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73
|
引用:
我的確是離開了,但卻是被逼著離開;至於內部會不會出問題, 那也是他們的事了,交接的都交接了。 我後來的同事接手,看起來和上面溝通的更好,實際做不做得來就 不曉得了,他們要的是聽話的人。 對上面來說,最好都是好消息,而且是能賺錢就好。有問題而且是 技術問題,先找RD出來究責再說,其他都是RD的事!所以很多時 候不是不注意到,而是痛的也不是他們,痛到了再叫下面的人想辦 法就好,最好是越快越好,而且不用錢最好!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82
|
話説連鴻海都跳出來說要蓋晶圓廠了,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國家隊的旨意.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4
文章: 9
|
引用:
我不知道海邊是不是要蓋晶圓廠,但是我確定如果他蓋了也只是打水漂而已。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82
|
引用:
以紅海之COSTDOWN血尿經驗至少理論KPI會很高吧? ![]() ![]() 這樣就可以源源不斷跟政府申請補助款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157
|
引用:
我說過了DARM我不熟 我唯一要挑戰你在本樓的言論只有一句叫做 "面板從2000年壞到現在" 曾經很輝煌 那就不叫作 "從2000年壞到現在" 引用:
三星五代廠以前的舊產線產能相對來說其實都不大 (實際上還小於友達和群創) 這些舊廠也不做TV很久了 而且他一邊關閉做中小尺寸的舊產線 一邊開一樣是做中小尺寸的OLED新產線 總產能並不是真的完全消失掉 真正影響較大的只有2016年中宣布關閉一座七代廠轉作OLED 但在那之前友達群創都已經連續獲利三四年了 再者 控制產能賺到的錢就不算錢了嗎? 引用:
所以咧? 這樣叫做面板從2000年壞到現在? 我有說過面板業前景一片大好嗎? 引用:
先前你貼的三星量產uLED(實為mLED)的消息也是三星宣稱而已 在你眼中就成了三星已經端出來了 我個人覺得這個雙重標準有點嚴重 你可以等年底友達群創拿不出來再來嘲笑不遲 順便一提 友達奇美電真的都曾經量產過OLED 只是當年沒有造成風潮而已 引用:
感謝指點 2006年是面板業crystal cycle down turn的一年 ADR的財報還有利潤 要說從1998到2008總和是負的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我還是那句老話: 請問面板從2000年壞到現在的數據在哪裡? 此文章於 2018-05-07 09:12 AM 被 Eater2013 編輯.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82
|
引用:
研發起碼還有專利或新產品產值這種可量化績效, 一些被當作COST CENTER的輔助性部門就更慘了, 比如法務常常就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 就算贏了訴訟,大頭可能還是會靠北說有沒有可能更省或是本來就該贏的. 如果輸了,哪怕證據確鑿無可抵賴,大頭還是會罵法務無能. 基於外來和尚會念經的傳統,就算是外聘律師的錯也會被怪到法務頭上. 那總務更是任勞任怨的可憐蟲,反正在大頭看來這個部門又不需要專業,誰來都能當. 此文章於 2018-05-07 11:03 PM 被 Hermit Crab 編輯.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4
文章: 9
|
引用:
所有的問題都在分配。 半導體製造是高度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的產業,除了花大錢買先進設備,更需要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半吊子的薪水留不住高階的人才。 但是在以補助為主的公司,最重要的是拿不拿得到補助,所以薪資會集中在[有能力拿到補助]的人身上,至於專業人才相對不重要,因為不重要,所以錢給不到位,人也留不住。 Costdown不是台積的重點,產品才是。不然台積的價格總是比起他廠高出一截,但是出來的良率、交期、穩定度等等也的確對得起他的價格。 過去中芯官方挹注,但最後結果如何有目共睹,補助可以吃一時,但不能吃永遠。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其實, 對岸也開始安逸起來了~ 但理論上不會落得跟台灣一樣的下場, 畢竟本身條件不同.
"安逸" 這兩個字, 懂得人就懂.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73
|
引用:
"安逸"這種事是對資本雄厚,關係又好的大企業來說; 對中下階層來說,生活就是生存,又何來安逸,某方面 被限制不代表就不能往其他方面發展,這一點就比台灣 停滯的經濟就強很多。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是啊, 我講的就是台灣的幾個大企業~ 特別是走不太出去賣車的, 以及公務體系. 啊啊啊, 我講了公務體系, 嗶嗶嗶嗶嗶嗶嗶~ (最近諷刺意味比較重, 我就是不爽缺水) 奶奶的, 掉到5%還沒有措施跟警報! 找pepper2萬薪(維護費)來做都比較好! 此文章於 2018-05-08 01:22 PM 被 Earstorm-5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