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折反射式使用的是球面反射鏡 (e.g. SCT/C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tadi...tric_Telescopes) - 由於球面反射鏡比較容易用機械研磨的方式加工, 因此適合大量生產 . 但是球面鏡會有球面像差 , 也就是聚焦成像是投射在球面上 (必須把像片/CCD/CMOS做成半球狀才能獲得清晰成像) .

為了克服球面像差的問題, 因此在 OTA 前面加上一片 <舒密特校正片> Schmidt corrector plate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hmidt_corrector_plate) 把聚焦面由半球面拉成平面. 這樣底片或是 CCD 才能獲得清楚的影像 .

大部分 SCT 的<舒密特校正片> 其實表面曲率變化極低, 很難用眼睛目視區辨出舒密特校正片和平板光學玻璃的差異. 但是馬克蘇托夫-凱塞格琳式望遠鏡 (Maksutov-Cassgrain Telescope telescope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ksutov_telescope) 在 OTA 前端裝有一片凹面的球面像差校正片 . 這就十分明顯 .

折反射式望遠鏡是半封閉式結構, OTA 前端開口處裝有球面像差校正片 (扁平的舒密特校正片/凹面的馬克蘇托夫校正片). 灰塵比較難堆積在主反射鏡.

反射式使用的是拋物面反射鏡 (e.g. Newtonian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tonian_telescope) - 幾乎無球面像差, 打磨到最後的曲面校正/拋光步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與豐富的經驗. 特徵是 OTA 前端開口處沒有玻璃或是只有平板玻璃. 灰塵比較容易堆積在主反射鏡.
     
      
舊 2007-05-28, 04:58 AM #10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  
sibake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引用:
作者dts0069
反射式跟折射式差別大致還能了解,可是折射式跟折反射式就有看沒有懂了,有誰能補充說明折反射式一下嗎?謝謝!


美製折反一般配的是大目鏡(36.4mm?),比日式規格週24.5mm大.
叉式赤道儀少了�**�,輕便不少,但是對極軸比較麻煩.
折反調光軸是三者裡面最麻煩的.
 
舊 2007-05-28, 06:59 AM #10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baken離線中  
dts0069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4,086
引用:
作者nzcym
折反射式使用的是球面反射鏡 (e.g. SCT/C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tadi...tric_Telescopes) - 由於球面反射鏡比較容易用機械研磨的方式加工, 因此適合大量生產 . 但是球面鏡會有球面像差 , 也就是聚焦成像是投射在球面上 (必須把像片/CCD/CMOS做成半球狀才能獲得清晰成像) .

為了克服球面像差的問題, 因此在 OTA 前面加上一片 <舒密特校正片> Schmidt corrector plate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hmidt_corrector_plate) 把聚焦面由半球面拉成平面. 這樣底片或是 CCD 才能獲得清楚的影像 .

大部分 SCT 的<舒密特校正片> 其實表面曲率變化極低, 很難用眼睛目視區辨出舒密特校正片和平板光學玻璃的差異. 但是馬克蘇托夫-凱塞格琳式望遠鏡 (Maksutov-Cassgrain Telescope telescope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ksutov_telescope) 在 OTA 前端裝有一片凹面...

感謝你的補充說明總算大致了解其構造原理.

當時搜尋另一網友介紹的折反射式型號,看外型照片誤解了,所以....
舊 2007-05-28, 03:30 PM #10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ts0069離線中  
dts0069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4,086
引用:
作者sibaken
美製折反一般配的是大目鏡(36.4mm?),比日式規格週24.5mm大.

這有什麼差別?

在對影像呈現會有什影響?
舊 2007-05-28, 03:41 PM #10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ts0069離線中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dts0069
這有什麼差別?

在對影像呈現會有什影響?

美製望遠鏡的目鏡是由 1.25 英吋 (31.75 mm)起跳, 大砲級望遠鏡可以換裝為 2.0 英吋(50.80 mm)的目鏡.
日製望遠鏡的目鏡一般是和顯微鏡一樣共用 0.965英吋 (24.50 mm) 的目鏡.

由於 0.965英吋 (24.50 mm) 已經足夠一般人正常使用, 那麼美製大砲望遠鏡的 2.0 英吋 (50.80 mm) 的目鏡難道是做給大象看北極星的嗎 ?

P.S. 一隻 2.0 英吋(鏡片口徑 50.5 mm 左右) 48 mm 目鏡的體積和重量與 Canon EF 28-105 mm f/3.5-4.5 (物鏡口徑大約 50 mm 左右) 差不多.

其實2.0 英吋目鏡可以
1) 星體夠亮時可以投影在磨砂觀測屏上供多人同時觀看
2) 接上縮焦鏡 (focal reducer -- 其實就是一塊兩英吋口徑的消色差放大鏡) 把投影的影像縮小到 CCD 感光元件的大小, 這樣影像是縮小但是亮度立刻倍增. 原本是 2800 mm f/10.0 接上兩倍縮焦鏡就變成 1400 mm f/5.0 . 當然經過兩倍縮焦鏡之後, 目鏡大概要改用 1.25 英吋目鏡才不會把影像過分集中在視野中央. 因為亮度倍增所以曝光時間也跟著縮短. CCD 熱雜訊也跟著減少 .

0.965 英吋目鏡不是不能裝上 focal reducer, 只是裝上之後投射出來的影像會縮得更小, 恐怕要用到面積更小的 CCD 才行 (e.g. DC 用的小 CCD) . 所以目前多數 focal reducer 口徑都是 1.25 英吋. 口徑 2.0 英吋的縮焦鏡也是有現貨但是選擇性就沒有 1.25 英吋那麼多 . 畢竟大砲級 (主鏡直徑至少8到10英吋, 203 ~ 254 mm)望遠鏡的 rear cell 才會大到 2.0 英吋, 大砲鏡本身的數量就沒有中炮鏡 (4~8 英吋, 102 ~ 203 mm) 那麼多.

此文章於 2007-05-29 04:51 AM 被 nzcym 編輯.
舊 2007-05-29, 04:46 AM #10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如果只是有興趣看一看星空, 那麼日製 0.965 英吋就夠用. 不僅體積小重量輕, 做工也會比較精巧 . 但是星空拍攝會比較耗時費事 .

如果能懂英文, 願意上網用英文訂貨, 不怕親自動手做些小整修 (e.g.買雷射準直儀, 在長途搬送之後現場校正光軸) 打算深入了解望遠鏡結構 , 自己有自信有能力, 可以不必每件事都花錢花時間找那些代理商/水貨商 ... 那麼美系望遠鏡是便宜又大碗的選擇. (P.S. 美國廠商 Celestron 其實早就是台製品)
舊 2007-05-29, 05:05 AM #10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  
segaage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21
引用:
作者nzcym
大口徑望遠鏡幾乎都是反射式(牛頓 Newton, 斯密特卡塞格林 Schmidt-Cassegrian, 杜賓森 Dobinson) 的天下 .

反射式沒有色差的問題, 但是有球面像差和彗星像差的問題. 另外鋁質反射膜也有年久氧化的問題(台灣酸性空氣之下螢石透鏡也有腐蝕問題). 反射式還有光軸校正的問題. 如果要上車搬運到野外觀測, 那麼最好買一根雷射準直儀 laser collimator 做現場光軸校正 .

這廠牌不受好評主要是代理商服務態度的問題, 如果您懂英文願意上網查資料, 自己動手修理一些小問題 (e.g. 自備雷射準直儀校正光軸), Meade 其實也不差 .

望遠鏡和電腦一樣, 很多零配件都是自行選購加裝的. 如果您懂英文, 能夠自行上網向海外原廠訂購零件, 自行查詢問題的解決方案...高橋應該不是唯一的選擇. 不過有些事情講得太明白會擋人財路, 箇中奧妙還是得自己慢慢體會!

感謝閣下的指教,在下已有個底了,不過放眼望去,先進們推薦的廠牌如RC Optical Systems或AstroSib的價格都比meade的高很多(12吋以上,在下的目標),看來得延後數年了,本來以為大約250k左右就行說........

此文章於 2007-05-29 09:15 PM 被 segaage 編輯.
舊 2007-05-29, 09:11 PM #10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egaage離線中  
superscalar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光碟托盤
文章: 1,495
引用:
作者segaage
感謝閣下的指教,在下已有個底了,不過放眼望去,先進們推薦的廠牌如RC Optical Systems或AstroSib的價格都比meade的高很多(12吋以上,在下的目標),看來得延後數年了,本來以為大約250k左右就行說........

Intes, Intes Micro, 還有分裂的兩家也都可以考慮

http://www.stellaroptical.com/cass.htm

RC Optical Systems 是專案級的光學品質和設計/製造
在台灣用其實很浪費


和Meade 差那裡??

Meade



RC Optical



14" 的
舊 2007-05-29, 09:40 PM #10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erscalar離線中  
cosmosfeel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71
由樓主的發文,應該不難看出是個天文初學者,手上有筆閒錢,因為對月球好奇,希望能買架不錯的望遠鏡來好好研究一下,小弟是認為買VIXEN ED81S‐SXW這組就可以囉,符合樓主的預算,折射的好保養,鏡筒短易攜帶,ED的品質不差,搭配SXW赤道儀有STARBOOK自動導入很夠玩了,等以後懂得多深入這行後,還有很多錢坑可以去跳,一開始就買重裝備,光搬就累死了,再加上架設調教耗上數個小時,熱情很快就會被消磨掉了,買本關於月球的書,仔細研讀,實際觀測從低倍,中倍,再高倍,但低倍太亮,高倍影像模糊又晃來晃去,中倍較適合,月亮也不要看太久,因為月亮的光是反射陽光來的,紫外線照久了,容易白內障XD
舊 2007-05-30, 12:59 AM #10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smosfeel離線中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superscalar
Intes, Intes Micro, 還有分裂的兩家也都可以考慮

http://www.stellaroptical.com/cass.htm

RC Optical Systems 是專案級的光學品質和設計/製造
在台灣用其實很浪費

和Meade 差那裡??

Meade
http://www.atscope.com.au/rcos/mrcxspot.jpg

RC Optical
http://www.atscope.com.au/rcos/rcspot.jpg

14" 的

其實天文望遠鏡就和組 PC 一樣: 最好的通常都是使用者親自手工打造, 花費不一定是最貴, 但是效果應該沒話說. 當然這是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累積.

當初也趁機買了兩面 16 英吋 f1.2 的球面鏡, 但是幾年過去 .... 沒時間還是沒時間. 大概再等三四十年退休之後再來手工打造砲鏡吧!
舊 2007-05-30, 03:23 AM #1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3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