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
|
引用:
唉~理性一點好嗎? 因為我天性驕傲所以我一定說沒有??? 往上看看我有沒有刪減??? 看看你的引言 我括號裡的字怎麼都不見了 有必要為了汙衊 客家人而修改我的文章嗎??ㄒㄒ 這是我講的話:那我碰到閩南人的流氓 就說閩南人都是流氓 (外省沒流氓 客家人沒流氓 原住民沒流氓)? 這合理嗎?? 有必要刻意刪除括號裡面的字嗎? 哪裡驕傲?? 請看清楚括號裡面的字?? 我的意思很清楚吧 每個種族都會有好人壞人 並不是遇到幾個壞人 那個種族就都是壞 每跟客家人出次碰面 他一定在旁邊用客家話講說 客家人最勤勞 他講自己勤勞 也沒說你懶惰 你在氣憤什麼?? 別人自誇 又沒罵你?? 唉~只為了討厭客家人而討厭 失去理性 我想討論下去也沒啥重點 就這樣吧!! 個人認知不同 但是我尊重你 也尊重其他種族的人 我能了解你的感受 只能說你遇到這樣的人我也很氣憤 但是我也遇過同樣的人 但卻不是客家人 你要以偏概全 也是你的想法 我也無法控制你 但是請尊重一下別人 此文章於 2010-05-30 05:52 PM 被 allenroy0414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引用:
可是每個民族的壞法都不一樣...... 這就是民族的特色, 沒有一個民族不會有他的特色缺點, 也沒有哪一個民族沒有他的特色優點, 能看穿這點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 否則只是一個鄉民罷了...........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409
|
引用:
你是在說反話嗎? 會用你說的民族觀點看人的人才是鄉民吧。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引用:
我是在講真話呀....... 鄉民是那種自以為世界大同五族共和的傻瓜. 你去看看法國人怎麼美國人? ![]() ![]()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919
|
引用:
站大講話了.... 別再搞公文弄的站大火氣越大...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引用:
反正健保要漲價,一次撈個夠..... ![]() ![]() ![]() 告不成的啦.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409
|
引用:
還有你說的特色以誰說的為標準? 你會以韓國人所說的, 還是美國人所說的作為台灣人特色的標準? ![]() 兩方人所說的可能會是完全相反的。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0
|
討戰的馬上被合諧了...
"工作責任制"也扯到種族問題...。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54
|
大家不是在討論工作責任治,怎麼還可以吵到客家人去.
現階段客家人和閩南人還不是福建移民來的同鄉,只會內鬥而不敢對老闆爭取權利,果然符合歷史傳承,什麼人都可以鬥,就是不敢跟上面鬥.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畏之弱者欺,毋乃人心太不古。 熟番歸化勤躬耕,荒埔將墾唐人爭;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 清朝道光年間噶瑪蘭通判柯培元的《熟番歌》 訴盡人性遇強則弱, 遇善則欺的醜惡, 當地方勢力確定, 漢人力盛則強取蕃人土地, 甚或奪其妻女, 閩人勢強後則驅趕粵客 : 1751年 爆發第一次大規模的閩粵械鬥 1769年 閩粵又於岡山械鬥, 之後零星爭鬥不斷, 1777年 又爆發閩粵兩族群爭樹林大規模械鬥,客家人人落敗遷竹塹。 1826年 漳粵彰化嘉義械鬥, 住在員林的客家人被迫遷徙至桃園埔心。 1834年 閩粵台北新竹械鬥 1840年 新莊閩粵械鬥, 促使客家人移居桃園、新竹,死者被奉祀在新莊大眾廟。 1854年 中壢閩粵械鬥 (逃到桃園又如何, 繼續驅趕) 客家人續遷往新屋, 楊梅, 湖口 1883年 閩粵鳳山械鬥, 客家人再往山區如美濃等地遷移 彰人眾, 泉人寡, 則彰人強奪水源良田, 驅走泉人, 或泉人眾, 彰人寡, 則立場反轉, 泉人集力驅趕彰人, 整個18, 19世紀就壟照在不斷的械鬥 18世紀 1769年 彰化漳泉械鬥 1782年 北台灣、彰化、嘉義漳泉械鬥 1783年 台北黃泥塘械鬥 1783年 台北嘉義彰化漳泉械鬥 1786年 嘉義漳泉械鬥 1791年 彰化漳泉械鬥 19世紀 1806年 漳泉新竹械鬥 1806年 漳泉分類械鬥 1809年 漳泉台北械鬥 1846年 漳泉械鬥 1850年 漳泉台北械鬥 1853年 漳泉台北新竹宜蘭械鬥 1859年 漳、同安兩籍台北械鬥 1859年 漳泉台北桃園械鬥 1865年 漳泉嘉義械鬥 當閩人取得土地或敗走立足它方後, 則各自異姓間互鬥, 甚至同姓間或同業組織間也可以互鬥 1786年 楊氏宗族械鬥 1789年 黃氏異姓械鬥 1791年 徐氏異姓械鬥 1791年 沈氏異姓嘉義械鬥 1791年 黃氏同姓宗族械鬥 1796年 林氏異姓械鬥 1806年 轎夫職業鹿港械鬥 1826年 粵人吳氏宜蘭械鬥 1862年 蘇黃異姓台北械鬥 1876年 粵人異姓苗栗械鬥 1882年 閩人陳吳異姓台南械鬥 1883年 閩人林姓同姓異族鳳山械鬥 1885年 閩人黃氏同姓異族嘉義械鬥 1888年 閩人異姓嘉義械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