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464
|
引用:
所以才買0050啊 就不用擔心買到像宏達電或威盛 所以0050真的風險沒有比較低?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266
|
先學會破產
才會體認什麼叫風險~~~~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東別旁...
文章: 170
|
引用:
科老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句話"人的一生至少要破產一次" 我卻是完全不這麼認同 如果是30歲前 真的為了繳學費而破產 至少還有25年的工作所得可以撐過這段破產的時光 如果是40.50.60歲呢??? 破產了還站的起來嗎??? 風險是去趨避的 不是去接受面對硬拼的!!! 基金股票之爭我就不繼續了 我的意見都在前幾篇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
引用:
沒有 實際上你買 0050 也等同(曾)買到威盛(2004年剔除)和宏達電 中槍一起中槍 ![]() ![]() ![]() ![]() ![]() 當你在那邊東繞西繞、投資組合越組越複雜時 有時會連你最不想買的東西都會不小心買到 遠不如單一類股來的好評估、風險更容易掌握 就像你買台灣五十、卻沒有意識到買台灣五十卻等同買到宏達電和威盛一樣 這種把戲在基金壽險投資常常見到 前面有人說買基金不是買股票、卻沒意識到他買的那些基金也是買股票 組成的價值也是靠持股股價來決定 何來基金不等同股票之說 此文章於 2013-07-28 09:17 PM 被 idemon..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
引用:
我認為會買這類股息型的物件,本來就是不想花時間又想賺點小錢的人買的 嗯,像我就是 至少它波動不大,我又不愛看盤,交易次數又少 只要它不要天天爆漲爆跌,我認為買台灣50會比買基金好 就我所知台灣50有股息,問一下基金有股息嗎?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6
|
引用:
台灣50本身就是基金的一種 ETF :Exchange Traded Funds 此文章於 2013-07-28 09:34 PM 被 yaohoung2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
引用:
它波動並不是不大、只是來去比較慢而已 金融海嘯時它的跌幅可以台積電、中華電還要大 如果真的要賺點小錢又不愛進出、中華電表現可比台灣50優異的多 我比較積極一點、這類的投資我都是看外資找權值玩三個月到六個月 報酬率遠比定存好太多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464
|
是啊 當然有買到宏達電和威盛
那結果0050有跟宏達電和威盛一樣一去不復返嗎? 沒有嘛 買0050就是為了當其中一股發生如宏達電和威盛一去不復返的情況時 將風險轉嫁到其他49股身上 你說這不是較低風險的標的? 不然什麼才是較低風險的標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259
|
樓主既然沒有時間
那就不要花時間研究股市了 時間花在自己正職上比較要緊 先開個戶 每個月存入證券戶頭固定金額 每一季將戶頭內所有的錢都去買0050 這樣一定可以完成你的理財目標---養老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
引用:
那乾脆不要買含有宏達電和威盛的標的物不是更好 一個投資物、只要你知道它的風險的型態去向 都是低風險的標的、因為你可以在危險來臨之前躲開 即使有風險也不成風險 反之買認為再安全的標的、危險來時毫無所覺 這根本稱不上低風險 我前面也說過、2007年看過網友說分散資產到全球各地基金 講的頭頭是道、認為這樣萬無一失 結果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分散到五大洲都一樣被躲不過 區區台灣五十算什麼(股價還腰斬過半) 如果台灣面臨到希臘的情況、從 3400 殺到 400(現在也只彈到1000多) 或是如日本從 38000 點殺到 14000 點、長空二、三十年到連萬點都沒有 港股也是一樣的情況 遇上了還不知道逃、一直逢低加碼 你講的那種策略投資台灣五十可以對抗這種風險嗎? 你是有幾個二三十年等它回來 一次就夠要你的命了,這種風險還不夠大嗎? 此文章於 2013-07-28 10:55 PM 被 idemon..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