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2
|
引用:
360秒是有可能的,但核融合問題不只在能撐幾秒,而是能輸出多大的能量。核融合必須持續輸入能量才能反應,現階段只有美國的 NIF 有能力做到輸出大於輸入而已。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2
|
引用:
我不確定成本多少,但我可以確定海上一堆船好像也沒有維護成本很高的問題。 ![]() 維護成本很高的話,台灣漁民早就都死光了。 再說核能也是要維護啊,廢料處理、停役封存這些,一定就比較便宜嗎? 此文章於 2016-08-31 04:28 PM 被 Adsmt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
引用:
這不就對了,核融合有可期待的發電量,前期發展看不到成果,所以台灣不投入 黑潮發電隨便放個傳統電機,弄上簡單的防護與固定就能看到成果 後期運作成本跳過不計算,台灣專門做這些沒用處的開發工作不是嗎.....? 仿星器核融合反應爐 W7-X 成功運轉!懸浮電漿持續十分之一秒 發布日期 2015 年 12 月 18 日 http://technews.tw/2015/12/18/nucle...fully-fired-up/ 台灣居然半年多就想打臉德國,你不懷疑啊?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
引用:
原來黑潮發電維護成本跟漁船維護一樣啊 大大膝蓋真的跟我長得不太一樣.............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2
|
引用:
這又是量化迷思了,兩者構造不同不能這樣比,托克馬克式的紀錄是6m30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ore_Supra 還有你說的洋流發電維護問題,我想潮汐發電也一樣有的。但國外潮汐發電機已經有巨型的商用機了,所以這哪有什麼問題?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2
|
引用:
你才讓我想的不一樣。 船體螺旋槳也是長期浸在水中,難不成船不開時會浮空?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
引用:
潮汐發電跟黑潮發電,技術瓶頸差異在哪邊? 別人商用是否實際發電量可支付維護與興建成本? 還是靠補助與研究金?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94%BF%E7%AD%96
真有便宜又好用無汙染的發電方式,為何別國還在蓋核電廠,全世界就台灣人最環保又聰明? 日本人笨得要死,被核彈炸過,福島又輻射外洩,居然不怕死還要繼續用高汙染高維護費用的核電?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2
|
引用:
我無法回答你這些問題,但這些都不是應該停止研發創新的理由。 如果你覺得這樣就是垃圾研究,不應該繼續。 那人類現在應該只能用石器而已。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716
|
http://technews.tw/2014/12/15/marin...ore-casualties/
引用: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統計,至 2014 年底,前 20 大波浪與潮流發電企業,總共已經虧損 9.03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281.7 億元,而隨著風能與太陽能成本節節下降,海洋能源卻始終是最昂貴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投資人對海洋能源的疑慮日增、信心日低,愈來愈不願意再投注新資金. 海洋能源成本高昂 海洋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其來有自,以 Pelamis 而言,其波浪發電設備必須位於水深超過 50 公尺處,通常位於離岸 2 到 10 公里的外海,而波浪發電裝置還只在海面上漂浮,潮流發電裝置則需位於海底,施工難度更高。外海施工需雇用特殊船隻,更得「看天吃飯」,只能在天氣好的時候進行,而浸泡在海中的設備容易受鹽鹼侵蝕損壞,為了抵抗鹽鹼與海浪的侵蝕,設備製作成本高昂,又得雇用昂貴的特殊工作船定期檢修,而這進一步墊高了成本。 相對於風能與太陽能發展已經逐漸成熟,海洋能源可說仍在創始階段,投資風險相當高,但許多海洋能源的投資人把海洋能源也當成風能與太陽能一般,一旦發現風險如此之高,紛紛打退堂鼓,使得海洋能源產業越來越不容易取得資本. 美夢易破碎, 看來還是核電和煤電繼續爽爽用. : ![]() ![]()
__________________
宜靜默 宜從容 宜謹嚴 宜儉約 居安慮危 處治思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