我才沒上建中和台大的!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5
文章: 5
|
豐田因為已不生產直六引擎,研發Supra新車時直接跟BMW買引擎,採用Z系列底盤設計,還是造出好車。
同樣的英國蓮花也採用他廠引擎,但底盤、懸吊自己設計。 裕隆搞新車,整輛自己來,結果褒貶不一,光研發經費就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這就是我說的, 他們自己沒有搞清楚那些相關的技術內涵以及自己能做好的部分. 就純粹是上頭下達命令要做一台車, 然後他們就弄了一台車出來, 反正有車的功能. 做自己好的部分, 採購他人好的部分, 然後有一定能力去整合, 這就是我整天在搞的. 而這個, 必須要幾個部門至少都有幾個厲害的人, 然後整合的人必須全部流轉過, 操操操. 好幾年後, 或許誕生1~2位, 然後請善待這個曾經被操到天昏地暗, 海枯石爛培養的人. 因為這個成長歷程會比較久, 國外也不是很豐富, 所以我才會還有工作可以做.. PS. 我不懂車, 什麼直6引擎或啥的, 不清楚; 主要說的是理解與整合的重要性. 此文章於 2019-09-10 03:15 PM 被 Earstorm-5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引用:
不過現在這樣發展也不知道能否印證我的猜測。這樓主題是講裕隆不是? 南韓那些大財團不是都有收買國家執政者來換取大幅度補助嗎,也不是因為掌權者的真知灼見或者為了全民好 此文章於 2019-09-10 03:24 PM 被 Melia1830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